很多孩子都像是一個小話匣子,他們總是喜歡嘰嘰喳喳地説個不停,雖然有時父母會故作嫌棄狀的説,這孩子的話真多,但是想必內心還是很開心的。
畢竟這樣的孩子總是能給人們帶去更多的歡樂,讓家裏天天都充滿歡聲笑語。
但如果孩子不分場合的插話,那麼情況就會完全不同。小張有一個五歲大的兒子,每次只要家裏來客人,孩子就會表現得非常興奮,起初小張覺得兒子熱情好客是件好事。
可是後來才發現不管自己和客人説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在一邊插話,甚至還會提出一些讓對方無法回答的問題,導致大家都很尷尬。
這在大人看來顯然是非常不禮貌的一種表現,是缺少家教的表現。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插話的行為時往往都會很生氣,不管是在當時還是事後都會教訓孩子。
然而作為孩子卻也非常委屈,因為他們插話並沒有惡意,更和不懂禮貌扯不上關係,只是因為自我中心思維的影響。
什麼是自我中心思維?
自我中心思維是指思維方式的一種,是指我們從自己的立場與觀點去認識事物,不能從客觀的。
從他人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所以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一般在2~7歲的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為什麼孩子會有自我中心思維?
1、投射效應的影響
百度百科: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
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
通俗點説,如果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他會認為身邊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樣。
當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之後,就會產生錯誤的行為,從而導致他們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不斷重複着錯誤的意識和行為。
2、父母的過度溺愛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着很大的影響,如果孩子在父母溺愛的環境中成長,不管他們提出什麼要求父母都會滿足,對孩子有求必應,把他們保護像温室裏的花朵一樣,捨不得讓孩子經受一點風吹雨打。
那麼這樣的孩子必然會形成自我中心思維,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和父母一樣以自己為中心,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當然是無法實現的,所以久而久之孩子很有可能產生極大的失落感,當然孩子的自私行也會對周圍人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受到種種阻礙。
3、自我中心思維對孩子的影響
自我中心思維會使孩子習慣性地從自己的立場作為出發點,他們不太會顧及他人的感受,只是急於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想法。
這使得孩子自然而然地會對對方有所忽略,所以才會有不分場合,不分人羣,隨時隨地表達自己觀點,也就是時常性插話的行為出現。
雖然這只是孩子無意識的行為,並不代表着孩子不懂禮貌,但是父母還是應當儘量引導孩子改變插話的習慣,畢竟這有時也會影響到他人。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1、不要在公眾場合訓斥孩子
孩子插話時,往往是在周圍有他人的情況下,所以在這樣的場合中父母點到為止就好,不要不停地大聲地斥責孩子。
因為這樣只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甚至逆反,從而把原本無意識的行為變成有意識的行為,故意和父母作對,以表示自己的不滿。
在公眾場合給孩子留一點情面,學會尊重孩子,私下再耐心地教育孩子,這樣效果往往會更好。
2、儘量及時給予孩子反饋
有的時候孩子插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被忽略。這一點很多家長應該都深有體會,當大人之間聊得正歡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身邊的孩子。
這時孩子就會提出一些問題想要得到父母和他人的關注,如果大人之間談論的問題不是特別重要,那麼不妨及時給予孩子反饋。
因為父母的反饋會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關注被尊重的,所以他們自然而然的也就不會再插話。
3、為孩子制定規則
父母可以通過各種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插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或者可以打斷孩子的説話,讓孩子切實體會這樣的感受。
只有讓孩子真正明白插話對他人的影響時,孩子的行為才會漸漸有所改變。
當然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和孩子一起制定相應的規則,讓孩子知道如何尊重他人,陪着孩子一起去實行。
有的時候身教的作用明顯大於言傳,相信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一定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