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5日電 近期,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為何頻繁出現這一現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解釋了兩個主要原因。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疾控中心、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負責同志及專家出席,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李寧稱,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國外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另一方面,各部門、各地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近期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抽檢,隨着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李寧指出,這從另一個側面也説明,我國在加強物防方面採取的措施非常有成效,經過加大監測以及其他措施發現問題,及時應對處置,從而降低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總的來看,陽性率也是比較低的,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