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媒體報道,在亞洲地區有很多國家都對世界第三的位置虎視眈眈,其中就包括印度。
印度不僅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還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藥出口國,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GDP總計2.726萬億美元,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印度在與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的比較中,被外界普遍認為是最有實力挑戰世界第三的國家,因為印度不僅國土面積十分廣闊,其人口數據也將近高達13億,僅憑這兩個優勢,就足以成為美國和俄羅斯爭相拉攏的對象,除此之外,印度毫不避諱自己的野心,曾多次公開表示本國就是想成為世界第三大國,還在巴鐵邊境集結數十萬大軍,想要通過佔領克什米爾地區來增強自身實力。
近代以來,印度認為本國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因此印度開始大力發展國家軍工企業,不僅自主研製大量武器裝備,還大肆進口外國先進武器,積極建設現代化軍隊,想要以此來快速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提高自身國際地位。
但是,印度的設想雖然十分美好,國家內部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完成這些計劃,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印度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極其緩慢,就連人民賴以生存的交通網都存在很大問題,據瞭解,印度部分地區的交通道路仍處於原始狀態,因此,導致印度軍隊的機動性十分緩慢。
除此之外,印度軍工業發展也並不是非常順利,儘管印度空軍擁有很多進口的先進戰機,但這些戰機在經過印度軍工企業的維修保養後,屢次發生墜機事件。
不僅如此,在俄羅斯為印度建造的10艘基洛級潛艇中,有一艘潛艇在停泊狀態時,由於工作人員操作失誤,連續發射了兩枚導彈,直接導致潛艇在港內就被擊沉,因此,印度成為了全球第一個將自己艦艇擊沉在自己軍港內的國家。
另外,印度研製武器裝備的速度十分緩慢,除了曾經剛投入使用就面臨過時問題的光輝戰機外,還包括沒有參加實戰就需要大改的阿瓊坦克,由此可見,印度的軍工水平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因此,這些實際情況充分説明印度目前並不具備成為世界第三大國的實力,如果印度仍然想要繼續爭奪實際世界第三的位置,那麼,除了完善國內基礎設施外,還需要加強國家民生、軍工等領域的建設,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在未來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