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今年春節,疫情讓很多人的旅遊計劃擱淺。國慶長假也成了“遲來的春節”,讓大家的旅遊願望得到了滿足。
10月3日,現代快報+·ZAKER南京“坐着高鐵看中國·八天八線八大高鐵直播間”大型融媒體行動帶着大家走進“水秀山清最詩意——杭黃高鐵直播間”。跟着直播,網友們一路領略從杭州到黃山的秀美山水、田園秋景。
讓大家感到最為幸福和震撼的是,列車飛馳,窗外富春江美不勝收,車內中國山水畫“第一神品”《富春山居圖》驚豔亮相,引得乘客們掏出手機拍不停。
太震撼!乘客們響起熱烈的掌聲
杭黃高鐵線串起了7個5A景區,一路美景,美得讓人都不敢眨眼。
富春江是沿途的一景,透過窗户,乘客們可以看到富春江畔的山水,秀麗寧靜。
現場,讓乘客們感到驚喜的是,浙江省博物館講解員陳蕊特意帶來了合璧的《富春山居圖》複製件。當陳蕊捧出檀木㭱時,乘客們就翹首期盼了,有的乘客伸長了脖子,有的則從座位上站起來,紛紛要一睹真容。
畫面緩緩展開,出現了”富春一角“的字樣,以及黃公望的圖像。這讓網友們感到興奮,大家瘋狂打call,“我好像聞到了檀木㭱子的香味”“國畫中,我最喜歡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太有眼福了,好滿足”“《富春山居圖》絕,講解得也非常精彩! ”……
△《剩山圖》細節
而當前半部的《剩山圖》和後半部《無用師卷》全部展開後,車廂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真是太太太幸運了!”有乘客説。
“真是巧了,現在是初秋,而黃公望畫的也是富春江兩岸初秋時節的美景。”陳蕊介紹説,《富春山居圖》上的內容約80%為桐廬境內富春江景色,20%為富陽景色。展卷觀覽,人隨景移,引人入勝。畫面中,數十個山巒連綿起伏,羣峯競秀,山間點綴村舍、茅亭,林木葱鬱,疏密有致,近樹沉雄,遠樹含煙,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水佈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全圖用墨淡雅,僅在山石上罩染一層幾近透明的墨色,並用稍深墨色染出遠山及江邊沙漬、波影,以濃墨點苔、點葉,醒目自然。整個畫面充滿了隱者悠遊林泉,蕭散淡泊的詩意,散發出濃郁的江南文人氣息。”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儘管現場展出的是《富春山居圖》的複製件,也十分珍貴。平時想要看到,得到博物館去才行,而把《富春山居圖》帶上高鐵,和富春江的實景同展,這還是首次。
太珍貴,2011年合璧展曾轟動全球
説起這幅畫,陳蕊不僅感慨,不論是畫作本身,還是流傳經歷都堪稱傳奇。黃公望原名陸堅,是浙江人黃樂的養子。當時90歲的黃樂看到幼小的陸堅,心生歡喜,説:”黃公望子久矣!“於是陸堅改名黃公望,字子久。
黃公望是大器晚成型,他在中年後,曾經擔任浙西縣吏。後在官場遭人陷害,鋃鐺入獄。出獄後,黃公望已年過半百,從此改號“大痴道人”,流連於虞山、富春的山水之間。在好友的介紹下,拜趙孟頫為師,學習山水畫創作。”《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在79歲高齡時開始繪畫的。由於經常雲遊在外,畫稿又留存在富春山的寓所中,黃公望畫得斷斷續續。3年過去了,長卷依然沒有畫完。他只能回去把畫稿帶在身邊,以便自己早晚有空可以接着畫。”陳蕊説,黃公望究竟畫了多少年才完成?今沒有標準答案。有人説三年,有人説七年;甚至還有人説用了三十年。
△《無用師卷》(左)和《剩山圖》(右)合璧複製件
《富春山居圖》的流傳飽經滄桑。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一度被沈周收藏;後經幾次轉手,至明萬曆年間時,傳到了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對《富春山居圖》珍愛有加,因為太喜歡了,在他臨終之際,命令家人把畫燒了殉葬。幸好,吳洪裕的侄子手快,把畫火中搶救了出來,遺憾的是,畫被燒成了兩段。前段名為《剩山圖》,後段名為《無用師卷》。
600多年過去,《剩山圖》成了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無用師卷》則珍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2011年,《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在分離了360年後,首度合璧展,一度轟動海內外。這次杭黃高鐵直播間,網友們有幸看到合璧的複製件,這讓大家感覺,真的太幸福,太有眼福了。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阿里亞 宋經緯 胡玉梅/文 趙傑 顧聞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