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本文轉自【補壹刀】;

執筆/小虎刀&斷水刀&九命刀

上週五,一場刺殺震動世界。

拜登稱,感到“震驚與悲痛”“我們與所有美國人和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為他的健康與康復祈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他對這次襲擊感到 "震驚",“對語言的回應絕不是暴力”。

馬克龍稱,"他的鬥爭就是我們的鬥爭,這是普世的","我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與他站在一起"。

約翰遜説,"他在行使我們應該永不停止捍衞的權利(言論自由)的時候被刺傷,令我感到震驚"。

他,是印度裔英國作家薩爾曼·拉什迪,因1988年出版小説《撒旦詩篇》,被伊朗前宗教領袖霍梅尼1989年簽發教令“法特瓦”追殺。霍梅尼雖已去世,但追殺令從未被取消。

時隔33年,一名24歲的年輕人對他實施了刺殺行動。

1

8月12日,現年75歲的拉什迪在紐約州西南部的肖託誇學院舉辦講座,現場慕名而來的聽眾約有2500人。

就在拉什迪登台後,主持人對他作介紹之時,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衝上講台,對拉什迪大叫大嚷,同時揮舞尖刀,對他發動襲擊,拉什迪很快倒在血泊中,隨後被空運至醫院並接受了手術。

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拉什迪的經紀人安德魯∙懷利(Andrew Wylie)表示,拉什迪的肝臟和手臂被刺傷,手臂上幾根神經遭刺斷,而一隻眼睛可能失明,一度要靠呼吸器維持生命。

兇嫌當場被警方制服並逮捕。

襲擊案發生時,講座現場正好有一位美聯社的記者。根據這位記者的現場觀察,兇嫌揮手擊打或用刀捅了拉什迪10至15下,拉什迪被推倒或跌倒在地。整個襲擊過程持續了大約20秒鐘。

現場一位挺身而出幫助救助拉什迪的醫生馬丁∙哈斯克爾(Martin Haskell)描述説,拉什迪的傷勢“嚴重但能夠治癒”。

講座的主持人亨利∙里斯在講台上也遭到兇嫌的襲擊,而且臉上受傷。不過由於傷勢較輕,他在醫院接受治療後已經出院。

目前,經過治療後,拉什迪已取下呼吸器,而且可以開口説話及開玩笑。

薩爾曼·拉什迪出生於印度孟買,14歲時移民到英國讀書,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在劍橋,他沒有按照父親的要求攻讀經濟學,而是選擇了歷史。

1975年,26歲的拉什迪出版了第一部小説,此後,他共創作了11部長篇虛構作品,以魔幻現實主義風格以及橫跨東西方的敍事寫作而聞名。

而在他的所有作品中,要數《午夜的孩子》和《撒旦詩篇》兩部作品最引人注目。

《午夜的孩子》是拉什迪的第二部作品,1981年,他憑此書獲得了布克獎。布克獎相當於英國文學界的諾貝爾獎,這個獎項頒給拉什迪,也證明了他的寫作實力。

如果説《午夜的孩子》給拉什迪帶來的是榮耀,那《撒旦詩篇》給他帶來的就是“痛苦的知名度”了。

《撒旦詩篇》是拉什迪的第四部小説,據説其靈感來源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活。在1988年一經出版,就獲得了業界一致好評,也曾入圍過當年的布克獎候選名單。

但是在伊斯蘭國家,《撒旦詩篇》引發了不少爭議,許多穆斯林指責該書虛構了穆罕默德的部分生活,褻瀆了伊斯蘭教先知。

1989年,在這本書出版的大約六個月後,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就下了指令,要求追殺拉什迪,還為追殺拉什迪的任務設立了300萬美元的賞金。

伊朗不是唯一禁止此書出版的國家,印度、孟加拉國、蘇丹、斯里蘭卡等國家都把此書列為禁書。

穆斯林對這本書抗議的火焰不僅威脅着拉什迪,還燒到了與這本書有關的人身上。

1991年,《撒旦詩篇》的日文版翻譯五十嵐仁被刺死,他的屍體在筑波大學樓梯間被發現。同年,意大利文版翻譯託雷·卡普里奧羅受重傷。1993年,土耳其文版翻譯阿吉茲·涅辛在土耳其下榻的旅館遭到暴民縱火,包括他共有37人死亡。同年,該小説的挪威出版商威廉·尼加德在家外被槍擊三槍身受重傷。

當時,住在倫敦的拉什迪在英國警方的24小時保護下躲藏了起來,每三天就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用拉什迪自己的話説,他需要“不斷尋找下一個住所”。

後來,英國為他提供了一個安全屋。接下來的十年中,拉什迪都生活在這個安全屋中。每天和四個武裝人員、兩名保護人員和兩名司機住在一起。

直到1998年,伊朗時任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表示,伊朗不再支持殺戮。拉什迪才敢出來露面,開始公開參加圖書活動或聚會。

但是這不代表追殺他的指令就不存在了。實際上,從1989年到現在的33年間,霍梅尼的指令和它所附帶的賞金一直都處於生效狀態。2000年前後,拉什迪移居美國住在紐約市,依然時時刻刻生活在追殺令的陰影之下。

不過,顯然拉什迪不願意讓這個指令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與文學交流活動。

去年,當拉什迪在採訪中被問及這個追殺令的威脅時,他簡單回答道,“哦,我必須過我的生活。”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上週五的時候拉什迪照常出席了在肖託誇學院的演講。

肖託誇學院位於紐約西南角,是一個“田園詩般的封閉式社區”,每年都會舉辦九周的藝術與文學節目,氛圍“輕鬆、歡樂”。

但這樣的氛圍沒能如往常一樣延續下去。

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2

檢察官施密特指出,嫌犯攜帶偽造身份證件,提前坐巴士來到演講地點,併購買入場券,可見這場行動是“有計劃”且“具有針對性”。

這個對薩爾曼·拉什迪進行“有針對性的、無端的、預先計劃好的襲擊”的人,是誰?又為什麼要刺殺拉什迪呢?

根據已經公佈的細節,嫌犯是一個名叫哈迪·馬塔爾(Hadi Matar)的男子,24歲,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最近搬到了新澤西州。

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這麼一看,馬塔爾在《撒旦詩篇》出版大約十年後才出生。

他的父母是來自黎巴嫩南部邊境村莊的移民。據稱,在這個村莊,到處可見伊斯蘭教什葉派激進組織真主黨的旗幟以及該組織領導人的肖像。

據媒體報道,哈迪·馬塔爾的刺殺是有預謀的。他利用偽造的身份證件,提前一天到拉什迪的演講地“踩點”,併購買門票。

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除此之外,哈迪·馬塔爾常去的一家拳擊俱樂部的經理也聲稱,馬塔爾幾天前曾給發電子郵件説他想“取消會員資格”,因為“一段時間不會來”。

這似乎是他行動的前兆。

據目擊者稱,他身穿黑色外衣,頭戴黑色面具。在刺傷拉什迪之後,他立刻被警方逮捕並拘留。並在13日被美國警方以二級謀殺未遂罪和二級襲擊罪兩項罪名提控。根據紐約州法律,假如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25年監禁。

刺殺事件發生後,哈迪·馬塔爾的臉書賬户被找到,頁面上明晃晃擺着什葉派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和他的繼任者阿亞圖拉·哈梅內伊的照片。

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要知道,就是霍梅尼在1989年向全世界穆斯林發出對拉什迪的追殺令。

馬塔爾的頭像和已發佈的言論都暗示他可能支持什葉派極端主義。除此之外,雖然沒有任何明確證據,但國外社交媒體普遍將他的行兇與極端組織聯繫在一起。

然而,真主黨表示,它並沒有關於這起刺殺案的信息,也不會對此發表評論。

但現在,哈迪·馬塔爾的賬户已經被臉書刪除。至於這位年輕嫌犯的更多背景,還處於層層迷霧之中。

哈迪·馬塔爾看起來對這次刺殺蓄謀已久,但認識他的人對他的評價,與刺殺案中的犯人印象格格不入。

哈迪·馬塔爾常去的健身房老闆表示,他沒有看出哈迪·馬塔爾有“暴力傾向”,反而用“彬彬有禮”、“文靜”來形容他,説他總是看起來“非常悲傷”,拒絕與其他人交往。

這位老闆的回憶頗具文學色彩:“他每次進來的時候都是這樣的,看起來好像這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天。”

哈迪·馬塔爾不認罪後被還押候審。美國相關當局還在調查被告如何籌謀襲擊拉什迪和相關的準備工作,以決定是否對被告加控更多控狀。

美國警方表示,不確定哈迪·馬塔爾是否有過犯罪記錄。

據説還有一個哈迪·馬塔爾在現場留下的揹包,已經被警方的拆彈小組保護起來,相關細節還未公佈。

哈迪·馬塔爾的公設辯護人在13號的聽證會後表示,馬塔爾一直在與他公開交流,他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試圖走進當事人內心,瞭解他是否有心理或成癮問題。

而刺殺事件的“完整面貌”,或許在那時才得以揭曉。

3

刺殺事件震動世界,同時也因其背後複雜的宗教因素迅速分裂了輿論場。

在全球文學界等公眾人物表達震驚和憤慨的同時,推特上還有很多網友為這場暗殺慶祝,保守派學者基萬·賽迪在推特上説,“這值得祝賀,讓我們慶祝一下拉什迪很快就將下地獄了。”

與此同時,又有人收到了新的死亡威脅。

《哈利·波特》的作者J·K 羅琳在對薩爾曼·拉什迪在紐約遇襲一事做出評論,對拉什迪表示支持和同情。

但很快,她也收到了死亡威脅。

羅琳在推特上分享了一位用户發來的消息截圖。該用户寫道“別擔心,你是下一個”,以回應羅琳對拉什迪的支持。

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發出威脅的這名推特用户名為Meer Asif Aziz。他在推特上對襲擊拉什迪的哈迪·馬塔爾爾表達了支持。

羅琳公開表示,她向推特舉報了她受到的這一威脅後,推特做出回應,認為該用户沒有違反規則。

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推特上一名網友留言稱,這樣的暗殺事件恐怕只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的一個開始。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83 字。

轉載請註明: 補壹刀:這場刺殺,為什麼震動世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