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塑料污染,國際社會成員均有責任,但頭號塑料垃圾製造大國美國理應承擔更多責任。
2月28日,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在肯尼亞首都開幕。圖/新華社
文 | 徐立凡
3月2日,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閉幕。近200個會員國的超2000名代表參會,會議通過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
這是一份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會後向媒體提供的信息,來自175個國家的國家元首、環境部長和其他代表批准簽署了該決議。決議提出,建立一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到2024年達成一項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從根本上轉變生產、消費塑料和管理塑料廢棄物的方式。
終止塑料污染,國際社會成員均有責任,但頭號塑料垃圾製造大國美國理應承擔更多責任。
2019年7月14日,上海科技館展出裝置藝術作品“巨環”。這個藝術作品由塑料製品組成,提醒人們減少產生和丟棄塑料垃圾。圖/新華社
美國製造的塑料垃圾超歐盟總和
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去年12月1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世紀60年代起,美國的塑料垃圾總量連年增加,2016年達到約4200萬噸,居世界第一,比歐盟所有成員國同年製造的塑料垃圾總和還要多。
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雜誌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一成被回收,海量垃圾被運往發展中國家,這一做法已持續30年之久。
支持這一研究結果的現實事例是,近年來美國對外輸出的塑料垃圾大增。有報道指出,2018年美國向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出口的塑料垃圾分別增加近2000%、273%和46%,遠超這些國家的處理能力和環境承載能力。
美國有時以貿易協議的方式掩蓋向外輸出塑料垃圾、轉移環保成本的真實意圖,有時則採取走私偷運的方式。一旦遭遇塑料垃圾進口限令,美國甚至不惜以貿易制裁的方式加以威脅,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
2019年5月28日,馬來西亞政府在巴生港查獲一批申報作假的洋垃圾,這些垃圾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等國。圖/新華社
一邊關火電廠一邊開塑料廠
美國佛蒙特州一家智庫發佈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塑料產業的温室氣體排放量目前每年至少為2.32億噸,相當於116座中等規模的火電廠。與此同時,還有12座塑料工業的相關設施正在建設,另有15座處於規劃階段。
報告稱,有130多家塑料相關的工業設施和與其相關的電廠向美國環保署報告:它們每年至少釋放1.1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氣體,相當於57座中等規模(500兆瓦)的火電廠。
這就很諷刺了。美國多年來一邊大力提倡關閉火電廠,一邊開塑料廠,讓控制碳排放大打折扣。有研究顯示,美國塑料產業對於氣候變暖的“貢獻”將在2030年超越煤炭行業。
塑料垃圾還成了海洋污染的主要源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去年10月發佈的最新評估報告《從污染到解決方案: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全球評估》顯示,目前海洋中仍有大約7500噸至1.99億噸塑料垃圾,佔據海洋垃圾總重量的85%。一些環保組織的預計更悲觀,認為現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可能多達3億噸。
一名潛水者拍攝的海洋污染令人觸目驚心。圖/IC photo
重視環保的拜登政府為何視而不見
拜登政府上台後,提出了“綠色新政”,包括確保美國實現100%的清潔能源經濟並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使建築、水資源、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領域可應對氣候變化影響,反對污染企業濫用權力等,還提出了一項為期10年、耗資1.7萬億美元的行動綱領。
按理説,拜登政府對塑料垃圾應該有所應對。但事實是,拜登政府對塑料垃圾未置一詞,而是延續了以往的政策。
這與塑料產業的話語權有關。塑料產業與石化工業關聯密切,屬於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共生關係。任何對塑料產業的治理都可能引發議價能力強大的石化利益集團反擊。所以,美國限塑、控塑只能在個別企業展開,形不成統一行動。此外,汽車業也對塑料產業也有較大依賴。可以説,塑料產業——包括廢料處理產業,與石化業一樣,是拜登輕易不能動的奶酪。
過去,美國就曾拒絕加入多項不利於其塑料產業的國際公約,現在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新決議有了,美國又該如何?
其實,就算拜登政府立場積極,也未必能在下一屆延續,正如美國對《巴黎氣候協定》的時進時退。在美國,環保政策的制訂儼然已非公共政策,而成了政黨博弈的工具。這讓限制塑料污染的前景,實在明亮不起來。
特約撰稿人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劉昀昀
實習生 | 韋英姿
校對 |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