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四次大選,以色列政局亂成一鍋粥

兩年四次大選,以色列政局亂成一鍋粥

以色列正在經歷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政治危機。

兩年內舉行了4次大選,以色列的政治亂局仍看不到結束的跡象。從目前席位來看,無論是支持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陣營,還是以“擁有未來”黨為主的政黨聯盟,雙方都很難成功組閣。

相較於此前的3次大選,本次選舉更像是一場針對內塔尼亞胡本人的“全民公投”,選民們似乎拋下了左翼與右翼的差異,僅想在支持還是反對內塔尼亞胡這點上分出勝負。

如今的政治僵局眼看着就要把以色列再次拖入大選。

執政聯盟或再次“難產”

當地時間3月23日,以色列舉行第24屆議會選舉投票,這也是以色列兩年內的第四次大選。

然而,根據以色列第24屆議會選舉選票統計結果,沒有陣營獲得組閣所需的61個席位。據路透社報道,支持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陣營贏得了52個席位,預計他的反對派——以“擁有未來”黨為主的政黨聯盟,最多獲得57席的支持。

儘管大選未能選出取得議會過半席位的政治聯盟,但組閣仍要繼續。

當地時間3月29日,以色列總統魯文·裏夫林宣佈,將在下週與各黨派領袖進行磋商並最終任命臨時總理,開始第一次組閣嘗試。

兩年四次大選,以色列政局亂成一鍋粥

為何以色列大選沒能打破政治僵局?/《經濟學人》雜誌報道截圖

事實上,以色列是議會制國家,由於黨派獲得議會席位的門檻相對較低,支持率大於3.25%的政黨就可以贏得議席。因此中小黨派多,政治力量較為分散。自以色列建國以來,幾乎都是通過多黨聯合的方式組建聯合政府。

此次組閣能否成功,依舊是未知數。半島電視台分析稱,本次議會競爭和博弈十分激烈,尚不清楚最終能否有一方陣營爭取到61席次的支持,以色列的政治僵局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一場針對內塔尼亞胡的“全民公投”

這場政治僵局與其説是兩方黨派僵持不下,不如説是內塔尼亞胡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間難分高低。《經濟學人》指出,本次議會選舉完全圍繞是否支持內塔尼亞胡執政展開,政策性和意識形態的問題反而成了次要關注對象。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直接將此次大選形容為針對內塔尼亞胡本人的“全民公投”。

兩年四次大選,以色列政局亂成一鍋粥

最終投票結果顯示內塔尼亞胡遭遇重大政治挫折。/Politico報道截圖

內塔尼亞胡曾於1996年首次出任以色列總理,後敗給以色列工黨,暫時退出政壇。2009年大選後,內塔尼亞胡成功組閣並出任總理至今,因主張右翼強硬政策,一直以來受到以色列商業集團、藍領以及以色列國內多個猶太宗教羣體的支持。

以色列國內也有着不少反對內塔尼亞胡的聲音。半島電視台報道稱,左翼政黨由於內塔尼亞胡的右翼民族主義政策而拒絕與他合作。內塔尼亞胡的一些“偏中間”的右翼盟友也因他強硬的執政風格以及本人身陷訴訟等因素反對與他合作。還有部分小黨派因內塔尼亞胡擅長運用政治手腕打壓競爭對手,而對其反感。

備受爭議卻“屹立不倒”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卻能成為以色列任期最長的總理,在以色列政壇上“屹立不倒”。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以色列國內政治生態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巴以問題在國際上被不斷弱化。

就國內政治而言,近些年來,以色列選民存在右傾傾向。

根據宗教劃分,以色列可以分為極端正統派猶太人羣體和非極端正統派猶太人羣體。有分析稱,隨着社會經濟進步,極端正統派猶太人的生育率不斷提高,人口占比隨之提升,人口結構相對年輕化,逐漸成為猶太宗教黨派的票倉。猶太宗教黨派是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的支持者,在許多問題上都屬於“極右派”。

內塔尼亞胡吸引選民的政治策略也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如出一轍。美聯社指出,作為右翼民粹主義領導人,內塔尼亞胡的反建制言論,也使他在傳統工薪階層選民中大受歡迎。

另外,以色列工黨的地位逐漸衰落也導致左翼“難成氣候”。工黨原來是以色列的第一大黨,隨着選票被分散到更極端的小黨派中,如今不斷被邊緣化。

美國《時代》雜誌指出,正是不斷右傾的選民才使得內塔尼亞胡的強硬言論得到認可,並讓他不斷贏得選舉。

兩年四次大選,以色列政局亂成一鍋粥

以色列總統將於下週挑選組閣候選人。/ 路透社報道截圖

另外,隨着中東局勢變化,巴以問題也在不斷被弱化。

“阿拉伯之春”引發了中東地區宗派間的緊張關係。隨後,特朗普上台,退出了“伊核協議”。伊朗問題逐漸取代巴以問題成為中東地區的焦點。《時代》雜誌指出,人們對伊朗關注越多,對巴以問題的關注就越少。

內塔尼亞胡在巴以問題上立場強硬,當尋求巴以和談不再是以色列選民關注的焦點,這大大減少了內塔尼亞胡的壓力。

此外,內塔尼亞胡執政期間以色列經濟高速發展。他還通過建立軍事優勢,視特朗普為盟友,在利庫德集團和美國共和黨之間尋求聯盟,將以色列打造成一個着眼全球的地區強國。

近期,內塔尼亞胡在抗擊疫情、改善與海灣國家關係上的成功也為他在國內贏得了政治支持。

以色列政局走向成謎

圍繞內塔尼亞胡的僵局還在繼續,頻繁的大選嚴重影響了以色列的經濟計劃,以色列的政黨領袖們都在呼籲避免第五次大選。

如今,大多數政黨已經明確表態加入支持或反對內塔尼亞胡的政治陣營,而聯合右翼(Yamina)黨與拉姆黨(Ra’am)尚未明確“站邊”。這就意味着,爭取到他們的支持,是組閣成敗的關鍵。

在本次議會選舉中,前國防部長納夫塔利·貝內特領導的聯合右翼贏得了7個席位,曼蘇爾·阿巴斯領導的伊斯蘭政黨拉姆黨贏得了4個席位。

兩年四次大選,以色列政局亂成一鍋粥

裏夫林:以色列從來沒經歷過現在這樣的政治危機。/ 《耶路撒冷郵報》截圖

目前,以色列組閣還存在着較大的不確定性。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兩邊陣營近期都在接觸聯合右翼的領袖貝內特。當地時間4月2日,貝內特在總理辦公室與內塔尼亞胡見面商討了建立聯合政府的可能性,此外,貝內特還將於4月3日會見“擁有未來”黨領導人拉皮德。

在與內塔尼亞胡討論後,貝內特表示“將致力於組建一個穩定的、對以色列有利的政府”

另一邊,拉姆黨與內塔尼亞胡陣營中的極右翼猶太復國主義政黨存在政治對立。猶太復國主義宗教黨曾表示,內塔尼亞胡陣營不會與曼蘇爾·阿巴斯的伊斯蘭政黨合作。

就此來看,內塔尼亞胡與聯合右翼聯手,並爭取到拉姆黨的支持,組建聯合政府的可能性並不大。

鑑於反內塔尼亞胡陣營在意識形態及應由誰出任總理等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也不排除聯合阿拉伯黨和統一右翼加入內塔尼亞胡陣營的可能。

不過,就算內塔尼亞胡能夠繼續執政,他的支持派與反對派還會同往常一樣,將以色列“等分”,這就導致以色列的政治困局將註定繼續下去。

【背景】以色列此前三次大選

在2019年4月和9月的大選中,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集團與以色列前總參謀長本尼·甘茨領導的剛剛成立的“藍白黨”不相上下。由於利庫德集團在兩次選舉中都拉攏到了更多的其他在野黨支持,內塔尼亞胡獲得了組閣權。但內塔尼亞胡均未能在規定期限內成功組建執政聯盟,導致議會重複解散,大選也一直不斷舉行。

2020年3月的大選,利庫德集團贏得36席,“藍白黨”獲得了33席。面對“僵局”,內塔尼亞胡與甘茨隨後達成協議,攜手組建了聯合政府,規定內塔尼亞胡在聯合政府中首先出任總理,為期18個月,之後再由甘茨擔任18個月的總理。由於雙方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存在分歧,導致合作破裂,議會於2020年12月宣告解散。

文/若曦 實習生 宋承運

兩年四次大選,以色列政局亂成一鍋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55 字。

轉載請註明: 兩年四次大選,以色列政局亂成一鍋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