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20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語言生活狀況,同時,會上還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下稱《報告》)。
據瞭解,上述《報告》是在國家語委指導下,由國家語委科研中心國家語言服務與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研究中心依託廣州大學的團隊編寫而成。這份《報告》主要分為區域語言政策與語言生活、科技產業語言狀況、交通體系語言狀況、生活服務語言狀況、行政司法語言狀況這五個部分,分區域、分領域地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當下的語言生活狀況。
▲郭熙在發佈會上發言
香港宜將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
“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增強語言與國家認同,是粵港澳大灣區語言文字事業的重要任務。”上述報告的顧問、廣州大學客座教授郭熙在會上介紹稱,《報告》分析了香港“兩文三語”的現狀,尤其對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報告》提出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與簡化字的地位,宜將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粵港合作推進普通話教學等具體建議。
郭熙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要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和多語種人才儲備必不可少。因此,《報告》中建議,粵港澳三地應加強語言人才培養協同規劃,香港發揮英語輻射英語系國家作用,澳門發揮葡語輻射葡語系國家作用,強化英語和葡語人才培養基地作用,廣州、深圳等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相關多語種外語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報告明確:粵港澳三地還需進一步做好語言政策規劃
那麼,這份《報告》有些什麼特點?郭熙在會上分析認為,《報告》具有三大特點。
第一,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核心內容作為綱,用典型説話。郭熙表示,整個報告對科技、交通、生活與政務四大重點領域開展調查,在每一個領域都選取了一些個案。如華為、騰訊等科技企業,大灣區機場羣的交通體系,以及醫院、旅遊、酒店當中的生活服務等,均進行了深入調查,並提出相關建議,以此為政府和業界提供有益參考。
第二,該報告以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的語言生活為重,用事實來説話。郭熙認為,《報告》從不同的角度,分別對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語言狀況以及相關規劃作了考察,客觀記錄描寫大灣區語言生活。其中,《報告》着重調研了澳門雙官方語言架構的確立和普通話推廣的成效,深圳堅定不移先行先試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成就,廣州推進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的特色工作亮點,以及香港“兩文三語”的實施現狀和問題以及對策等,都有客觀獨到的觀察分析。
第三,報告以構建灣區和諧語言生活作為導向,用服務建議來説話。郭熙介紹稱,《報告》共有24個子報告,提出84條建議,為構建和諧的灣區語言生活和現代語言服務體系提供參考和指引。
其中,如在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方面,《報告》認為深圳、廣州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既要提升整體的國家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同時繼續發揮粵方言等漢語方言在地域文化傳承和感情維繫中的作用。而香港則宜將普通話教育作為政策適度融入考評體系,使小學、初中、高中的普通話教育能夠連貫銜接,以此來增強教與學的動力。
《報告》中表明:粵港澳三地還需進一步做好語言政策規劃,加強語言與國家認同,挖掘語言資源紅利,做好語言能力和語言服務建設,以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吳陽 北京報道
編輯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