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韓法院駁回對日索賠案引眾怒 韓媒:惡劣荒唐無法理解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網6月9日電 當地時間7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民事合議34庭駁回85名二戰時期被強徵勞工及其遺屬針對16家日本企業提起的索賠訴訟,引起韓國社會各界強烈批判。9日,韓國《韓民族日報》發表社論稱,“無視人權的判決無法走向韓日關係的未來”。文章摘編如下:

文章稱,對韓國法院以考慮外交安保為由,“無視受害者人權的惡劣判決結果”,韓國法律界內外批評聲音很多。此次判決只不過是地方法院的判決,卻被兩家保守媒體“牽強附會”説成是大法院全員合議庭2018年做出的賠償判決被完全推翻,這種態度“令人寒心不已”。

文章指出,此次判決的邏輯是,日企二戰時期強徵勞工的索賠問題已通過《韓日請求權協定》徹底解決,因此原告方沒有起訴涉事日企的權限。對於2018年10月大法院以“殖民統治的非法性”為依據做出的賠償判決先例,地方法院卻表示“殖民統治的非法性和徵用(強徵)勞工的非法性都是國內法解釋”,提出了與大法院判決背道而馳的主張。

“這是在沿襲‘否定侵略國的非法性就什麼都可以解決’,這種以施害國為中心的國際政治理論。”文章稱。

另外,文章表示,此判決還提出了一種荒唐的根據,即韓國政府因《韓日請求權協定》從日本得到外匯,才有了“漢江奇蹟”,如果承認受害者的個人索賠權,不僅會損害韓國與日本的外交關係,還會損害韓美同盟,甚至會損害韓美兩國外交的關係。

據介紹,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主要從日本進口原材料、零部件以及製造機械,經過組裝和加工以後向美國市場出口,迅速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被稱為“漢江奇蹟”。

對此,文章表示,“本應根據一絲不苟的法理保護受害者權益的司法部,此次卻以考慮外交和國際法理的邏輯,做出了令人無法理解的判決,實在令人遺憾。”

文章還稱,雖然地方法院做出了此種判決,但大法院2018年的全員合議庭判決仍是承載着韓國司法部權威的判例,這一點沒有改變。可以説,在上訴審中推翻此次判決的可能性很大。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大法院的判決被推翻,是因為七國集團(G7)峯會召開在即,現在到了“外交時間”。“通過對此次判決的過分強調來掩蓋輿論的做法,是膚淺的手段。”

在文章的最後,《韓民族日報》指出,韓日關係應該得到改善。“但是,如果否定殖民統治的非法性,無視因此受到巨大傷害受害者們的人權,韓日關係將無法走向未來。被國家主義和非法律邏輯所圍繞的此次判決,反而會成為改善韓日關係的絆腳石。法律判斷要根據法理進行,同時也要進行外交方面的努力,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文章進一步指出,“韓國大法院判決後,政府曾只提出‘不能介入司法部判決’,政府應虛心接受‘在讓受害者真正得到日本方面道歉和賠償上並沒有做好外交努力’的指責,希望韓國政府通過更加積極的外交策略,為制定解決方案和改善韓日關係繼續做出實質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