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9月20日電 (王暢、盧瑩)第九屆絲路學論壇暨“絲路連通的中國與世界”學術研討會18日以線下線上方式舉行。活動主場地分別設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中國航海愽物館。
部分與會者合影。主辦方供圖
前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在致辭時表示,學術界應當對“一帶一路”建設8年來的建設成果進行客觀評估和經驗總結。在面臨逆全球化浪潮、民粹主義、新冠疫情等現實挑戰下,中國學者應該提出務實有效的解決之道,這正是“中國方案”的學術力量。
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主任羅林在致辭時表示,如何重新闡釋中國與世界古今絲路關係,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值得開展跨學科的深入探討。通過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深度案例研究,加強結伴走絲路、做學問意識等方式來構建新絲路學暨中國絲路學已成為業內共識。在我國絲路學學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特色的絲路學學科的構建日臻成熟、呼之欲出。
中國航海學會秘書長閆曉波在致辭時表示,未來將努力在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做出更大貢獻。將圍繞建設科技強國、海洋強國、交通強國、航運強國,打造航海學術交流品牌、構建國際航海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提高服務航海事業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航海博物館黨委書記張東蘇在致辭時表示,博物館是聯結過去、現在、未來的樞紐,肩負着堅定文化自信的重任。中國航海博物館注重在航海強國國家戰略和上海航運中心建設,以及滿足人民尤其是上海人民對文博產品需求等方面發揮作用,做好海派文化的文化客廳,將努力建設成為絲路研究、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重要平台。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在致辭時表示,上海外國語大學堅持“多語種 ”的人才培養理念,以建成“國別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為己任,培育“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的卓越國際化人才,為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人才支撐,為推進全球文明對話和構建“學術命運共同體”提供智庫支持。本次研討議題圍繞絲路文學、絲路歷史、絲路遺產、絲路文博、“一帶一路”研究等,其中,新增的絲路文學議題也是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峯在閉幕式上致辭時表示,絲綢之路很早就進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視野。1988年,教科文組織藉着“世界文化發展十年”(1988-1997)發起了“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研究”大型跨學科國際合作項目,前後組織了五次大規模國際考察活動,旨在通過對古絲綢之路的科學考察和學術研究,促進和豐富其文化特性,推動東西方全方位的文化對話和交流、促進世界和平。希望上海外國語大學再接再厲,更好地做好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研究和世界遺產教育工作。讓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不斷走出去,在國際上綻放光彩,不斷提升中國的軟實力和美譽度。
這次活動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中國航海博物館學術研究部具體承辦,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新疆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新疆師範大學絲路學協同創新中心、新疆自治區高校重點研究基地“中亞漢語國際教育研究”中心協辦。
本屆絲路學論壇涉及絲路文學研究、絲路遺產研究、絲路歷史研究、絲路文博研究、“一帶一路”研究等議題,旨在促進相關領域研究的合作與對話,為絲路學研究構建起學術交流平台,在新時代重釋“中國與世界古今絲路關係”。本屆絲路學論壇開啓了學術界共商共建“絲路人文共同體”的新篇章,並且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