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展區亮相科博會

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 張建林)極地破冰運輸氣墊船、小喬服務機器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9月25日,在第24屆中關村論壇展覽(科博會)上,“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展區”引來不少人蔘觀。

記者現場看到,此次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展區共分為序言、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展望未來三部分。通過縮微模型、視頻、展板等多種形式,展現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

北京市發改委協同綜合處處長周浩表示,展區緊扣中關村論壇永久主題“創新與發展”及年度主題“智慧·健康·碳中和”,展示了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組織架構、運行模式、科研實施項目等,以及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多個產業承接重點平台,還展示了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產業鏈建設情況。

一張投射在地上的投影圖,站在圖中三個不同的城市圈裏,面前的電子屏就會顯示該城市的發展情況。記者看到,展區內設立了互動投屏體驗、知識有獎問答等環節,展出了“空間站”實物模型、妙佳健康檢測一體機、電路板打印機等科技創新產品,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三地協同發展成效。

在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展板上,展示着創新中心參與的多項科技成果。據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技術運營中心主任林才順介紹,目前,創新中心已初步確定11個候選技術實驗室及工程實驗室,正在推進天津航空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唐山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雄安智慧城市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平台建設。

“5年內,將在天津、河北佈局建設5個產業類技術創新中心,發展約3個前沿實驗室、10個技術實驗室和若干工程實驗室。目前,天津航空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唐山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雄安智慧城市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平台正在推進建設。”林才順表示。

京津冀三地在發揮疏解非首都功能上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和先行領域。周浩介紹,7年多來,一大批重大交通項目相繼建設完工、投入使用,京津冀地區基本形成了以“四縱四橫一環”運輸通道為主骨架的、多節點網格狀的區域交通新格局,初步構建了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

據瞭解,京津冀三地總面積21.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1億,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萬億元。京津冀地緣相接、文化一脈,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新京報見習記者 張建林

編輯 白爽 校對 吳興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7 字。

轉載請註明: 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展區亮相科博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