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觀天人
風速風力、温度濕度、降雪……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季奧運會是更加依賴氣象的盛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對氣象人來説,也是一場大考。
匯聚多地業務骨幹的冬奧氣象服務核心團隊自2017年建成以來,進山追風、駐場冬訓……氣象人追尋冰雪之夢的腳步一刻也不曾停歇。
數據保障排頭兵
在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零下20攝氏度左右的低温環境下,為保障監測網內數百個氣象裝備的穩定運行,有這樣一支氣象人隊伍,常常頂風沐雪,身負20多斤的裝備,套上冰爪,從沒過腳踝的積雪中剷出一條路,一步一步爬上山頂,再一點一點挪向各賽區氣象站點,確保氣象數據正常採集。
張家口賽區氣象裝備保障團隊隊長幺倫韜回憶道,申奧成功之初,他們就以冬奧會賽場為核心,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中建站、護站,將40餘套氣象觀測站佈設在賽場各個角落。
最讓隊員之一、河北承德市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工程師何濤記憶猶新的是2021年初的一次測試賽,賽區在人工造雪後,一些裝備被飛揚的雪花遮蔽,無法正常運轉。“我們前往實地檢修,深一腳淺一腳,平常半個小時的路程,花了1個多小時才到。到了之後才發現,一些設備因靠近造雪區域,被積雪覆蓋得很深,提前拿着鐵鍬的保障組成員,幾個人連挖帶刨地忙活了一天半,才把設備最終挖了出來。”何濤説。
那一次經歷讓團隊成員們親身體會到了山區雪地氣象保障工作的艱辛,同時也促成了團隊安全管理辦法的出台。從那之後,無論是否為雨雪天氣,每次都是3人至4人一組出隊,還配備了安全繩等保障措施,確保大家的安全。
精準的氣象預報是冬奧會順利進行的必要保障。“每一天團隊都在全力以赴。”何濤由衷地説,冬奧會賽前幾個月,他們多次實地勘察賽區每一個站點,對每站位置、裝備配置、相鄰站點情況和前往方案等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對常出現的問題記錄在案,針對每個站點撰寫精細化服務方案,做到“一站一策”,出現任何突發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有序開展工作。
雨雪風霜“把脈人”
為給賽事提供有力的天氣預報服務支撐,一批天氣“把脈人”扛起預報重任。
碧空澄澈、白雪皚皚的雲頂滑雪公園,最令預報員們刻骨銘心的是“冷”。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雲頂場館預報員錢倩霞説,這些年的冬季她都和隊友一起參加駐訓,經常往返於雲頂場館的山腳和山頂之間,在比賽場地感受風和體感温度的變化,記錄相關數據,分析預報難點,以摸清賽區的天氣特點。
每當雨雪、大風來臨之時,就是最好的觀測期。從2019年開始,連續幾個冬季,北京冬奧會降雪粒子科學觀測實驗小組都會到山上進行雪花觀測。“我們通過觀測拍攝的雪花照片,得到了不同粒子形狀、凇附程度的雪水比,為研究賽區山地降雪機理、開展雪深預報積累觀測基礎。”實驗小組組長範俊紅介紹,降雪天氣多半會持續到深夜,隊員們就冒着風雪連續觀測十幾個小時,全面記錄降雪過程的雷達回波特徵,這些觀測資料有助於提升預報員對賽區降雪規律的科學認識和預報預測能力。
風雪中默默堅守,只為在關鍵時刻頂得上。2021年2月20日,強大的陣風一度使測試賽按下了暫停鍵。擺在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羣首席預報員段宇輝面前的需求是:立刻給出未來1個小時風速風向預報。不到兩分鐘,他便給出預報結論:未來1個小時,跳台起跳點的平均風速為逆風3米/秒至5米/秒,陣風4米/秒至6米/秒。清晰而又嚴謹的預報,迅速被組委會採納,比賽在1個小時後重啓。“我們的精準預報既保證了賽事的正常開展,也保護了運動員的安全。”段宇輝欣慰地説。
全力磨鍊“內外功”
氣象人一方面夯實“內功”,模擬賽時狀態,依託現有平台、科技成果,將預報細化到每一個場館、每一條賽道;另一方面打磨“外功”,與其他相關團隊、單位細化點位對接,演練不同氣象風險下的賽事變更預案等。
在北京延慶賽區,從2021年12月6日開始,預報業務人員開展定點、定時、定量的預報“比武”——每天17時前,預報員製作各冬奧場館預報,並上傳至多維度冬奧預報業務平台,再由系統統計評分。在促進精細化預報能力提升的同時,更反覆強化了這套業務系統操作流程。在河北張家口賽區,場館氣象服務團隊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服務策略。在雲頂滑雪公園,預報員不斷開展場館內外風速風力預報試驗,為賽時精準“捕風”積累經驗。
北京冬奧組委主運行中心(MOC)首席預報員何娜告訴記者,冬奧氣象服務團隊是一支年輕的隊伍,隊員平均年齡37歲。“我們藉助最精密的觀測,以最精準的預報、最精細的服務,將氣象災害風險對賽事的影響降至最低!”張家口賽區雲頂場館羣首席預報員李宗濤説。
(經濟日報記者 郭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