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立法護僑步伐不停 為僑“護航”解除後顧之憂

  (中國這十年·僑聲)中國立法護僑步伐不停 為僑“護航”解除後顧之憂

  中新社北京10月4日電 (記者 吳侃)“這些年我們切身感受到中國在保障華僑權益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了法律‘護航’,海外僑胞在中國工作生活更有保障了。”幾內亞比紹浙江總商會執行會長陳軍青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

  主要從事服裝、食品等領域進出口貿易的陳軍青説:“近年來身邊也有不少僑胞朋友回國工作和生活,隨着華僑權益保護地方性法規不斷出台,我們在國內進行投資創業、子女教育、財產保護等都更方便更安心,期待未來有更多法律惠僑的好消息。”

  中國的發展活力和廣闊市場吸引着越來越多海外僑胞的目光,他們期待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共享發展機遇。隨着各種聯繫交流日趨密切,僑胞對自身權益的訴求日益增多,對立法護僑的呼聲更高。

  中共十八大以來,隨着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僑務工作法治化建設不斷加強,華僑權益保護的政策法規日益豐富完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要“依法維護海外僑胞權益”。近年來,華僑權益保護政策法規的重大突破是地方性專門立法不斷出台。

  2015年10月,中國第一部保護華僑權益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廣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實施,條例對華僑政治、人身、社保、生育、教育、財產、投資、捐贈等八個方面權益的保護作出具體規定,還將外籍華人權益保護列入其中,成為華僑權益保護地方性條例的範例。

  2016年《福建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施行,這是中國省級人大頒佈的第二部綜合性保護華僑權益的地方性法規,涉及華僑普遍關注的政治權益、出入境權益及身份認定、投資權益、捐贈權益、華僑文化保護、回國創業等方面。

  此後的幾年中,湖北、上海、浙江、海南、四川、貴州等地相繼制定實施地方性華僑權益保護條例。另外,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已經將《北京市華僑權益保護條例》納入2020年立項論證項目;2022年9月,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對《山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目前,全國層面的華僑權益保護法已經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張振江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些立法實踐回應了華僑與國內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新需求和各種權益問題,涉及內容廣泛,立法範圍清晰,具有各地的地方特色,使華僑權益得到更全面、細緻且專業的保護。推進地方性華僑權益保護法規先行先試,也為全國性華僑權益保護立法提供了實踐經驗,使涉僑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

  “在立法效果方面,這些立法保護了華僑在國內的權利,促進了僑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增強海外僑胞對祖(籍)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僑胞帶來歸屬感,吸引更多華僑華人返鄉投資創業。”張振江説,至於國家層面的華僑權益保護立法,由於牽涉的問題相對複雜,還要進行大量的調研,各部門協調解決具體問題需要時間,但我們相信這條路不遠了。

  展望未來中國華僑權益保護立法的發展,張振江表示,僑務法應既有助於華僑在國外的安全生存與發展,也有助於華僑、歸僑僑眷與國內社會的融合發展。“在立足國內實際的基礎上,還應關注華僑在跨國移民中的實際發展狀態,更多地考慮僑胞與居住國的關係,注意華僑權益保護法律法規與相關國際條約的銜接,提高國內立法的有效性和國際認可度。”(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立法護僑步伐不停 為僑“護航”解除後顧之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