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時承諾要辦的所謂“民主峯會”到底還是要開。
圖説:2021年11月6日,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圖源:GJ(下同)
有“自曝其短”風險
之所以説“還是”,自然是因為美國政策界和輿論對於是否有必要召開這一所謂峯會一直有分歧。
支持者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以“民主”為名召開全球大會在政治上“必定正確”,並且還可以藉此重新昭示美國“領導全球事務”的意願。更不用説,參會的國家越多,越能彰顯所謂“美國領導全球事務的能力”;會議的規模越大,就越能“震懾”反對美國的國家。
但是,反對者也有其道理。他們認為,召開全球大會本身並不能自動地為美國帶來亟需的國際威望和合法性,甚至存在“自曝其短”的風險。原因也可想而知,即使是在大西洋兩岸,美國和歐洲國家自19世紀末以來就對什麼是“民主”有不同的理解,遑論當今遠為多元的國際社會。就算忽略參會各國在“民主”概念上存在的分歧,要想讓幾十上百個國家藉助一場會議就形成所謂“有意義的集體行動”也是難上加難。
因此,在上月底美國國務院拿出了一份110多個國家的邀請名單後,美國國內就有不少輿論質疑這場大張旗鼓的線上峯會到底能開出什麼結果,批評其僅僅是拜登政府為了開會而開會的“曝光秀”。
意難平與不高興
從名單公佈後國際社會的反應來看,開一場全球“領導人民主峯會”着實“不易”。受邀國多達110個,甚至包括30個人口少於100萬人的小國,那麼沒有受邀意味着什麼?土耳其和匈牙利是唯二沒有被邀請的美國北約盟友。為此,匈牙利立即採取了報復行動,投票反對想要發佈聯合聲明支持美國召開峯會的歐盟。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與美國走得很近的國家沒有受邀,例如東亞的新加坡和越南、中東的埃及和一部分海灣地區的君主國。這些國家雖然不像匈牙利那樣明顯表露出不快,但是心有芥蒂恐怕難免的。
沒有受邀的一些國家固然意難平,但是受邀國也未必有多高興。
在邀請名單公佈後,美國輿論沒少對參會各國是否“夠格”評頭論足。很多媒體援引“自由之家”的打分,認為在參會的110多個的國家中,只有77個是所謂“完全的自由民主國家”,剩下的則是“半自由”甚至是“不自由國家”。其中,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都被美國社會視為近年來出現嚴重“民主滑坡”的“半自由國家”。而在美國的歐洲盟友中,波蘭、斯洛文尼亞也頻遭美國媒體的“威權主義化”點名。也正因如此,拜登的邀請原則被説成“寧濫勿缺”。可想而知,在這種公開的臧否之下,即使應邀參會,也可能有三分之一的國家並不開心。
實際為國內政治
拜登的外交政策團想必心知肚明,召開所謂的“民主峯會”很可能吃力不討好。即使是從“聯合反華”的角度而言,也早有美國的政策專家指出,借用美西方的民主模式搞“富國小圈子”的做法行不通。
既然如此,拜登政府為何還要堅持兑現“民主峯會”這個競選承諾?更何況,白宮還放出風聲,明年峯會不僅會繼續辦,而且會從線上轉向線下,甚至明年全年都將是落實峯會倡議的“行動之年”。
箇中原因,可能和拜登在《過渡時期國家安全戰略指南》將世界描繪為所謂民主和威權主義力量相互較量的“拐點”如出一轍。對於拜登領導的民主黨政府而言,最重要的仍然是推進以“大政府”為核心特徵的國內議程,其最主要的對手依然是國內的經濟社會保守派。在美國國內政治極化、“左右”意識形態鬥爭激化的環境下,利用國際政策來合法化自身政治主張可謂當然之舉。拜登一直主張與中國競爭的核心是立足於“有效的實力地位”,而獲取這一地位的第一要務就是“重建美國國內的民主”,亦即清除以特朗普主義為代表的美國右翼的影響。這和拜登打着“與中國競爭”的旗號、在國會推進規模空前的基礎設施建設法案在手法上如出一轍。
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很清楚,一場所謂“民主峯會”不會影響中美博弈的大局。需要提醒美國的是,負責任的大國不應該為了國內政治需要而肆意對待與他國的關係,不應該為了自身的政治便利而擾亂國際秩序,否則難免會弄巧成拙。只有負責任地處理好中美關係,才能為建設美國的民主創造真正有利的長期外部環境。
作者: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