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日本著名演員高橋英樹在節目《徹子的房間》,罕見公開了自己的“頂級豪宅”,引起了大眾熱議。
憑藉《伊豆的舞女》紅遍日本的他,被稱作日本“唐國強”,可謂名利雙收。
但初見他的豪宅,你會十分詫異。偌大的屋子裏,竟沒有一件傢俱。
放眼望去,屋內一地平坦。除了日常生活使用的必需品外,別無其他。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家境殷實的藝人所居住的房子。
在推崇斷舍離的當下,許多人為了迎合極簡主義,心甘情願地丟棄了許多堆積在家裏的物品。
只是,主動扔東西,真的能夠換來快樂的生活嗎?
答案卻是否定的。
高橋英樹在此之前,是一個重度囤積症患者。他時不時地就愛給家裏添置東西。
他女兒曾無可奈何地對他説:
“爸,我知道家裏的這些東西對你來説,每一個都有意義,都有存在的必要。可是爸爸,因為它們,家裏已經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這讓我很崩潰。”
女兒的話驚醒了高橋英樹,他決定清理家中堆積的物品,不給女兒留下負擔。
經過清理,高橋英樹發現家裏堆積的物品多達33噸,其中包括:
1000套西裝、600條領帶、150雙鞋子、100個包、7台電視、1000盒錄像帶、980張DVD、25台相機、500個盤子、200個杯子、130口鍋……
多達6000件的物品,令人瞠目結舌。
斷舍離上癮後,高橋英樹的家完全變了一個樣。
從曾經沒有站腳的擁擠,變成如今隨處可坐的寬敞。
閒來無事時,高橋英樹在地板上鋪好字帖,在家就能盡情揮灑筆墨。
一開始,高橋英樹覺得這樣的生活特別爽,但嘗試了一段時間後,他又感覺生活少了許多樂趣。
沒有家人一起觀看節目的笑聲,也沒有夏天暢飲冷飲的涼爽……
後來,無法忍受的他,又開始了買買買。
近藤麻理惠曾説過:
“所謂整理,不只是收拾東西的一種技巧,整理是心理的重建,是通過物品與自己對話,讓自己生活更幸福的一種生活方式。
整理的根本是一種心理上的動作,而不只是物理上的動作。”
如果一個人忽視內心的聲音,只是簡單地丟掉東西,他並沒有從本質上改善自己的生活。
相反的,偽斷舍離,只會掏空一個人的生活,讓他變得空虛、無助。
2
華人美學教父蔣勳曾對自己的都市生活做了舍離。
他只帶着毛筆、墨、硯台,紙、一些喜歡的書,以及簡單的行李搬到台東的小農村池上居住。
他的房子只有簡單的桌椅和書櫃。
平日,他坐在畫室畫畫。
或者,坐在書桌前看看書。
住在池上的日子裏,蔣勳發現:
“我的童年是什麼東西都沒有,然後慢慢慢慢一點一點有的,所以現在我退到我的童年再活一次,發現原來我現在擁有的東西也可以沒有,我可以學會去放手。”
他甚至感慨道:
“人離開土地、空氣、水才會活不下去,我覺得自己在池上好富有。”
當一個人的世界不再貧瘠,便不會寄希望於通過物質世界來彌補,而不被物質所奴役的人生,真的很過癮。
思想家梁漱溟也曾説過:
“人一輩子,首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應該是,以物致心,心意相通,熱誠而節制。”
挖掘自己的內心,找到並留下那些最能打動你的物品就足夠了,它能讓你活得更本真,更淳樸。
3
3條建議,助你認清斷舍離的正確姿勢。
① 價值觀排序,區分優先級
古典曾例舉過一個例子:
Q:你想要什麼?
A:我想要1000萬。
Q:如果你已經有了1000萬,你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A:我會買一座大房子給我老婆。
Q:如果你老婆住進了大房子,你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A:這樣我就覺得對她有交代了,我可以安安靜靜地不上班,天天在家裏看書。
Q:如果你能天天在家裏看書,你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A:那樣我會慢慢成為一個智慧的人。
Q:如果那樣呢?
A:那樣已經很好了,我不想有什麼改變,我就希望成為一個智慧的人。
這種提問,即“如果已經達到了某個目標,那會有什麼改變?”,是一種很好的視角,可以啓發我們思考,激發想象力。
如果我們不能想象到達成目標後的狀態,就埋頭去追求這個目標,可能花了一輩子時間,最後卻發現,離真正的目標還比較遠,甚至偏離了。
如此反覆追問,探索內心後,我們最終會指向一個終點:只要這樣,本身就是價值。這就是終極價值。
明確自己的終極目標,可以有助於我們對自我價值觀的梳理。
顧名思義,價值觀是我們關於價值的看法,它從某種程度上,指導着我們的生活。
合理地排序我們的價值觀,分出優先級,就能指導出我們關於物品的親疏遠近,從而甄選出那些對我們真正有意義的物品。
②運用奧卡姆剃刀,設定原則
愛迪生年輕時,別人認為他缺乏科學知識,都不怎麼看得起他。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畢業生阿普拉,曾與愛迪生一起工作,常在賣報出身愛迪生面前,炫耀自己學問。
為了讓阿普拉謙虛些,也為了讓阿普拉對科學有真正認識,愛迪生決定出個題目難難他。有一天,愛迪生把一隻玻璃燈泡交給阿普拉,請他算算燈泡體積是多少。
在數學上,只有少數形狀規則物體體積,能很快計算出來,像正方體、長方體、球體、錐體等以及它們組合體。有些物體體積雖然能計算,但很複雜,某些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數學上計算不出來。
阿普拉拿着那個玻璃燈泡一看,燈泡是梨形,心想:“雖然計算起來不容易,但還是難不住我!”
他拿出尺子上上下下量了又量,並依照燈泡式樣畫了草圖,然後列出密密麻麻計算式。他算得非常認真,臉上滲出細細汗珠。但是,這個燈泡體積實在太難計算。過了一個多小時,他也沒算出來。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愛迪生來看看他計算得怎樣了,只見阿普拉還低着頭列算式,根本沒有快要完成樣子。
愛迪生不耐煩了,拿過玻璃燈泡,沉在洗臉池水中,將燈泡灌滿水,接着將燈泡內水咕嘟咕嘟地倒在量杯裏,一看量杯讀數,對阿普拉説,就是這麼多毫升,問題解決了。
阿普拉這才恍然大悟,愛迪生辦法非常簡單而準確。
愛迪生解題的方法就是運用奧卡姆剃刀原則,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我們可以知道,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真正必需的物品並不要太多。
相反,精簡之後,我們還有更多的認知帶寬,來做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③遵循精要主義,給生活減法
薩姆是美國硅谷一位頗有才幹的諮詢顧問,他在崗位上認真負責,忠於職守,對很多要求甚至不假思索一口答應。
結果,他終日奔波於各種會議之間,企圖讓每個人都滿意。然而,工作質量的下降,令他感到壓力陡增,他彷彿成了處理瑣事的專家。工作不僅不會給他帶來滿足感,而且還會讓他費力取悦的那些人,也感到不滿。
後來,他向一位好朋友請教,得到了一個建議:只做諮詢顧問的工作,其餘一律不做。簡單來説,這位朋友建議他,只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忽略其他一切別人要求的事。
過去,他總是自願承擔,那些最後一刻才出現的工作。現在,他想方設法不再主動攬活。過去,他是所有收件人中,最早回覆郵件的那個,現在他不再爭強好勝。
如果興趣不大,就不再參加電話會議;如果不需要信息,就不會再去旁聽,每週的新情況通報會。
堅持了幾個月之後,薩姆發現自己,不僅白天的工作時間更加充裕,而且晚上下班回家之後,還有了更多的時間,去享受家庭生活。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些拒絕繁瑣工作的做法,並沒有產生負面影響。主管沒有為難他,同事們也沒有怨恨他。
恰恰相反,留給他的都是那些,對他而言意義重大、對公司來説也極具價值的項目。他的工作,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尊重和重視。
這就是精要主義,做事追求“更少,但更好”。
也就是説,精要主義不是要求我們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少數對的、更重要的事情。
它並非提倡為了少做而做,而是主張只做絕對重要、必做之事,即便有些機會不錯也要放棄,從而儘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時間和精力投資,達到個人貢獻峯值。
這麼做的可行性,是基於二八法則,事情與事情之間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
簡化生活,選擇那些的事情投入足夠的精力,就是斷舍離的另一要義。
《少即是多》説道:
“從物質中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從加法時代轉向減法時代,追求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質的豐富才是幸福的王道。”
但真正的斷舍離,並不是盲目地做減法,盲目地扔扔扔。
它應該是一種思考的結果,思考哪些對自己是重要的,而哪些是可以捨棄的。
扔掉那些多餘且無意義的東西,簡化自己的生活環境,讓自己不被物慾所拖累,從而有時間有精力過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斷舍離。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