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怎麼實施?這場聯組會上帶來這些“點子”
2月3日,政協第十五屆成都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下午,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聯組會在金牛賓館舉行。
作為歷屆政協會議上的“重頭戲”,聯組會現場,不同界別的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圍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各項具體舉措,在重點關注領域,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深入實施,建言獻策。
這場會議,帶來了哪些“好點子”?
致公黨成都市委會:
加強產業結構現代化建設
致公黨成都市委會主委羅霞在發言中表示,成都市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77萬億元,總量排名全國城市第7,人均GDP突破10萬元大關,但居民收入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例如與蘇州相比,在經濟總量排名上成都僅比蘇州低一位,但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為其6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產業結構現代化仍需加強、創新創業頂尖人才隊伍需進一步充實、優質技術工人隊伍規模仍需進一步增大、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存在制度瓶頸、居民收入中工資性收入佔比偏高(70%)等方面的原因。
△資料圖
致公黨成都市委會建議,實施產業鏈提升2025工程,將產業結構向產業鏈高端化和價值鏈核心環節延伸,構建產業競爭比較優勢。同時,實施產業結構現代化保障工程,為產業鏈向高端化和價值鏈核心環節延伸提供人力資源等支撐。並開展財產性與經營性收入開源行動,優化二次分配模式。此外完善居民收入監測平台建設,依託大數據有針對性對部分羣體展開收入提升工作。
成都市工商聯:
從住房、教育等六方面降低成本
“‘孔雀東南飛’的歷史正在改寫,‘孔雀西南飛’將成為人才流動時尚。”成都市工商聯主席梁偉在發言中表示,近年來,大城市及都市圈生活成本不斷攀升,帶來的人才擠出效應日益突出,眾多事例無不表明,高昂的房價和物價使人才望而卻步。“成都的住房、教育、醫療保健等生活成本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主要城市相比,總體具有競爭優勢。但隨着近年來物價快速上漲,成都的生活成本也在逐年攀升。”
成都市工商聯建議,從穩定住房價格、降低教育成本、降低醫療成本、穩定“菜籃子”價格、降低交通出行成本、降低時尚消費成本六個方面,降低成都居民生活成本。其中,作為穩定生活成本的關鍵所在,穩定住房價格應按“穩地價、控房價、保增量、調存量”的原則執行。而在降低教育成本方面,加快“優教成都”建設勢在必行,一方面是解決入學難問題,另一方面是解決教學質量問題。
農工黨成都市委會:
讓公眾可“量體裁衣”選擇公共服務產品
“‘十三五’以來,成都新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3338處,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03所、新增學位43.5萬個……”農工黨成都市委會主委甘華田在發言中表示,經過“十三五”的發展,成都實現了整體公共服務體系共計與目前的制度安排相適應。但仍然存在高品質公共服務產品缺乏、基本公共服務產品覆蓋不全、城區間和城鄉間公共服務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農工黨成都市委會建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創新機制增加公共服務品供給,將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作為公共服務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充分挖掘現有公共服務潛力,加大對現有教育資源和現有醫療資源潛力挖掘,辦讓人們羣眾滿意的優質資源和提高全域內醫療衞生服務品質。並深入挖掘文化產品和體育資源,打造貼近人們需求的公共文化產品和培養多元融合發展的生態體育公共服務。此外,引導公眾轉變公共服務消費觀念,“量體裁衣”選擇公共服務產品。
△樹德實驗中學舉行校園活動
九三學社成都市委會:
探索“可交易電子路票”
“一般認為,提供通勤率,就是要多修路、拓寬路。但實際上,交通問題是科學問題,僅憑常識和經驗,往往會好心辦壞事。”談及城市通勤效率的問題,九三學社成都市委會主委徐玖平在發言中表示,目前成都路網基礎紮實,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已躍升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第四城”。但作為管理人口已超2100萬的超大城市,成都目前平均通勤耗時39分鐘,對比全國數據來説耗時仍較長。
九三學社成都市委會建議,從交通指揮協調運行、加強公共出行引導、揚長避短改進服務三個方面,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一方面是緩解“個人利益與社會福利衝突”,建立交通方式協調機制和強化城市智慧交通建設。另一方面是改變“公共交通發展的惡性循環”,通過道路收費補貼公共交通,貼補交通成本。並探索“可交易電子路票”,根據路段擁堵程度及路程動態收取路票,居民也可根據個人交通需求交易路票。此外,提升“軌道交通出行的乘車體驗”,探索實施“出行既服務”,改進公共交通接駁方案和優化軌道交通乘車環境。
民建成都市委會:
形成“三方”結合的改造提升路徑
“未來五年,成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任務依然刻不容緩。”民建成都市委會主委仰協在發言中表示,截止2020年底,成都共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4632個,涉及建築面積約3270餘萬平方米,涉及居民約42萬户、110萬人。然而,目前全市僅完成了25%~30%的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存在的難點在於產權主體複雜與利益難以協同並存、資金缺口較大與改造品質不高並存、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與法規適用性不強並存。
民建成都市委會建議,成都儘快制定出台《成都市城市有機更新專項規劃》《成都市城市有機更新導則》等政策法規,形成一套完善的政策體系。並結合單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同步建立聯席會議,制定並適時調整改造提升方案。在改造提升資金方面,形成政府投入、居民付費、社會投資向結合的改造提升路徑,由政府出資設立改造提升產業基金,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並探索授權企業税收減免、容積率獎勵等政策,並加大信貸資產力度。此外,在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中,還應突出“以人為本”和堅持有機更新。
民進成都市委會:
圍繞重點產業加快產業生態鏈建設
在討論會現場,談及成都營商環境建設存在的短板,民進成都市委會主委楊建德用“四不怕四怕”來概括,分別是“不怕税率高,就怕不誠信”“不怕優惠少,就怕不公平”“不怕檢查多,就怕不務實”“不怕程序繁,就怕不透明”。在楊建德看來,造成上述窘境,在於部分人員營商理念落後、有部門本位主義作祟、一些職能部門履職作為不力、部分執法部門執法機制不科學。
民進成都市委會建議,從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抓發展”的營商理念、創新建立“以公平為導向”的考評機制、優化解決阻礙“數據共享”的痛點堵點、構建最優的企業發展生態四個方面,優化成都營商環境。其中,在構建最優的企業發展生態方面,民進成都市委會提出成立專門機構,及時出台政策,切實保護、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並圍繞重點產業加快產業生態鏈建設,招商引資的同時更關注本土小微企業,園區建設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內容。同時,建議成都空港國際快件中心增設冷鏈操作及查驗區域,以便利本地生物醫藥企業產品出口。
台盟成都市支部:
構建“租售補並舉”的人才住房供給機制
“宜居宜業、開放包容、多樣化的事業成功機會與安逸時尚的生活狀態並存,是成都吸引各地青年前來創業就業的獨特優勢。”台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在發言中表示,成都近年對外省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吸引力不斷增長,但在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中還存在一定差距。具體表現在城市青年人才底盤支撐不強、青年就業興業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青年創新創業尚需改善三個方面。
台盟成都市支部建議,加強對成都發展定位和發展機遇的廣泛宣傳,顛覆“少不入川”的歷史認知。並強化人才培養,發揮“蓉漂”人才發展學院,成都工匠學院技能培訓的支撐作用。同時,落實保障措施,特別是構建“租售補並舉”的人才住房多元供給機制。此外,台盟成都市支部還建議加強研究評估,組織相關部門開展“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評價體系”研究。
民革成都市委會:
加大有機垃圾生物和氫能的開發利用
討論會現場,民革成都市委會針對深入實施生態惠民示範工程,提出了具體建議。
在民革成都市委會的建議中,針對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矛盾、管理統籌協調不足、價值創造性轉換不強,以及城市建設與規劃中對地上地下生態關係評估與保護不足的問題,提出了具體建議。同時,針對清潔能源高效利用不充分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加大有機垃圾生物質能和氫能的開發利用等建議。此外,針對“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民革成都市委會還建議完善公園城市規劃體系和加快研究提煉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中的新標準和新體系。
△青羊區光華街道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點
無黨派人士:
設立首席信息官及工作體系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提出的實施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工程,在無黨派人士代表梁剛看來,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在討論會現場,梁剛也用三個成功案例,生動的展現了打造智慧韌性安全城市的重要性。
而針對成都打造智慧韌性安全城市,梁剛也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方面是建立成都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全面規劃和技術路線圖,嘗試設立首席信息官職位並建立相應的工作體系。另一方面是在天府市民雲等現有體系的基礎上升級設立成都數據集團,保證成都對城市數據的獨立性及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加強數據相關法律調研,推動智慧韌性安全城市數據相關的立法和數據安全體系的建設。此外,還可借鑑上海、深圳等先行城市經驗,不斷做好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基礎。
民盟成都市委會:
形成完備的城市全齡生活圈
“‘全齡友好包容’這一全新理念,在城市建設領域中首次提及,將推動成都加快實現培育彰顯人文關懷、全民共享福祉的現代城市文明新樣板。”民盟成都市委會主委劉旭光在講話中表示,全齡優化包容社會的核心在於統籌融合,而難點在於分割封閉。
為此,民盟成都市委會建議,在全齡友好包容社會營建過程中,應當將統籌融合確立為核心思路和辦法,建立科學的工作體系,形成完備的城市全齡生活圈,實現全齡話的城市設施、管理、政策、文化友好體系。具體表現在以高效兼容共享為嚮導,形成全齡化設施友好、推動服務全齡與全齡參與,形成全齡化管理友好、建立促進包容的長效手段,形成全齡化政策友好、倡導全齡關愛代際交融,形成全齡化文化友好四個方面。
紅星新聞記者 鄧文博
編輯 劉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