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記者 李佳佳)《2022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報告28日在上海發佈。報告由上海師範大學休閒與旅遊研究中心和華東師範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休閒研究中心共同組成的《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課題組聯合編制與發佈。此報告是課題組自2011年公開以來的第12份報告,也是目前中國有關休閒城市建設測度方面延續時間最長、最權威的研究報告。
從綜合指數來看,2022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和深圳,這5座城市本身經濟水平相對發達、人口規模較大,因而有比較充分的休閒產業供給和市場消費規模,能夠為休閒化水平的提升夯實發展基礎。
排名6-10名的城市分別為成都、杭州、南京、西安和武漢,這些城市近年來被定義為新一線城市,發展勢頭強勁,尤其在消費端方面為城市休閒化水平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排名後5位的城市是蘭州、拉薩、呼和浩特、西寧和銀川,反映了5個城市在城市休閒化發展的整體性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
報告發現中國城市休閒化發展呈現如下特徵:第一,從城市休閒化發展的基本態勢看,中國城市休閒化總體格局基本穩定,整體水平不斷提升,超大或特大城市在城市休閒化進程中的引領作用和示範作用顯著。
第二,從城市休閒化發展的五個維度看,休閒生活和消費、休閒空間與環境兩大維度在各城市間的發展差異最小,既體現了城市居民巨大的休閒消費需求與追求美好生活的高漲熱情,又凸顯出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取得的積極成效與城市遊憩空間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發展態勢。
第三,從東中西部區域城市休閒化發展狀態看,“東部領先,中部崛起,西部趕超”的發展態勢趨於穩定,但是穩中有變。其中,以重慶和成都為代表的西部地區,在“一帶一路”建設和一系列政策紅利的助推下,近年來城市休閒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發展勢頭甚至強於中部地區。需要指出的是,東北地區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區域,近年來在城市休閒化發展方面整體上處於調整週期,城市排名滑落明顯,值得關注。
第四,從城市羣角度看,城市羣正在成為引領城市休閒化發展的高地,持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羣各具優勢,其中,長三角城市羣優勢最為明顯,而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城市羣休閒水平發展勢頭迅猛。
第五,從各城市休閒化指標的內部結構看,有序性協調性發展特徵明顯,而且正在走向優質耦合協調發展階段。
《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課題組首席專家、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樓嘉軍認為,未來中國城市休閒化發展將會出現如下幾個趨勢。第一,城市休閒化效應由顯現“引領示範”向發揮“輻射帶動”轉變。當前,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等超大或特大城市為首的休閒化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式下,這些大城市內部湧現出的新休閒消費業態正在向周邊城市蔓延,由此可以預判,超大或特大城市休閒化必將在推進中國城市整體的旅遊休閒環境優化、旅遊休閒服務體系完善方面發揮輻射性和帶動性作用。
第二,城市休閒化模式從偏好“規模化發展”向探索“內涵式提升”轉變。在人民城市、公園城市等全面體現新發展階段理念的城市建設新模式下,中國城市休閒化發展必將更加註重有趣、有料、有温度的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休閒業態打造,在城市新發展理念以及美好生活的價值引領背景下,中國城市休閒化的發展,無論是在休閒環境優化、休閒業態打造、休閒消費轉型方面,都將更加追求內涵式、融入式、細節式的發展,摒棄片面追求規模擴張型的休閒及相關產業發展模式。
第三,城市休閒化場景從注重“現實營造”向聚焦“虛實融合”轉變。未來,隨着元宇宙新賽道的持續佈局,數字化休閒場景必將在城市居民的休閒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城市休閒化結構從推進“基本協調”向追求“優質協調”轉變。隨着“90後”“00後”等新一代消費主力的崛起,休閒供給市場必將更加追求高品質和特色化,從而助推城市休閒市場秩序的規範性和有序性,成為推進中國城市休閒化結構向優質協調方向轉變的重要環節。
《2022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報告立足於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現狀,從經濟與產業發展、休閒服務與接待、休閒生活與消費、休閒空間與環境、交通設施與安全等五個方面,對列入監測的27個省會城市、4個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共計36個城市休閒發展的現狀進行測度與分析。納入監測的36座城市,合計人口為37309.70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6.42%;合計面積為536029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5.59%;合計國內生產總值為387703.20億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8.25%。顯然,通過研究36座城市休閒化指數,對於全國範圍內城市休閒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與示範效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