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03年9月26日03時50分,在日本北海道東南部海域發生8.0級地震。 地震發生後,餘震不斷,其中發生多次5級以上強餘震,最大的1次餘震為7.0級。
日本氣象廳測定的震中位置為十勝海口(41.8°N,143.6°E ),震源深度為42千米。
日本氣象廳正式命名該震為“平成巧年十勝海域地震”。
地震破壞及傷亡
此次地震造成50多人受傷,2人失蹤。道路、港口、機場和住宅損壞嚴重。
一家商店在地震後貨物散落滿地
地震影響到北海道大部分地區和本州島的北部地區,其中北海道東南部地區損失最為嚴重,共有57座建築物毀壞,29條道路受損,7艘漁船被海嘯顛覆,37萬户人家停電。
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築
太平洋沿岸一側的6個港口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一些地方道路開裂,釧路港碼頭及堤岸路基下沉50釐米,很多港口和市區道路出現泥漿。
在交通方面,從日本北海道札幌市開往釧路的特快列車有一節車廂的車輪脱軌,造成1人頭部受傷。釧路機場也遭到了破壞,5層建築的空中管制塔頂棚被震塌,設備受損。
北海道的釧路、十勝地區許多居民家中斷電,一家火力發電廠的發電機在地震時自動停止發電。
地震次生災害
海嘯
地震後不到1小時,北海道許多港口發生海嘯,陡然間水位升高1.5米,海嘯將十勝港、浦河港等港灣內的漁船推翻,甚至一些中小型漁船被推上海岸。海岸邊的汽車、集裝箱等又被海嘯捲進了海中。許多漁民緊急將漁船開往遠海避難。
海嘯把漁船打上岸
火災
地震使出光石油公司在北海道苫小牧市的一家煉油廠的3萬噸儲油罐起火,雖經消防部門緊急撲救,火勢一度被控制,但由於隨後連續發生的較大餘震,火勢復發,大火在7個小時之後才被撲滅。
煉油廠發生火災,濃煙沖天
地震發震構造
北海道地處太平洋板塊與北海道板塊的交匯處,是地震多發地區。此次地震源起日本北海道襟裳岬東南約80千米的海底處,震源深度約42千米,北海道一側陸地板塊下的太平洋板塊因受擠壓下沉造成錯位,是典型的“板塊邊緣地震”。
這種地震造成的影響範圍廣闊,並常伴有海嘯發生。另據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監測,地震使太平洋板塊在30秒時間內下沉3.6米,屬典型的板塊式大地震。
地震快速應對
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的救災部門反應迅速,採取了有效應對措施,減少了地震造成的損失。
日本氣象廳及時通報地震信息。日本廣播協會電視台及時中斷了所有節目,反覆播放地震現場和震災發生後的情景:熊熊燃燒的油罐、停止運行的列車、接受治療的受傷人員、海嘯所引起的海水上漲。
在日本,只要發生3級及以上地震,各電視台就會通過文字和畫面用快訊報道,所以人們一有震感就習慣馬上打開電視機,儘快掌握災情便於應急處置。
震級較大,災害卻相對不算大
此次地震造成的災情與同等震級地震相比較並不嚴重,除了震源較深、震中位於海域的因素外,這和日本平時注重防災有關。
日本是多地震國家,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後建立了地震預測體制,根據地質條件和歷史上的地震情況,對全國各地可能發生地震的概率進行了預測。
另外,北海道對已建成的房屋一般都採取了加固措施,新建房屋的構架則採用了新的加固、抗震措施。因此,雖然當地的房屋由於劇烈晃動而部分受損,但很少出現倒塌的現象,這也是地震中人員傷亡較小的重要原因。
【來源:四川省地震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