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毒株奧密克戎,是不是“最糟糕的變種”?| 新京報專欄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綜合

要重視奧密克戎,但沒有必要恐慌。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26日,世衞組織舉行緊急會議,會後發佈聲明,將新冠變異毒株B.1.1.529列為“需關注”的變異株。視頻/參考消息視頻號

文 | 張田勘

當地時間11月26日,世界衞生組織發佈聲明,將在南部非洲首先出現的B.1.1.529新冠變異毒株列為關切變異株,並命名為奧密克戎(Omicron)。

世界股市主要指數隨之相繼下跌,歐美國及世界多國也紛紛禁止來自非洲南部的南非、納米比亞、萊索托、博茨瓦納、津巴布韋、斯威士蘭等國家的旅客入境。一時間,全世界又如臨大敵,大有回到新冠暴發的2020年初的情景。

然而,目前關於奧密克戎“更為危險”的一些證據,僅來自英國實驗室,既缺少驗證,也缺少臨牀、流行病學等的數據。因此,這種新毒株的現實危害性也尚待確證。

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現實危害性尚待確證。圖/IC photo

是否會成為“超級大魔王”還有待觀察

新毒株奧密克戎的變異,有多個方面。

該變異病毒株的基因總共出現了50個突變,其中幫助與人體細胞結合併入侵的刺突蛋白的突變有32個,而目前毒性最大傳染性最強的德爾塔變異株的刺突蛋白的突變也只有16個。因此,奧密克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突變最多的新冠病毒變種。

有鑑於此,有研究人員稱,該變種可能是“最糟糕的變種”,帶有“不同尋常的突變羣”,“數量驚人的刺突蛋白突變”,猜測該變種可能具有“高傳染性”,“能有效躲避人體的免疫”等特性。

但是,即便是從實驗室獲得的病毒學、傳染病學證據,也需要世界上更多的實驗室得出相同和相似的結論,才能證實該變異株有較大的危險性。而且,判斷一種病毒是否有更強的傳染性,還需證明其是否有更強的免疫逃逸性和更強的感染力。

也有人從我國香港地區感染了奧密克戎的病人的循環閾值推算出,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的病毒載量是德爾塔株的8-16倍,是原始毒株的8000至16000倍,以此證明其傳染性特別強。但這也只是理論上的推論,還需要從一定時間內的發病人數和全球的傳播範圍相關數據來印證。

而目前,奧密克戎引發的病例只是在全球不多幾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從11月11日確診病人以來,在南非國內的發病數也不到100例,在世界範圍也不會超過數百例。因此,奧密克戎變異株是否為“超級大魔王”,還需要觀察。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26日,美國紐約,加油站的工人為顧客的汽車加油,世衞組織宣佈發現“奧密克戎”後,當地油價全面下跌超過10%。圖/IC photo

世界已經有能力防禦新的變異病毒

依據當前情況,世界衞生組織將奧密克戎劃歸到關切變異株,是既慎重又比較重視的做法。

目前,世界衞生組織一共公佈了10種新冠變異病毒株,其中5種為毒性更大、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的關切變異病毒,另5種是危險性不是太強的關注變異病毒。在關切變異病毒中有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和新增加的奧密克戎。

但也要看到,世界衞生組織還公佈了十多個需要密切監測的變異株,目前還沒有對其正式命名。如美國的B.1.427、B.1.429,印度尼西亞的B.1.466.2等。顯然,根據病毒危害程度的級別,由高到低是關切變異株、關注變異株和監測變異株。

世界衞生組織現在把B.1.1.529命名為奧密克戎,並從監測變異株劃歸為最高級別的關切變異株,説明對這一病毒株是非常重視的。但鑑於還沒有臨牀、流行病學和世界範圍的更多數據,目前尚難以對其毒性、傳染性以及對抗疫苗能力下結論。

即便奧密克戎最終發展為“大魔王”,鑑於世界範圍的新冠疫苗接種人數已大大提升,而且世界衞生組織也已有針對三類病毒的預案,將有能力防禦新的變異病毒。

事實上,今年年初就有關於變異病毒“繆”可能是“大魔王”的預測,但“繆”最終也並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目前引發世界90%以上感染的還是德爾塔變異株。

因此,對奧密克戎,可以關心,但沒有必要過於擔憂,更不必恐懼和恐慌。我們也堅信,人類必將最終戰勝新冠疫情。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張田勘(專欄作家)

編輯 | 李瀟瀟

校對 |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