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過往,這是人民獲得感不斷提升的十年。
國家級衞生鄉鎮實現全覆蓋、成功創建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農村文化禮堂實現全覆蓋……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折射出越城的發展增速,更體現着越城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
過去十年,越城區累計民生支出達312.5億元,佔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18%。一再拉長的“民生清單”背後,是一張張沉甸甸、甜蜜蜜的“幸福賬單”,連接起越城千家萬户的“幸福生活圈”。
“15分鐘醫療圈”,把“專家號”掛到家門口
“孫阿姨,最近身體還好的吧,上次配的藥還有沒有?”9月28日上午,東湖街道仁瀆村村民孫阿珍正在醫生的幫助下測量血壓、血糖。自東湖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仁瀆村衞生室開業以來,常年卧病在牀的孫阿珍每月都能享受到2次類似的醫生上門服務。
“新村衞生院的成立,讓村民的健康有了更大保障”,東湖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韋堅峯告訴記者,原先仁瀆村村民看病大多依靠村醫,不僅醫療設備不齊全,醫生專業性也十分欠缺,而新的村衞生院與街道衞生服務中心實施“一體化”管理模式,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掛到專家號的夢想。
過去十年,越城區全面建設“15-20分鐘醫療衞生服務圈”,在村醫療衞生服務提升上取得了巨大成效。截至目前,越城區已有30家村衞生院投入使用。
拓展村衞生院的同時,越城區原有街道衞生服務中心也正不斷提檔升級。
2018年,新建成的府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相比老中心新增建築面積達6000平米,並於次年新增了含35個牀位的住院病區。10個月前,府山街道居民張老伯在紹興市人民醫院手術後轉運至此進行系列康復治療,如今已經能在器械輔助下自行行走。“這裏牀位沒有大醫院緊張,醫療水平也不差,主要是離家近,老伴照顧起來更方便了。”談及新開闢的住院病區,83歲的張老伯暫不絕口。
2021年,《越城區衞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十四五”期間,越城區將新建包括浙江省人民醫院越城院區在內的多個醫療衞生基本建設重點項目。目前,浙江省人民醫院越城院區、區公共衞生服務中心、馬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東湖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正在加緊建設,北海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瀝海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即將開工。
更新的醫療設備引入,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匯聚,正在不斷拉近百姓與“專家”之間的距離,為居民就醫提供更優選擇。
“10分鐘上學圈”,把學校建到家門口
“送孩子上學只要5分鐘,不用起早,也不用害怕堵車,上班時間更寬裕了。”9月29日,剛把孩子送進佳源幼兒園的王女士不禁感嘆家門口幼兒園的便利。
過去十年,越城區通過對小區配套幼兒園從規劃建設、監管驗收到移交辦學的“全鏈式”管理模式,努力打造“10分鐘步行上學圈”,有效保障了更多適齡兒童就近就讀優質幼兒園。目前,越城區共有幼兒園126所,在園幼兒33297名。其中,教育部門共接收各類小區配套幼兒園83所,共提供學位18980個,佔全區在園幼兒數的50%以上。
“鏡廬配套幼兒園18個班、禧樾配套幼兒園15個班......現在還有10所小區配套幼兒園正在建設中。”攤開越城區小區配套幼兒園佈局規劃地圖,越城區教體局副局長鬍曉旭橫向記者介紹全區幼兒園建設情況,只見越靠近城區中心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幼兒園數量也隨之增多。據胡曉旭介紹,越城區根據全區總體規劃、城鎮發展、人口增長等實際情況,聯合規劃等其他部門,先後制訂了《越城區域學校(幼兒園)佈局專項規劃(2008-2020年)》和《越城區學前教育佈局規劃(2017-2030)》,通過“全域+區塊”模式,實現幼兒園與居住人口同佈局、與住宅小區同規劃。
在增加“量”的基礎上,小區配套幼兒園還在進行“質”的躍升。
越城區通過實施學前教育“跨過環城河”行動,以“名園+新園”的模式從老城區向外拓展,幫助新建幼兒園快速成長。十年來,全區所有小區配套幼兒園均由優質園開辦分園,其中城區的10個省一級幼教集團,已新開18個園區,共提供優質學位5000餘個。
“以前家長都想方設法把孩子往老城區的名園裏‘塞’,每當上學放學的時候,園區附近總是圍滿了車輛和家長,常常會造成交通擁堵現象。”胡曉旭説,隨着優質園開辦分園的情況逐漸普及,許多家長開始接受近在咫尺的新園,“10分鐘上學圈”正在成為大多數家庭的最佳選擇。
“15分鐘文化圈” ,把多彩生活送到家門口
入秋的九月,飯後與家人散步師爺廣場,已然成為馬山街道尚巷村村民駱女士的日常作息。“以前一有空就想着往外跑,現在覺得家門口走走也不錯。”駱女士告訴記者,如今的尚巷村,不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村裏還建起了閲覽室、文體活動室、陳列館、公園等文化設施,村民生活品質迎來了大幅提高。
過去十年,越城區努力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成功實現農村文化禮堂實現全覆蓋,創成全國國際象棋之鄉和全省首批羣眾體育“四提升四覆蓋”達標區,為居民帶來高品質的文化空間、文化服務、文化活動。
書店是城市靈魂,也是“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城市書房在越城各個角落生根發芽,成為了百姓家門口的“精神糧倉”。
每晚十點,當塗山東路沿街商鋪陸續打烊,24小時不關門的樹蘭書房寶業四季園館總是顯得格外亮眼。夜班管理員沈莉萍告訴記者,來這裏看書學習的不光有學生,也不乏家庭主婦與退休老人,家門口的圖書館,正在無形中拉近居民與閲讀的距離。
當城市書房建設全面鋪開,濃厚的書香味還在延伸至社區更小單元。
2021年7月,越城區首個小區圖書流通站——融越府小區圖書流通站正式運行。相比小區閲讀室,流通站的藏書結構更優化,種類更多樣,站內的書目還將定期補充和更新,為居民帶來了更好的閲讀體驗。
閲讀之外,居民的健身、娛樂等需求也正在“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內不斷填補。紹興市越城區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越城區將新建3家文化驛站、3家鄉村博物館,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為轄區羣眾營造宜居、宜學、宜遊的幸福家園。
民生連民心,做好民生工作永遠沒有“完成時”。隨着全區就業社保、教育衞生、兜底保障等民生工作進一步推進,一個個便民利民的百姓幸福生活圈還在繼續悄然生長,描繪着新時代的越城好光景。
(藍媒聯盟、越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嚴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