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鄂又一個同城化項目上線
近日
記者從鄂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瞭解到
武鄂同城一體化公共資源電子交易平台
(以下簡稱“平台”)
正式上線運行
這也是省內首次兩地上線同城一體化
公共資源電子交易平台
省內首家、率先共享
“以前評標,當鄂州本地專家不足的時候,申請遠程異地評標,要‘排隊掛號’,等了很久也不知道等到的是哪裏的專家。現在可以跟武漢實現點對點聯繫,武漢的大量專家隨時可以參加鄂州評標,這在省內還是首次。”鄂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王鋭説。
平台主要用於公共資源交易招投標,上線後,可以跟武漢實現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專家同步共享。武漢市評標專家庫門類專業齊全、人員數量眾多,武鄂直通,鄂州近水樓台,坐擁武漢豐富的專家資源。
同時,鄂州和武漢共享平台,與武漢市同步更新、同步升級,在享受高效便利的同時,節省了資源,避免重複開發。
與武漢市同樣的交易規則、同城的服務標準,為鄂州的投標企業、供應商進入武漢市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這個廣闊舞台提供了便利條件,助推武鄂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了本地企業加快融入“武漢城市圈”供應鏈的步伐,
為鄂州市建設“武漢城市圈”重要節點城市、拓展城際合作新空間提供了有力支撐。
“區塊鏈”技術保障公平
“以前,在兩個小時內要完成評標,同時鑑定投標企業提交的業績真偽,是很頭疼的事情。我們要找個專門電腦,查來查去,那些網站還不一定權威。”評標專家、鄂州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總工邵兵説平台上線後,使用了互聯網“區塊鏈”技術,讓交易實現“陽光透明”。
鄂州加入了包含武漢、廣州等60多個城市在內的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區塊鏈聯盟,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徵,只要業績上鍊,聯盟城市內互認。鄂州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市場公信力得到進一步強化。
同時,平台通過運用線上電子技術,調取電子投標文件中網卡MAC地址、CPL序列號、硬盤序列號和清單製作工具編號等數據信息,對投標清單等投標文件內容進行相似度分析等手段,為評標專家和監管部門識別圍標串標行為提供技術服務。
而智慧化管理系統,能實現評標室軌跡管理,評委何時評、怎麼評,包括微行為都能夠錄屏還原。
“包括區塊鏈在內的一系列技術運用,盡最大可能避免主觀因素干擾,減少了圍標串標的可能性,讓評標更加公平公正。”王鋭介紹。
兩個城市,共用一把“鎖”
“以前,在鄂州投標要辦鄂州的鎖,到武漢評標要拿武漢的鎖,經常兩地跑,增加人員和費用,現在實現一把鎖管兩城,帶上手機就可以,太方便了。” 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鄂州區域副總經理萬卓説。
萬卓提到的“鎖”,是指市場主體辦理數字證書(CA),模樣類似銀行用的U盾,以前,在哪個城市投標都要註冊一把當地的“鎖”。
“我在業務部門聽到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有半路坐車把鎖壓壞的,有上洗手間把鎖掉進馬桶的。還有9點在鄂州開標,投標人7點從武漢出發,到了發現公文包放在辦公室,結果白投了。一把小小的鎖,影響了幾千萬工程的投標。”王鋭説。
平台上線後,鄂州與武漢市場主體在信息錄入時做到了一處登記、兩地漫遊,一處購置、兩城通用,避免了重複註冊購買,可以通過手機APP代替實物“鎖”。
註冊一把鎖要交費500元,每年還有200多的年費,平台為投標主體省了錢不説,還大大提高了效率。
平台徹底改變了以往進場交易見證服務主要依賴現場人員的被動方式,通過智慧化綜合管理軟件將交易現場安裝的音視頻終端設備進行智能化聯通,做到交易數據模型化、平台運維智能化、現場服務精準化、資料歸檔自動化。
同時大大節約了市場主體的交易成本,實現了“讓投標人零跑腿,讓數據多跑路”。
平台的上線
為武漢城市圈公共資源交易體系
同城化、同質化、一體化確立了標準
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雙城變同城,優化營商環境
武鄂間的聯繫越來越親密了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全媒體記者:向國愷
【來源:鄂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