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北石窟寺“撐傘”迎雨季

  古絲綢之路上的北石窟寺近日啓動防汛工程,通過搭建臨時性保護棚、加強監測等方式,應對即將到來的雨季。

  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李亮介紹,位於石窟南端的防水棚於2021年搭建,棚面為樹脂瓦材質,通過近一年的温濕度、滲水率等數據監測,防水效果明顯。

千年北石窟寺“撐傘”迎雨季

  為防止降水通過崖體裂隙下滲,工作人員在北石窟寺搭建了臨時防水棚(5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臨時防水棚能將雨雪有效排離崖體,防止降水通過崖體裂隙下滲。”李亮説,研究所正在實施“窟門、窟檐和棧道前期勘察”研究項目,臨時防水棚的建設可為後期窟檐建設做好技術儲備和實驗數據收集。

  北石窟寺距離甘肅省慶陽市市區25公里,是一個修建在黃砂岩上的石窟羣。史料記載,北石窟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多個朝代不斷開鑿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羣。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是我國中小石窟羣的代表。

千年北石窟寺“撐傘”迎雨季

  這是5月26日拍攝的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杜哲宇攝

  “石窟巖體裂隙滲水病害是我國石窟主要病害之一。”李亮説,砂岩因具有強透水性、吸水性和難蒸發的特點,極易引發窟體受潮、滲水、泛鹼和強度下降等病害,雨雪彙集水成了窟龕及其載體保護最大的威脅。

  北石窟寺所在區域地下水資源豐富,且近年來降水量逐年增加。李亮介紹,2021年該區域年降水量高達900多毫米,最嚴重時曾連續降雨近一個月,這對石窟文物保護帶來極大挑戰。

千年北石窟寺“撐傘”迎雨季

  這是5月26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拍攝的石窟造像。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所講解員白京平介紹,早在石窟建造之初,建造者就考慮到石窟的防水問題,如大部分窟龕都雕刻了弧形窟檐,且窟體內有排水渠。“這説明石窟防水工程歷來就有且延續至今。”他説。

  如今,文物保護工作者更是藉助高科技探測和精準定位手段,探索完善石窟防滲水保護技術方法。目前,窟區共設有包括地基雷達(GBSAR)、氣象監測儀、微環境、微變形、微生物和落砂損傷監測等在內的155處監測點。

  近年來,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所還通過啓動系列文物保護項目、數字化項目、考古調查報告項目等,逐步實現從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相結合過渡。

  在第165號窟內,來自蘭州大學的幾位學生正在對窟內造像、石刻、壁畫進行測量記錄,為該窟體的考古調查報告做現場調查記錄。

  “石窟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全面和專業,我希望能發揮專業所長,通過數字化管理,用另一種方式延續石窟的魅力。”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敦煌學博士研究生劉丹説。

  記者:文靜

  編輯:初杭、欒若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75 字。

轉載請註明: 千年北石窟寺“撐傘”迎雨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