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防疫梗阻”已成緊迫任務|新京報專欄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防疫梗阻”已成緊迫任務|新京報專欄
▲某地司機在智能化門禁系統上掃碼進入。 圖/新華社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公佈。意見明確,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對中國而言至關重要,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動力。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能夠開始吸引全世界的投資和人才,潛在的超級大市場起了重要作用。當下,要想在風雲變幻的世界局勢中謀求發展,抵禦潛在的外部風險,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無疑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那麼,疫情當前,如何摒棄疫情帶來的梗阻更好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疫情背景下阻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因素又有哪些?搞清楚這些問題,就成了當前緊迫的任務。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動性
應該説,市場是一種制度設計,其最重要的內容是交易,最重要的特徵是流動性。缺乏流動性意味着交易不暢,也就意味着市場或慘淡、或萎縮。而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義,是要進一步疏通梗阻,進而提高流動性,讓交易進行得愈加活躍。
那麼,該如何疏通梗阻提高流動性?答案是: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制度摩擦帶來的成本。這些制度性成本主要包括但不限於:冗餘政策帶來的附加成本,政策不相容帶來的摩擦成本。
這從疫情背景下的物流狀態就可以看到一些問題。面對多地疫情反覆的狀況,不少城市採取了相應防控措施以保證斷絕病毒傳播途徑。這本無可厚非。但從實際操作來看,由於各地對疫情防控的認識不一致,採取的措施也各有參差。
有的地區初期行動比較“遲緩”,導致後期必須“猛烈糾偏”,有些地區則行動過於“超前”,僅因數例陽性感染者便“全域靜止”。在此背景下,其實早在三月份,已陸續出現了全國物流和快遞滯留的現象,但引起的重視程度都不太夠。
到了四月,疫情導致的“封控”現象愈演愈烈,物資保障的短缺問題成為防疫期間的重大民生問題之一,不少貨運司機在高速上滯留、供應鏈斷裂等問題逐漸進入大眾視野。這時,不僅現有的物流梗阻影響了保供,而且也在影響着物價、工業生產和外貿,並壓抑了需求的提升。
這其實是一個極其典型的例子,從這場供應鏈危機中,人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什麼是“市場化”,什麼是“市場”。
市場經濟,必然意味着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是一體化的,如果將人流或物流進行割據、隔離,資金流就會發生斷裂,反之亦然,三者缺一不可、互為因果。這一點在疫情之下尤其重要,因此,疏通當前疫情所帶來的梗阻,提高流動性,是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前提。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防疫梗阻”已成緊迫任務|新京報專欄
▲某地工作人員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貨車車廂進行防疫消殺。 圖/新華社

用“負面清單”代替“審批制”
而本輪疫情下的“物流困境”之所以出現,其成因也未曾脱出前述原因,即冗餘政策和不兼容政策帶來的極高成本,帶來流動性減弱甚至斷檔,同時將成本傳導至全社會各個領域。
一方面,人們看到,面對疫情,不少地方不斷在通行政策“層層加碼”,而這些五花八門的通行要求大都屬於冗餘。冗餘越多,成本越高。另一方面,各地不同的通行要求和通行證件不僅互不兼容,甚至一地之內的政策也存在“朝設夕廢”的現象。
這顯示出政出多門和政出無門的兩面性,當一些貨車司機在高速上待了一個多月無處可去時,摩擦成本已經顯而易見地高出了太多。這份成本最終將傳導到整個經濟面上,由整個社會來承擔。
日前,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些情況,並拿出了一些解決辦法積極應對。交通部率先表態要暢通物流,並建立全國統一的通行證制度,以暢通人流物流。而央行系統也發出“紓困”通告,以穩定資金流。
一系列針對性舉措的出台,説明決策層對於當下的困難、問題非常關切,並且正在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但即便如此,仍要指出的是,諸如發放“全國統一通行證”的做法終究並非長久之計,只是特殊狀況下的應急舉措。
因此,如何更好地打通疫情下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梗阻,仍然值得進一步探討。比如,市場機制下,現有的各種大數據碼、健康碼是否可以更好地合併,破除疫情下“一地一碼”“一地一策”的問題;再比如,是否可以統一併公開相應標準,用“負面清單”來代替“審批制”,如此,或許才可以真正“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
“物流困境”給出現實性啓示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全球正處於美聯儲決定加快加息和縮表步伐的前期,而世界經濟分化恐將進一步加深,地區衝突帶來的政治經濟後果仍未可知。
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外因各種因素所形成的壓力將會傳導到經濟面上,進而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刻不容緩、意義重大,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下。而關於“怎麼做”的問題,當下的“物流困境”或給出了現實性啓示。
首先,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的專業性。當前,一些政策的出台缺乏專業性支持,因而也缺乏系統性。物流就是很好的例證,其倉庫、分發、路線、人員等分佈、分揀、分發都有很強的專業性。如若決策者不瞭解其中關鍵所在,則容易陷入卡住流動性而不自知的尷尬境地。
如果要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則必須對全國市場有充分的瞭解,對本產業的全貌有專業的分析能力。如此一來,其“統一”政策才不會流於紙面,或者只是又增加冗餘。
其次,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需加強地方和各部門的擔當意識。目前,一些政策之所以既冗餘又不兼容,實則是一種“惰政”的表現。諸如“一關了之”“一封了之”的地方政策,看上去是負責任,其實是為了推卸責任,將所有責任和成本都推給下一級單位和社會面個人。
在這種狀態下,導致“收縮性政策”出現,進而導致社會和市場的流動性嚴重萎縮,影響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因此,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需要有擔當,而不能把成本都轉嫁給社會。
再者,需建立明確、合理的獎懲機制。獎懲機制必須更加具有針對性,比如,當下許多政策公告裏的“不允許”都不附有懲罰操作,因而在事實層面效用並不大,這樣的現象在對物流的“層層加碼”中顯而易見。
因此,必須把政策的相關獎懲機制落到實處,也必須獎勵和寬容那些有擔當精神的管理者,這才能更好地破除防疫帶來的梗阻,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鋪路。
最後,市場化需要法治化保駕護航。我們建立市場化機制幾十年時間裏,市場化的每一步建設都在不斷攻堅克難。今日中國有這樣規模的產業鏈、供應鏈和龐大需求,成為一個流動性極強的巨大市場,原因就在於破除了許多有形和無形的藩籬。但時至今日到,有些藩籬仍然存在。尤其是在防疫的語境下,這些藩籬更為凸顯。
因此,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就是要把這些平時看不到的藩籬也趁此時機去掉,並建立法治化的預防機制,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預防這些藩籬借疫情死灰復燃,把市場的制度性成本降到最低,從而疏通疫情下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梗阻,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
撰稿 / 萬喆(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劉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95 字。

轉載請註明: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防疫梗阻”已成緊迫任務|新京報專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