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環球時報社評:希望印方抓住這個機會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綜合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與印度國防部長辛格星期五晚間在莫斯科會晤,這是最近幾個月中印邊境地區局勢緊張以來兩國軍方的最高級別會晤。兩軍目前正在班公湖南岸和熱欽山口地區對峙,現地形勢相當緊張,這次會晤是在上海合作組織防長會議期間實現的。

兩國防長坐到了一起,這本身就是一個積極信號,為兩國管控邊界糾紛,給現地局勢降温提供了必要的氛圍。

按照日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和印度外長蘇傑生9月10日也將有一個見面機會,魏鳳和與辛格的會晤也為兩國外長屆時的會晤作了重要鋪墊。複雜的中印邊界問題不可能通過一次會晤解決,但如果這一輪的邊境摩擦能夠實現降温,兩國邊界分歧得以重新回到受嚴格管控的狀態,那麼兩位防長髮揮作用將是關鍵一環。

中印是兩個大國,都有能力調動國家力量支持一場邊境地區的軍事衝突,但是在這個時刻,雙方都需冷靜,釐清兩個重大問題。

一是中印尚未劃定邊界,雙方的實控線不應變來變去、各自主張,1959年11月7日的那條實控線應當是雙方的基準。

如果雙方各自要創造新的實控線,並且用兩個大國的意志相互碰撞,其結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如果兩國都將自己的國力用於無限支持這一碰撞,就將導致新的戰爭,而且戰爭的規模未必能控制在實控線附近,最後形成兩國力量包括軍人生命的悲劇性消耗。

而鑑於兩國的國力規模和當前國際氛圍,大範圍改變兩國邊境現狀幾無可能,最終兩國還要回到現有實控線的大致狀態,那麼理性分析:雙方究竟為何而戰呢?

換句話説,領土固然重要,但是除非中印有一方把另一方“打垮了”(這可是兩個核國家),否則總的來説雙方只能維持現狀。而以和平方式維持現狀比經過慘烈的戰鬥回到現狀,對兩國和兩國人民無疑都是更好的選擇。

二是中印都是致力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興經濟體,有着各自國內的繁重任務。兩國彼此做合作伙伴還是相互為敵,對實現各自的發展宏圖有着截然不同的影響。邊界問題雖然艱難,但它不應成為中印關係的主題,這是兩個大國應有的共同智慧。

中印邊界問題曾經“休眠”了幾十年,但是近年重新成為了“活火山”,這是不應該的。在劃定邊界之前重新讓雙方的糾紛“休眠”應成為兩國管控邊界問題的共同目標。

現在的問題是,印度方面在邊界問題上不斷採取進取的激進路線,以自己有能力進行邊境戰爭並且“不惜一戰”相威脅,將中國保持邊境地區和平穩定的願望誤讀為可以利用的軟弱。

新德里的一些人還認為美國打壓中國、扶持印度增加了印方的戰略強勢,為它提供了在中印邊境地區採取冒險行動的額外資本。上述誤判導致了印方在中印邊界問題上一系列傲慢、魯莽的表現。

我們必須提醒印方,中國的國力、包括軍事力量都遠強於印方,中印雖都是大國,但是如果進行戰爭能力的極限比拼,輸掉的一方將是印度。邊境戰爭不打則已,一旦開戰,印度必將毫無勝算。

印度媒體在軍方的幫助下炒作印軍如何厲兵秣馬,如何在班公湖地區佔據了所謂“戰略性高地”,都是自欺欺人,這些花拳繡腿的東西根本經不起一場真正戰爭的檢驗。

希望兩國把這次防長會晤當成一個轉機,真正回到雙方領導人會晤的共識上來,各自都為降低邊境的現地緊張做出應有努力。印度輿論對邊境問題的參與太深太廣了,印度軍隊顯然受到了國內民族主義的嚴重綁架,他們在邊境地區的逞能表現不能不説受到了媒體與軍方頻密互動的影響。

因此除了中印雙方對邊界糾紛的共同管控,印度國內也應當對上述輿論與軍方的民族主義互動做出管控,做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最有利的選擇。希望理性在處理中印邊界問題上始終是一覽眾山小的真正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