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20年度政策研究成果發佈
人民網-輿情頻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為發展按下暫停鍵,世界再次徘徊在十字路口。疫後經濟復甦為推進綠色發展提供了戰略機遇,考驗着各國治理者的遠見和定力。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成立於1992年,由中外環境與發展領域的知名人士和專家組成,是經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國際性高層政策諮詢機構。國合會每五年換屆一次,第六屆(2017-2021年)以服務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推動實現美麗中國和綠色繁榮世界。
28年來,在中國政府的支持領導與有關國家政府和國際機構的協作下,國合會通過邀請國內外高層專家學者開展深入研究,把國際可持續發展先進理念帶入中國,就環發領域內的重大問題向中國政府建言獻策,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事業做出了獨特貢獻。通過構建中外坦誠對話平台,促進世界瞭解中國,推動中國走向世界,成為中國與國際社會在環境與發展領域交流與互鑑的橋樑。
2020年,國合會圍繞“全球環境治理與生態文明”“綠色城鎮化與環境質量改善”“創新與可持續生產和消費”和“綠色能源、投資與貿易”四大課題,開展了10個專題政策研究,形成了《2020年關注問題報告:在復甦中前行》,並向中國政府提交了題為“從復甦走向綠色繁榮:‘十四五’期間加速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年度政策建議,為推動中國經濟綠色復甦和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決策支持和參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在本該大展拳腳的“環保超級年”,雄心勃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計劃及行動不得不被迫推遲。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經濟恢復所需時間可能比2008年經濟大衰退及其餘波持續的時間更長,其結構性影響很可能持續整個“十四五”規劃時期。
新冠肺炎是自然對人類發展方式的警示。全球範圍內,儘管疫情後的重建之路漫長,但中國的率先復甦給了人們信心和定力。“十四五”規劃將為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創新、推動綠色技術發展,以及探索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形式提供關鍵路線圖。
以“十四五”規劃助推綠色轉型
國合會2020年政策建議指出,2020年恰逢中國編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窗口期。“十四五”時期作為中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期間的道路選擇、政策部署和關鍵目標將決定中長期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的實現,關乎實現中國夢的戰略全局。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十四五”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保護戰略,在資源全球配置的形勢下,這不僅事關中國持續、穩定增長,也與全球綠色繁榮和人民福祉息息相關。中國在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進展收穫更多積極的國際評價,並鼓舞其他國家採取雄心勃勃的行動。
當前,儘快走出新冠肺炎疫情泥沼,推動經濟復甦是各國政府首要任務。中國在“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方略,應確立綠色發展的綜合框架,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綠色繁榮奠定堅實基礎,併為世界樹立可持續發展典範。中國綠色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將會讓世界對以綠色復甦為契機走出新冠疫情的衝擊、重建更好的未來充滿期待。
經濟復甦要把握好方向,不應回到以前不可持續、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僵化經濟模式,而應朝着綠色、高質量及可持續發展目標邁進,繼續推動低碳轉型和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復甦已成為全球經濟恢復政策的一項核心內容
經驗表明,經濟增長放緩的同時,支持環保的勢頭也會減弱,前者或是後者發生的原因。經濟衰退期間的政策重點往往聚焦於提振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失業、促進收支平衡和提高出口競爭力,這時開展的環保行動要麼被視作沉沒成本,要麼被看作經濟復甦的阻礙。過去,在經濟低迷時期,公眾對環保行動的支持也會有所下降,因為民眾的關注重點轉向了工資、工作保障和儲蓄等方面。
然而,一個可見的轉變是,在本次疫後經濟復甦的討論中,環保與綠色的元素大為增加,綠色復甦已成為一個核心議題進入公共政策討論。隨着環境危機加劇和綠色發展理念的成熟,人們發現,經濟復甦與環境管理之間的矛盾正在減少——新的經濟復甦方式強調利用綜合措施,促進公共衞生、減少污染、氣候行動、自然保護、社會公平與經濟繁榮實現共贏。
有國家已經把綠色、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復甦的核心內容。許多歐盟成員國已經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經濟刺激計劃。例如,6月初,德國出台了經濟復甦計劃。該計劃包含一項500億歐元的“未來方案”,聚焦於應對氣候變化和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為創建繁榮的綠色經濟提供條件。這項“未來方案”包括將電動車的銷售補貼翻倍至6000歐元,為充電基礎設施和電動交通、建築節能改造項目等提供資金支持。同時,歐盟委員會提出的綠色新政等同樣強調全面推行綠色經濟、制定與氣候目標相符的產業政策所帶來的收益。歐盟已經就7500億歐元的一攬子的復甦計劃達成一致,該計劃將優先考慮投資“綠色”領域,如可再生能源、循環經濟、氫燃料、清潔交通物流,以及“公正轉型”機制。該計劃將拿出30%的資金用於氣候友好型投資,且所有支出必須與《巴黎協定》氣候目標相符。
公共政策的制定越來越多地反映了市場趨勢。近期有證據顯示,綠色企業在股市上的表現優於其它上市公司;新冠疫情期間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也有所增加。這些投資背後有堅實的經濟學支撐。實施綠色、低碳和韌性基礎設施有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吸引大規模投資,同時降低能源、交通運輸、建築和水利基礎設施的碳足跡;強化海洋綜合管理,能夠提升海洋生態系統的韌性,支持藍色經濟可持續增長。
中國在疫情恢復中強調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概念,主要是指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新基建”的綠色內涵應得到進一步擴展和強化,涵蓋可再生能源、低碳和韌性基礎設施、建築能效提升、綠色城區、綠色技術等,以此鼓勵綠色投資,減少對依賴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產業的進一步投資。疫後經濟復甦應以“不對環境、生態和氣候造成重大損害”為原則。
後疫情時代的綠色復甦重點領域
中國的綠色復甦應堅持以人為本,以綠色創新為驅動輪,以可持續生產和消費為兩翼,以城市綠色發展為載體,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
2017年,中國20個城市羣人口占全國的74%,GDP佔全國近91%。解決了城市羣綠色轉型問題,就基本解決了全國綠色轉型問題。應以城市羣和縣域城鎮化為兩大戰略抓手,推動綠色城鎮化,釋放結構潛能。這體現在城市規劃上,要充分考慮鄉村因素,摒棄城鄉規劃中的傳統“城市、農村”二分法,做好城鄉統籌,特別是要充分考慮規劃對鄉村經濟、生態、社會和文化的影響。同時應大力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鼓勵城市人才向鄉村流動,最大限度激發城市和鄉村各自比較優勢和潛在市場需求。建立全生命週期、全成本視角的綠色技術評估框架,幫助綠色技術實現落地和大範圍推廣,加快製造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推動功能型城市向健康、低碳和親自然城市模式轉變,將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納入城市規劃,保護城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地區和自然棲息地。讓城市與自然更貼近,這樣不僅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和就業機會,還可以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居民福祉。
2019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9%,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中等收入人羣和年輕網民人數的快速增長,開啓了中國消費全面升級轉型的窗口期。但總體看,消費領域綠色轉型自2008年以來下滑趨勢明顯。消費領域綠色轉型下滑超過了生產領域綠色轉型提升,消費成為制約整體綠色轉型的短板。在國內消費擴容升級的窗口期,疫情之後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重塑”為引導綠色消費、驅動綠色轉型提供了新動力。衣、食、住、行、用、遊等領域都可以通過綠色認證實現綠色消費。
此外,疫情帶來的行為方式改變可以通過政策激勵催生新的變革,例如,鼓勵人們轉向新的工作方式、採用綠色出行、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等推動綠色變革。中國應推行有雄心的、綜合的、綠色的生產方式,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研究建立商品貿易可追溯體系和相關盡職調查標準,推動建立促進全球價值鏈綠色化發展的長效包容機制,進一步強化綠色消費,從而創造更多機遇。
危中有機,中國將繼續堅定支持國際合作
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貿易保護主義就已蠢蠢欲動,疫情期間更是明顯抬頭。如果疫情後出現重返大蕭條時代的貿易保護主義和重商主義,不僅全球增長將停滯不前,發展中國家更將受到嚴重衝擊。不論是在能源、金融還是經濟發展領域,這場危機為擴大綠色商品和服務貿易提供了機會。中國應堅持基於規則的多邊合作體系,在打擊保護主義、促進綠色市場在貿易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雖然原定於今年在昆明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已確定延期,但是中國作為此次會議的東道國,需危中尋機,把握好疫情復甦的戰略機遇,激發有雄心的多邊合作,加強國家行動,保護自然和人類福祉,為2020年這場全球大危機注入綠色恢復與發展的強心針。
中國一直是多邊倡議和多邊合作的倡導者。具體來説,中國可以在以下領域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支持世界衞生組織、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提出的“整體健康”理念;通過二十國集團等機制支持綠色復甦舉措,強化與歐洲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多邊氣候合作;考慮啓動佈雷頓森林式磋商,統一綠色金融分類,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綠色革命;充分發揮“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平台的作用,完善“一帶一路”項目綠色發展分級分類管理,與其他國家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攜手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