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説泰山山轎

泰山登山盤路蜿蜒曲折,更有十八盤這樣的險要地段。遊客如果沒有勇氣和體力,還真難以到達頂峯。早在宋代,蘇轍就發出過“天門四十里,預恐雙足廢”的慨嘆。在宋代已經出現了泰山輿夫的記載,明清大盛,成為仕宦登岱最常用之交通工具。至清末民初,“泰安業此者,不下數十家”。

據泰安清真寺街老人講,山轎有硬轎和軟轎之分,顛與不顛之別。所以,從前轎伕要問坐轎的,是坐硬的還是坐軟的,或者問坐顛的還是不顛的。價錢自然也不一樣。硬轎與軟轎或顛與不顛的區別,轎槓最關鍵;不顛的山轎,轎子兩側的轎槓是圓木杆,顛的山轎兩側的轎槓則是扁擔。而一般硬轎近似一個沒有腿的扶手椅,有靠背,座位是木頭的,空間小,不適於走盤路上山頂(圖1)。

圖説泰山山轎

圖1

圖1是日本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明信片。四個人抬硬轎的方式很少見。這明顯是一張擺拍照,坐轎人很神氣,而轎伕並不輕鬆,特別是前面抬轎的小個子,看樣子還沒成年,壓得肩膀不舒服,用手臂扶住槓子,以減輕肩頭壓力。圖中的兩座石頭房子面積不小,頗類西洋建築。看後面的小山應該是蒿里山,泰安火車站就在西洋建築位置。路邊樹上刷上了石灰,説明民國時期對泰山樹木也採取了保護措施。

圖説泰山山轎

圖2

軟轎則近似一個籃子,人坐在用繩編結成的半圓形網上,兜着屁股。在座位的前橫框上有腳踏,在轎子的兩側各有一條扁擔(或兩條扁擔捆綁)做轎槓,轎槓的前後端,各有一條用牛皮做的“轎袢”,把它斜挎在肩上,用來保持平衡或做輔助用力(圖2)。

圖2是一張民國時期的照片,為了突出轎子裏的外國婦人,把轎伕放在鏡頭之外了。山轎中的婦人特地鋪了自己的一件大毛巾或者毛毯,既為了乾淨,又為了保暖。她手上戴着一副白手套,高跟皮鞋踩在了山轎的腳踏上。穿着高跟皮鞋,不適合登山,看來她從山腳下,甚至從城裏就坐上山轎了。

圖説泰山山轎

圖3

圖3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人拍攝的山轎在十八盤的照片。那時的十八盤岩石裸露,顯得十分荒涼。從照片看,應該在春夏之交,坐轎的還戴着禮帽,穿着長衫,而轎伕已經光着膀子了。坐轎的人體重較大,兜子下墜很明顯,轎伕一前一後走得穩當,但明顯有疲勞的感覺。傅斯年當年坐山轎上泰山,因為體重,轎伕跟他索要了雙份的工錢。

清代袁枚的《登岱歌》這樣描述乘坐山轎登山:“土人結繩木為籃,命我偃卧同春蠶。兩人負之若走蟹,橫行之上聲喃喃。”此詩用“木籃”“走蟹”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山轎的形制、轎伕登山的“之”字形攀登路線。黃炎培先生在1916年版《泰山·弁言》中也説道:“絡索以坐客,兩人舁之,橫行如蟹,山頂寒甚,中秋夜步,已御大裘,他時可想。”兩個轎伕在陡峭的盤道上,以“之”字形的路線攀登,這樣既省力,又使客人感到平穩。

圖説泰山山轎

圖4

圖4是20世紀20年代經日本第三師團審定、大橋發行的《曲阜泰山繪葉書》明信片,反映從五大夫松到朝陽洞段坐山轎上山的情景。這一段山路陡峭,而山轎已經佔滿盤道,這種情況必須有人指揮,轎伕統一行動才行,否則,一旦一個人腳下被絆,坐轎的就會出現意外。

遊客可以在山頂“御大裘”,而轎伕一年四季,只能一身短打,以避免影響視線而踏空石階,也防止踩到褲腳而絆倒。即便冬季的棉褲,也必須挽過膝蓋,以便於邁步。

圖説泰山山轎

圖5

圖5這張民國時期照片的拍攝地點,據泰山管委會趙波平先生考證,應在四槐樹。目前,那裏是個很陡的盤路,看盤路的地基,的確有一塊是從房基的基礎上建的。照片裏,西裝革履的外國人與光着膀子的轎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外國人身後正在吃煎餅的轎伕,脖子上掛着一個小葫蘆水壺,而另一個轎伕在很愉快地在與外國人合影。

轎伕們大多懂一點外語,能和外國人做簡單交流。在抬轎過程中,遇到景點,還要給客人做介紹,轎伕實際還兼有導遊的職能。轎伕裏面還有女轎伕,專門抬大户人家的家眷、小姐的,力氣不輸漢子。

圖説泰山山轎

圖6

圖6是一張美國《國家地理》1945年6月號刊登的瑪麗·奧古斯塔·馬利(MaryAugustaMullikin)描寫泰山的文章中的插圖,拍攝地點在十八盤下。從圖片看,馬利在山轎裏休息,而在一旁不但有休息的轎伕,還有等活兒的轎伕,如果拉不到活兒,這家人的晚飯可能就沒有着落了。

客人要下轎欣賞風景或用茶點,轎伕這時也往往乘機解下煎餅包和水壺,喝點水墊墊飢,稍事休息。休息後起轎,後面的轎伕先把皮袢斜挎肩上,前面的轎杆着地,這樣前低後高,以利客人落座。然後,前面的轎伕起身,轎子隨之抬高,平穩前行。

圖説泰山山轎

圖7

圖7是《支那事變畫報》的一張插圖。日本侵略者安逸地坐在轎子裏,轎伕臉上明顯有驚恐的神色。

泰山轎伕沒有嚴格的行業組織,只有一個大家推選出的“頭兒”。據清真寺街耆老法德寶(2019年九十七歲歸真)九十四歲時回憶,民國時轎伕的頭兒叫沙永春(一説叫沙有財)。他負責轎行與外界、官方的聯絡,以及召集轎伕、組織發排“官轎”、負責修配山轎上損壞的零部件等事務。“頭兒”的下面有“轎頭”,再下面還有“分頭”,他們也都是大家推舉的,主要負責斂“頭兒錢”(攬到活兒的轎伕,每天需要交一角錢)。轎伕覓活兒,少量的由“頭兒”分派,大部分是自己到火車站附近客店比較集中的地方招徠,還有的在岱廟門前等客僱轎。轎伕之間也是互相幫助、互相接濟,很少有因搶活爭利而吵嘴打架的事。所以,泰山轎伕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也受到廣泛的同情和讚賞。

圖説泰山山轎

圖8

圖8是一張反映清末外交活動的明信片,拍攝地點在雲步橋。據泰山學院田芬老師初步考證:這張明信片是德國駐華領事的助手(現在叫一秘)MKri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82 字。

轉載請註明: 圖説泰山山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