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解局:劉鶴與耶倫通話,“應約”二字有意味

今天上午,新華社刊發了一則200餘字的消息: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財長耶倫視頻通話,“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議題務實、坦誠交換了意見,交流富有建設性”。消息不長,看點不少。

根據公開報道,從去年6月至今,作為“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已與耶倫進行了3次視頻通話(2021年6月、10月以及今年7月)。去年10月和今天這次,中方都是“應約”同美方通話。美方主動找上門談,一定程度凸顯了中方的主動地位。

具體談什麼?宏觀經濟形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如今,新冠疫情疊加地緣衝突,世界經濟和貿易下行壓力加大,WTO預測全球貿易今年大幅回落,可能僅增長3%左右。在此背景下,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美宏觀經濟政策能否保持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全球市場、投資者、從業者都意義重大。

我們常説,只要中美對話的門還開着,就是好的基礎。這次通話,中美“務實、坦誠交換意見”,説明雙方打開天窗説亮話,但分歧還存在;“交流富有建設性”,説明有進展;“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意味着“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機制下,雙方還會進一步深談。

通稿中還有一句話值得注意:“中方表達了對美國取消對華加徵關税和制裁、公平對待中國企業等問題的關切”。這句話同樣出現在去年10月劉鶴與耶倫通話的消息稿裏,但背景已有所變化。

近段時間,美媒不斷放風,説拜登最快本週或取消部分對華加徵關税。其實,從今年5月以來,受制於不斷刷新歷史紀錄的美國通脹壓力,白宮接連釋放調整對華關税的信號。最近一次是6月初,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表示,拜登要求她的團隊研究取消特朗普的一些對華加徵關税方案,以應對高通脹。之後,美媒報道稱,拜登傾向於從特朗普關税清單中移除一些中國商品(主要是消費品),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啓動正式的“豁免程序”。

美國通脹壓力咋這麼大?島叔之前寫文分析過(點此閲讀)。就對華關税而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測量模型顯示,對華加徵關税後,美國的每個消費者可能多支出近800美元,整體影響美國通脹率1.3%左右。布魯金斯學會的文章指出,“對通脹感受最深的人,正是過去兩次總統選舉中投下關鍵搖擺票的人”。而今,對華商品加徵關税的影響早已體現在美國普通消費者的生活中,真應了中國那句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高企的通脹率壓力下,又面臨中期選舉,白宮不得不緩解一下對華部分商品加徵關税。對於美方“知錯能改”,中方自然歡迎。

不過,俗話説聽其言觀其行,中美博弈是持久戰,對美方的這一動向也沒必要過於樂觀。

這次白宮擬從關税清單中移除的主要是消費品,可見主要是衝着緩解國內通脹去的,對中國的高科技制裁沒有鬆動分毫。美國政府內部也充滿分歧,給未來增加更多不確定性。就拿關税來説,白宮內部分歧幾乎公開化,耶倫等人支持削減關税緩解通脹,貿易代表戴琪等人則認為關税是對華談判“關鍵籌碼”,不能放棄。這不,剛嚷着削減關税,美國前幾天又把5家中國企業拉入制裁清單,説明美國只是在政策層面搞的局部調整,是出於自身利益的暫時性措施,不代表對華打壓的整體策略有所改變。

對美國這種兩面性,明眼人都很清楚,不會抱太多幻想。説到底,合作共贏是中美關係的出路,不能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美方如果看不明白這一歷史大勢,還想從中做梗,那中方就得繼續亮劍。

(gcy 來源:俠客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4 字。

轉載請註明: 俠客島解局:劉鶴與耶倫通話,“應約”二字有意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