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這天,説“節日快樂”合適嗎?

近些年的七夕,算得上是一個熱鬧的節日,各路商家希望藉機大賺一筆,情侶則忙着互贈禮物,琢磨祝福文案;也有單身人士自嘲“不適合過節”。

七夕這天,説“節日快樂”合適嗎?

隨着七夕(8月14日)“情人節”臨近,福州不少商家積極備貨搶佔七夕鮮花市場。圖為店員正在整理花束。 呂明 攝

對這個節日,你瞭解多少?

對單身人士説節日快樂,合適嗎?

現在的七夕,也被稱作“中國情人節”。

早在它尚未來臨之際,很多人已經用心準備:情侶之間互贈禮物、互道節日快樂,讓這個節日變得無比温馨。

與此同時,也有人自嘲“愛情事業兩耽誤”,不適合過節;考慮到節日的愛情主題,還有人調侃,別對單身人士説“節日快樂”,這是雙重暴擊。

民俗專家王娟解釋,由於七夕的內涵很豐富,包括乞巧、求子、結紅頭繩等等,遠不止愛情那麼簡單。各地有各地的過法,古代就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祝福方式,只能就事論事。

“比如,你把它當情人節過,就祝福天長地久;當女孩成年禮過就祝女孩得遂所願、求巧得巧,送上何種祝福,一般主要看雙方情況需要。”她説。

當然,在七夕這一天,也能説節日快樂。王娟認為,單身的可以利用這個節日表白,不想過這個節的就不用過了。它本身是一個很浪漫的節日,不用給自己那麼多限制。

不是隻有愛情

的確,早些時候,七夕跟愛情沒多大關係。牛郎織女故事的流傳,多少跟古代人們觀察織女星與牛郎星(牽牛星)的行動有點關係。

據古籍記載,在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此外,織女星旁兩顆較暗的星星位置,形似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朝東方望去,則可見“牛郎星”。

後世,七夕的內涵逐漸豐富。如穿針乞,巧始於漢,在女子之間特別流行。玩法很簡單,她們比賽穿針引線,誰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誰乞到的“巧”越多,能順利穿針引線即為“得巧”。

還有一種遊戲,叫做“浮針取巧”。女孩們會提前一天準備好一盆水放在院中,翌日水面會留有浮塵。然後,女孩們把針放進去,等太陽出來後觀察針的投影。

另外,民間傳説稱,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會在七夕這天拜祭,祈求自己考運亨通。

到了宋元時期,還出現了“乞巧市”。七夕的應節食品稱之為“巧果”,主要由油、面、糖、蜜等製成。《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

不斷豐富的節日內涵

此外,王娟曾提到,在古代,七夕節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乞巧,所以大多是未婚女孩過這個節日。在一些地區,這一天要為女孩兒舉行成年禮。

對一個傳統節日來説,其內涵、習俗等原本就會隨着時間流逝豐富發展。現代社會,傳承有益節俗也需要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

所以,就七夕而言,有專家建議,可以從細微之處入手,比如女孩子仍然可以舉行類似的手工技藝競賽、讓孩子們做巧果等,這也可以促使年輕人關注、參與到這個節日中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8 字。

轉載請註明: 七夕這天,説“節日快樂”合適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