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價高,還馬上能兑現。”生活在那曲市色尼區達薩鄉阿達村的尼珠,騎摩托車走了大約20分鐘路,往嘎爾德中心奶站銷售了50斤犛牛鮮奶,到手現金600元。牧民不再跑遠路、不用等到太陽落山,便讓牧場勞作有了穩定而滿滿的收穫。
像這樣的一級奶站遍佈色尼區12個鄉鎮,延伸到草原深處的134個牧業行政村,並通過冷鏈體系將牛奶源源不斷送往嘎爾德基地加工廠。一兩天後,經過牧業工人的精心製作、嚴格把關,酸奶、牛奶、“拉拉”(一種形同腰帶狀的乳製品)、酥油、奶渣等7大類犛牛乳製品,被送往那曲鎮銷售點、本地中小學校和拉薩的9家門店,走進消費者的餐桌。
色尼區平均海拔4500米,是高寒純牧業縣區,也是深度貧困地區。脱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色尼區圍繞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牧區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以打造嘎爾德生態畜牧產業示範基地為抓手,衝破了“特色不特”“優勢不優”的發展困境,在草原畜牧業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的路子上作出了成功有益的探索。
然而,走到這一步,色尼區經歷的卻是一次次的觀念裂變和思路飛躍。
發展什麼:是“肉”還是“奶”
“羌塘高原犛牛業產值佔畜牧業總產值的70%以上,牧民收入中60%以上來源於犛牛業。”中國工程院設立重點諮詢項目,專門就羌塘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研究。2017年結題驗收的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犛牛產業對提高羌塘高原牧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羌塘高原生態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可持續繁榮、實現精準脱貧都具有重大意義。
犛牛是適應高寒草原氣候的半野化動物,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種,牧民稱之“諾兒”,視為生產生活中的“珍寶”。色尼區可利用草場面積1894.89萬畝,2019年牲畜存欄70餘萬頭,其中犛牛有40多萬頭,素有“中國犛牛之鄉”之譽。
發展犛牛產業的確定性毋庸置疑,看着眼前的皮、毛、奶、肉、骨各類產品似乎也都可利用,然而“把想法變成做法、把點子變成金子”,能否發揮出潛在優勢遠不是一句話、想當然的事。
“你沿公路走一趟就會發現,銷售酸奶、拉拉等奶製品的特別多,這説明什麼?”七八年前,記者在那曲採訪,羅馬鎮的牧民布羅布如此反問記者。曾幾何時,牧民的“惜殺惜售”現象屢被詬病,養畜與賣畜也成了一對似乎難以調和的矛盾。當發展的旋律在牧場與市場之間奏響,在政府的引導下,牧民積極適應市場的變化,在養與賣、奶與肉的選擇中進行觀念革新,並找到了現實途徑:通過賣奶參與市場經濟。那一段時間,沿主要交通路線銷售酸奶、牛奶成為了一道風景線。
犛牛產業的主打產品是什麼?是肉還是奶?儼然已經是做大做強犛牛產業必須認真思考的戰略選擇。“育肥、制奶、皮毛加工,各種想法都有,我們立足高原畜牧業究竟應該怎麼搞?”色尼區委書記李東坦言,在“嘎爾德”籌劃之初,基地的產品定位在“奶”與“肉”之間也有不小爭論,並進行了充分的論證。
蹲點採訪中,記者發現選擇犛牛乳製品加工的好處至少有以下幾點:第一,色尼區2006年開始大力推進奶製品專業合作社建設,基本覆蓋了公路沿線村居,有着良好的發展基礎。第二,以奶製品為突破口,有效地引導牧民主動調整畜羣結構,促進了由牛馬羊多種羣養殖向以犛牛為主轉變,實現了公母老弱犛牛畜羣向以能繁母犛牛為主轉變,實現了生態發展。第三,奶製品經濟效益高,牧民羣眾參與積極性高,有效化解了“惜殺惜售”觀念與市場經濟的不適應問題。
“賣犛牛肉的效益短期內十分可觀,如果以一年10萬頭的生產規模來計算,只要4年色尼區的牛就沒有了。而奶製品不同,一年四季都能生產,是可持續的。”在嘎爾德基地負責人明加措看來,牧業規模化,發展奶製品是符合色尼區實際的現實選擇。
如何發展:是“借船”還是“造船”
“發展什麼”的問題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探索,思路已然清晰。與此同時,“如何發展”的問題也充滿考驗。
李東是在藏北工作24年的“老那曲”,他用“震驚”兩個字向記者講起了當初藏北犛牛業發展中的遭遇。震驚一:那曲一頭犛牛夏季一般每日產奶2斤左右;到甘肅武威考察看到,一頭奶牛一天能產30斤,之間有十幾倍的差距。震驚二:犛牛出欄一般是6、7年;而山東的某家企業肉牛一年出欄,牛肉上市量當時比五大牧區加起來還多。
受自身環境特點、幹部羣眾思想觀念、科技知識水平等因素影響,藏北牧業資源稟賦上質量好、有特色與生產上產量低週期長、經營上多而弱小而散並存,精深加工產品和藏北特色知名品牌基本空白,龍頭支柱企業稀缺。這個“痛點”盤亙在藏北草原,每每有調研組都要“狠戳”一下,也一直刺激着色尼區幹部。
為了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扶貧優勢,那曲市和色尼區也曾謀求與內地大企業洽談合作,但一番考察下來,往往因為氣候惡劣、基礎落後、產量弱小等種種條件不足犯了“高原反應”。
面對產業發展出現的種種困難,色尼區“痛定思痛”,立足實際、立足資源、立足自身,始終在做着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在自治區和那曲市的支持下,大力發展牧業經濟合作社,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組織起來,為對接龍頭企業夯實合作基礎;大力改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夯實牧業發展物質基礎;持續推進思想教育工作,夯實牧業發展的思想基礎。
經過長期準備和深思熟慮,隨着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在藏北草原深入推進,色尼區啓動了嘎爾德生態畜牧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嘎爾德基地計劃總投資1.076億元,2018年1月開始運營,以奶製品深加工為突破口,實行“龍頭企業 基地 合作組織 牧户”的經營模式,科學整合“一村一合”“寄畜還畜”項目資源,統一品牌、統一訂單、統一銷售,截至目前,已吸納76個貧困村、3203户16227名羣眾向基地供奶、銷售肥料、草地流轉、投勞、產業分紅等,共向羣眾兑現收益資金2527.28萬元。
一個龍頭企業、12個鄉鎮、上百合作社、成千養殖大户、萬頭犛牛奶牛養殖的犛牛奶產業鏈已經在草原上形成。“我們現在主要是把犛牛奶這第一門功課做好,近期站穩區內、中期打響品牌、遠期開拓國內市場。”明加措表示,“借船出海”沒能走出去,我們就立足自身、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穩紮穩打闖出去,實現“牆內開花牆外香”。
發展為誰:是“背土”還是“歸鄉”
“在基地我實現了長期就業,收入也高,感到特別幸福。”貧困户念扎,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來到了嘎爾德基地旁的羅馬鎮凱瑪村,之前一家收入7000元,如今從事牛奶質檢工作,一年收入有3.6萬元。草原牧人對牛奶品質的熟稔轉化為了牧業產業工人的專業特長。
一方水土建一方產業,一方產業致富一方百姓。自治區黨委提出,要正確處理好城鎮就業和就近就便、不離鄉不離土、能幹會幹的關係,幫助羣眾找到發家致富的科學路徑,助推鄉村振興。如今,這一理念,在色尼區得到了生動踐行。
家鄉就是好地方、就業不用去遠方。截至目前,基地內實現長期就業96人,其中大學生22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6人。“轉移就業不等於外出打工,鄉村振興不等於城鎮化。處理好這其中的關係,關鍵要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讓農牧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牧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牧區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嘎爾德基地產業發展,引發了畜牧產業發展更大的思考。對“背土”還是“歸鄉”這一發展為了誰的問題,李東給出了堅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