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替“切面阿婆”鳴不平,何嘗不是在“澆自己之塊壘”

事情沒有想象的那樣糟糕,但給老人準備好“數字枴杖”,是技術問題,更是觀念問題

上海一位九十歲的老太太,生日這天想去糧油店買兩元錢切面。可是因為她沒有手機,也沒有當地疫情防控要求的離線隨申碼,被店家拒絕了,這事經網絡發酵後引起很大關注。

快評丨替“切面阿婆”鳴不平,何嘗不是在“澆自己之塊壘”

按常理説,疫情入侵我們的生活已經快三年了,還發生這種老人被阻擋在日常生活之外的事件,很不應該,尤其對於一線城市上海來説。

其實,事情沒有想象的那樣糟糕。上海當地媒體《新民晚報》跟進後發現,當事人王阿婆説,回去碰到的鄰居幫她買了麪條,她還特別解釋,“街道、居委、街坊四鄰都很照顧我,手機什麼全部幫我弄好,弄好了好讓我出門,這麼好的人……”“大家都很不容易,我心裏很難受。”阿婆越通情達理,越是讓人心疼。

另一邊,被一些人攻擊的事件當事人、第六糧油靜安七分店的店長小穆,也有點委屈,他只是嚴格遵照當地的疫情防控規定。的確,好不容易恢復生機的城市,不容許任何僥倖心理,不能給病毒可乘之機。他説,“如果知道那天是阿婆的生日,我一定會再多關照一句:阿婆,我們幫您把面預留好,您回家後可以叫有碼的鄰居幫忙來取。”

阿婆是好阿婆,鄰居是好鄰居,店員是好店員,事情是小事情,結局是暖結局,為何輿論偏偏不依不饒呢?因為一旦聯繫到了自身,共情能力就會成倍翻漲。

一來,聯繫到了自己家的老人。如果不去填補數字鴻溝,把防疫政策中關於老人的部分完善好,每家的老人有可能成為“王阿婆”,只能眼睜睜看着“切面靜靜躺在一公尺前的櫃枱上”。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人,這話在疫情之下另有了一層深意。

光有技術還不行。據介紹,隨申碼去年就上線了,不應該到現在還有寸步難行的王阿婆。可是居委徵求家屬意見時,家屬認為她“年紀較大而且沒有打過疫苗,不適合外出”,就沒幫她申領這個碼。據此可知,上海一定還有“不適合外出”的張阿婆、李阿婆,那全國範圍呢?

王心凌火的時候,她的老粉絲有句玩笑叫“我們只是老了又不是死了”,不知為何我腦海會浮現這句話。年輕人掌握着互聯網的話語權,如今還掌握着老人的“賦碼權”。

可一個老人,首先是個社會人。哪怕他九十高齡,哪怕他行動不便,總歸還有買兩元生日面的權利和需求。儘管一個“通情達理”的老人,大概率不會因為這個需求被剝奪而生氣,但不代表這個需求不合理。

給老人準備好“數字枴杖”,是技術問題,更是觀念問題。

二來,恐怕一些人潛意識裏聯繫到了自己的不爽經歷——為王阿婆一怒,也是為自己一怒。我們可能沒有經歷與兩元面相隔咫尺而不得,但兩年多來,或多或少一定有被拒絕的經歷。被拒絕出行,被拒絕進入,被告知這不行、那不行。總之,一個大大的“NO”字高懸在生活的主題之上。的確,為了織就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每個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受了或大或小的“委屈”。

就這樣,一個特殊的案例,調動了普遍性的情緒。

這種情緒可以被理解,不代表嚴格防控是錯的。沒有這些憋屈,疫情防控恐怕不會取得今天的成效,大家的生命健康都沒有保障,哪裏能奢談委屈不委屈。

疫情盤桓不去,隨着常態化防控政策的持續,對疫情防控的公共情緒張力逐漸也在增大。比如上次東航登機事件,工作人員確實在按章辦事,起初也被罵得很兇。

敏鋭察覺到這些社會情緒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引導公眾認識情緒的來源,及時疏導排遣之;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要完善各個防疫單元的細節,把體驗感做得更好一些,大家的配合度會更高,負面情緒也不會那麼“一點就着”。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慄中西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8 字。

轉載請註明: 快評丨替“切面阿婆”鳴不平,何嘗不是在“澆自己之塊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