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超長待機” 全球拉響氣候警報

原標題:高温“超長待機” 全球拉響氣候警報

高温“超長待機” 全球拉響氣候警報

圖為7月13日在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科莫拍攝的遭遇乾旱的科莫湖。 新華社發

□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往年的8月,雖是俄首都莫斯科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但今年卻與以往不太一樣,電視台的天氣預報頻頻發佈高温預警,與此相對應的是街道上的行人明顯減少。

其實不僅僅是在莫斯科,席捲歐洲的超級熱浪以及北半球的持續高温,讓人變得無法接受。

地球到底怎麼了?

北半球進入炙烤模式

自今年6月以來,全球就進入了高温炙烤模式。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印度等國家氣温接連升高,部分地區連續刷新高温紀錄。

英國天空新聞網7月18日稱,英國已發佈史上首次極端高温紅色警報,英國部分地區在18日和19日的最高氣温將突破40℃。英國最大空軍基地、皇家布里茲諾頓空軍基地的瀝青跑道也在高温下融化了,不得不停止飛行活動。甚至連鐵軌在高温下也發生扭曲,英國整個鐵路網已從18日中午開始實施限速。

英國,只是整個歐洲乃至全球持續高温的一個縮影。

在通常夏季十分涼爽的避暑勝地瑞士,現在卻是日間38至39℃的高温,加上紫外線強烈,令家中幾乎不配備空調、電扇的日內瓦民眾苦不堪言,日內瓦湖邊及冷氣充足的各大商場人滿為患。

瑞士聯邦氣象和氣候辦公室近日發佈了4級“高危”熱浪預警(最高為5級),除阿爾卑斯山區外,瑞士絕大部分地區本週將受到“可增加循環系統疾病及身體不適風險”的熱浪影響。

法國氣象部門數據顯示,入夏以來,法國共有64個地區創下歷史最高温度紀錄。7月19日約17時,法國首都巴黎的最高温度達40.5℃,歷史上第三次超過40℃。

和歐洲大陸隔着大西洋的美國和加拿大也處在高温警報之下。

今年夏天,美國多地氣温超過40℃,多地宣佈進入高温緊急狀態。美國西部多地爆發火災,極端炎熱和乾燥天氣導致大火快速擴散、難以控制。堪薩斯州6月有數千頭牛死於高温,迫使州政府和養牛場採取緊急措施。在加拿大,也有多項高温紀錄被刷新或追平。

地處南亞大陸的印度更是酷熱難耐。進入5月份,印度的温度就已經突破50℃。生活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人們,形容自己的周圍就像着了火一樣。最難受的還是印度的夜晚,温度下降的並不多,最低才33℃。

高温帶來哪些影響

與持續高温相對應的,是乾旱少雨。

由於乾旱少雨,入夏以來作為歐洲重要航道的萊茵河水位持續下降,已經嚴重影響航運,造成煤炭運輸嚴重受阻。

綿延1300多公里長的萊茵河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區,流經瑞士、德國、法國和荷蘭等國,並在全歐最大海港荷蘭鹿特丹附近流入北海,堪稱整個歐洲大陸的經濟命脈。萊茵河是歐洲,更是德國的一條重要航運通道,德國的80%水運貨物都依賴萊茵河,該航道上常年運送煤炭、鐵礦石、石油、建築材料等原料,正常年份下,德國30%的原油、煤炭運輸都依賴內河航運。歐洲重要的生產企業,比如化學巨擘巴斯夫、鋼鐵製造商蒂森克虜伯等,都依賴這條航道運輸原料。

目前萊茵河的水位處於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在部分河段水深已經不足一米,這使得大部分貨船都不能滿載航行,沿河大量工廠企業因此無法及時足額獲得原材料,生產經營已大受影響。尤其是用於發電的煤炭運力減少,使本已遭遇能源危機的德國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在乾旱導致船隻載重下降、船運費飆升的同時,汽運和鐵路也已經滿負荷運轉,物流不暢已經影響到至少兩家德國大型火電企業的煤炭供應,並導致電力供應減少和電價上漲。

而隨着乾旱少雨,國際間農產品價格也將大幅抬高。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在佔全球番茄加工產量四分之一的關鍵地區——美國加州,缺水正導致番茄產量嚴重下滑,使美國番茄醬價格大幅上漲。

作為美國棉花主產地的得克薩斯州,今年也遭遇了僅次於2011年的大旱。美國農業部(USDA)在最新發布的8月報告中大幅下調了美棉產量預估,美棉期貨價格已經連續幾日大幅上漲。

據機構分析,受高温和乾旱的影響,歐洲甜菜產量或低於平均水平,下一年度歐盟和英國的食糖總產量將達到1640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約100萬噸。這意味着該地區可能會增加進口,如果未來幾周沒有有意義的降雨,產量可能會進一步下調。

今年印度高温已經打破了122年以來的紀錄,恆河支流的一些河牀已經乾涸;在短短几天內印度國內因為高温而引發的大火就有300多處,而在小麥產地德干高原上,因為乾旱缺水,小麥大量減產,如今印度政府已經宣佈禁止小麥出口。

氣候變暖是背後因素

今年7月,北極圈的温度一度飆升至32.5℃。流傳於網絡的一段視頻顯示,一位國外記者雖站在格陵蘭島、背靠冰雪,但卻身着一件單薄的T恤,並且還表示:像今天這樣的天氣,已經暖和到可以穿短袖了。

持續的高温,給人類拉響了警報。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加劇了氣候系統的不穩定。全球變暖是北半球高温熱浪事件頻發的氣候大背景,大氣環流異常則是今年6月以來全球多地高温熱浪頻發的直接原因。

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類活動對天氣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裏·塔拉斯近日表示,熱浪天氣將越來越頻繁出現,“我們將看到更強烈的極端天氣情況。我們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這種負面趨勢將持續幾十年。我們還沒有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減少排放。我希望這給各國政府敲響警鐘”。

英國《衞報》的一篇文章中稱,今年以來全球多次遭遇的創紀錄高温不是自然發生的,例如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對氣候的影響,特別是温室氣體排放使南亞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30倍”。布里斯托大學卡博特研究所氣候學家維基·湯普森解釋説:“氣候變化正在使全球的熱浪變得更熱,持續時間更長。”

專家指出,以美國為例,美國是全球温室氣體排放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美國人口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近三倍。包括美方在內的發達國家應切實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承擔起氣候治理的責任。(張春友)

(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0 字。

轉載請註明: 高温“超長待機” 全球拉響氣候警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