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探索“匯模式”,構建美好生活共同體
市民在徐彙區行政服務中心的24小時自助大廳辦理事務。本報記者 趙立榮攝
以空間變革、技術賦能、治理匯聚,加碼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賦予全面小康社會“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作為海派文化發源地的中心城區徐彙區,立足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區定位,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匯模式”,全力構建美好生活共同體。
劃出“兩網融合”的“第二曲線”
在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當下,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正逐步擴大城市的數字治理半徑,提升城市治理分辨率、把握城市生命體徵、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這正成為上海探索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價值座標。而作為國家級“互聯網+政務服務”示範區的徐匯,正走向“一網統管”先行區的“二次創業”。
特別是在充分提升“一網通辦”服務品質的同時,通過政務數據的開放應用,將服務與治理在市民體驗、市場監管與空間治理等領域形成統一化的場景式交付,並結合城區特色開發出眾多應用場景,從而劃出“兩網融合”的“第二曲線”。
比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為激活市場活力與消費市場,開放應用“匯商碼”,通過“匯商碼”集店鋪註冊許可、行業評價、監督檢查、消費評價等方面的數據於一體,助力近萬家街區小店的精細化治理。
“第二曲線”更講求的是城市治理中全週期理念的深度嵌入。作為中心城區,徐彙區擁有上海規模最大的衡復歷史風貌保護區,如何從城市治理角度對上千棟歷史建築進行數字化激活,在做到完整保護的同時,挖掘和喚醒歷史資源?為此徐彙區開發了“風貌保護”場景,當有一處地址進行住房合同變更或經營範圍變更等申報情況,系統就會自動將警示信息發送至街道管理辦,提醒該處可能會進行裝修,街道收到警示信息後,及時上門查看。此外,還通過智能傳感設備,對房屋的動態情景進行檢測,超過監測的臨界值就會自動預警。
在天平街道,還針對風貌區內短租房現象開發了相關小程序,接駁入“一網統管”的平台,真正做到了讓“兩張網”充分賦能現實治理,更提升生活質量。
“大片區”治理激活社區治理要素
樂山新村,距離繁華的徐家彙直線距離一公里之內,是上世紀80年代由棚户區改造出來的,硬件設施薄弱、環境空間雜亂,很長一段時間,羣眾反映問題多。
打破物理空間阻隔,樂山所屬的徐家彙街道率先在樂山新村組建了臨時的聯合黨支部,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聯合黨支部首先開展的是一場大走訪大調研,瞭解社區內的問題、根源和資源所在。在調查居民需求的同時,梳理了3張清單:黨員清單,發動和組織羣眾,特別發揮黨員作用,梳理出了628名黨員;居民骨幹清單,挖掘社區達人、能人,充分凝聚起社區自治骨幹;還有197户困難家庭清單。
為破解單一小區資源有限難題,聯合黨支部打破小區間的隔離,構築樂山大社區,統籌推進各小區公共資源的整合,着力打造了樂山二、三村的鄰里匯,開設了樂山六、七村兩網融合服務示範點,以及街道社區受理服務中心延伸服務點等。
原本分散的各小區實現了資源統籌,也由此實現了共建共治共享。其間,共拆除1185平方米違章建築,先後推進小區生活垃圾庫房升級改造、非機動車棚智能化改造、小區供水改造、小區出入口改造等35個實事項目。與此同時,還成立了居民自治理事會,通過民主協商,討論社區事務,先後開展了“美麗樓道”“樂居生活”“樂活社區”等一系列的自治項目。近期,還有兩棟樓順利推進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成功簽約。
樂山新村的“大片區”綜合治理,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單一做法,從調研開始就注重羣眾力量的挖掘,不僅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還充分激活了社區治理要素和力量;不僅實現了物理空間的硬變革,也實現了居民自治、營造社區文化的軟治理,讓黨的制度優勢充分轉化為治理效能。
當下,“大片區”模式正在全區更多社區進行推廣。
居委會從“辦公點”變為“服務點”
轄區內三甲醫院密度佔全市最高的楓林街道,居委會場地資源十分有限,加之轄區居民人口眾多,人口密度大,居民對於公共活動空間的需求矛盾日益凸顯。各居委會工作也面臨“居委幹部走不出去,居民請不進來,服務項目做不長久”的“三難”困境。為改變現狀,街道在31個居委會全面推進了“服務型居委會”建設,撤走辦公桌,拓展公共空間,匯聚治理資源,從根本上實現了社區治理模式的變革。
建設“服務型居委會”過程中,31個居委會全部取消固定的辦公桌椅,居委會幹部開展“移動辦公”,主動走家串户,走進居民的日常生活。居委會幹部的“民情日記”越來越厚實,詳細記載了走訪詳情、需要解決的問題等。
目前,每個居委會僅保留一個8平方米的接待工位,居委會幹部不再有固定的辦公桌和電腦,實現辦公場所最小化的同時,又強調服務功能最大化——在每個居委會因地制宜地打造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功能。街道採取“承諾+制度+監督”方式,念好“服務型居委會”的“緊箍咒”,同時還編纂《服務型居委會工作服務指南》,明確服務內容、辦事程序,既為居委會幹部全科型成長賦能,又為他們減負,從冗繁事務中釐清頭緒。
特別是依託輪值的接待工位,打破了以條為界的“老框框”,鍛煉出越來越多“全科型”居委會幹部,做到“一專多能、全崗都通”。而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首批15個服務項目也下沉到小區,居民不出小區就能辦理。居委會真正從“辦公點”變為“服務點”。
作者:顧一瓊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