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日前正式開始對39.9億美元的美國輸歐產品加徵關税,以報復美國違規補貼波音公司。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歐盟始終願意談判解決與美國的航空業補貼爭端,但因美方沒有相向而行,歐盟只能實施反制措施。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16年爭端如何走到如此地步? 歐盟抱怨“美國不想談”
美歐航空業補貼爭端迄今歷時16年,是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此類爭端。
2004年,世貿組織先後裁定,美國和歐盟均存在對各自航空企業提供非法補貼的問題。去年10月,世貿組織授權美國每年對約75億美元的歐盟輸美產品採取加徵關税等報復措施。上月,世貿組織又授權歐盟每年對不超過39.9億美元的美國輸歐產品加徵關税。歐盟隨後尋求與美談判,提議雙方同時取消懲罰性關税。但到目前為止,美國一直沒有同意歐盟的談判要求。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在宣佈加税措施後強調,歐盟方面仍然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分歧,雙方取消懲罰性關税將是“雙贏”之舉。
東布羅夫斯基斯: “談判解決問題的大門依舊敞開。我們呼籲美國同意雙方立即摒棄正在執行的反制措施,以便迅速解決這一問題。撤銷加税措施對雙方來説是雙贏的,我們現在有機會重啓跨大西洋合作,並朝着共同目標一起努力。”
那麼,歐盟的反制措施是會促使美國坐到談判桌前,還是會進一步激化歐美貿易爭端?這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上月曾警告,歐盟採取的任何反制措施都將“迫使美國做出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威脅稱將“進行更嚴厲的回擊”。 路透社在報道中稱,世貿組織裁定的美國可對歐盟加徵關税的75億美元產品額度尚未用盡,美國政府還可能對任何歐盟輸美產品加税,或者擴大徵税名單。
△路透社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報道指出,即使歐美雙方貿易代表都表示不願看到貿易戰,但一個絆腳石是,特朗普政府一直要求歐洲償還空客此前獲得的補貼, 而世貿組織的裁決只要求停止當前的“非法財政支持”,而不是償還以前的補貼。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美國優先”激怒德法 白宮借加税在歐洲“劃線”
事實上,貿易爭端只是特朗普政府任內不斷加大的歐美關係裂痕的一個撕口。
今年8月,美國政府決定維持對空客和歐盟產品關税,但有所調整,加税重點向德國和法國的輸美商品傾斜。 德國媒體認為這是美國對德法兩國的“懲罰”,法國官員則表示或將採取反制措施。
有輿論認為,這是美國有意在按親疏關係對歐洲國家“劃線” ,因為美國在撤走駐德美軍和制裁“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等問題上與德國矛盾加劇,在數字税等問題上又與法國產生衝突,而其單方面退出《巴黎協定》和世衞組織等毀約退羣行為更是在歐盟特別是德法兩個大國國內引起公憤。
△堆放在德國穆克蘭港的用於“北溪2號”項目建設的鋼管
另據美國“政客”(Politico)新聞網站報道,法國政府上月叫停了一家法國公司與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商之間價值70億美元的合同,原因是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可能損害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美國“政客”(Politico)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四年的裂痕有無修補可能? 專家認為絕非易事
時至今日,美國與傳統歐洲盟友之間的分歧幾乎涵蓋了貿易、政治、軍事、安全等各個重要領域。而特朗普政府肆意揮舞制裁大棒的單邊主義行為尤其令支持多邊主義的歐洲備感失望和不滿。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 分析認為,美歐矛盾重重主要源於雙方在利益格局上的分歧以及在觀念和行為方式上的衝突。
崔洪建: “美歐雙方在利益格局、利益分配上出現了比較大的矛盾。比如在經貿領域,特朗普政府不願看到歐洲從美國分得更多利益;同時在外交、安全和政治領域,特朗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更多采用單邊施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歐洲方面更希望通過多邊談判、國際組織來解決問題。所以雙方在這些領域有着觀念和行為方式上的衝突,導致雙方的矛盾有加深和擴大的趨勢 。”
美國《大西洋月刊》駐倫敦編輯湯姆·麥克塔格近日在該刊撰文指出,過去四年裏,柏林、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已經形成一種“記憶”,即在氣候變化和貿易等問題上,歐洲不只需要與美國合作,還要與之對抗。
△ 湯姆·麥克塔格
歐洲綜合新聞網站“歐洲動態”(Euractiv)援引美國公共政策研究團體——“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蘇達·大衞-威爾普的話報道稱,在被美國政府粗暴的外交政策折磨了四年之後,“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實際上是依靠生命維持設備在維繫” 。
△歐洲綜合新聞網站“歐洲動態”(Euractiv)報道截圖
崔洪建認為,面對不斷增加的矛盾,美歐想要修復跨大西洋關係絕非易事。
崔洪建: “對於修復跨大西洋關係,歐洲內部一直以來都有這樣一種期待,但是隨着歐美矛盾的不斷增多和擴大,我覺得歐洲方面最近對特朗普政府幾乎已經失去了信心。歐美矛盾的產生背後有着深刻和複雜的結構性原因,所以未來無論是誰在美國執政,都不得不面對歐美之間長期的、固有的矛盾,而且它絕不是下一屆美國政府在短時間內就能夠着手化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