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是美國在25個國家和地區設“定時炸彈”!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綜合

英國記者喬恩·米切爾近日出版的新書《毒害太平洋》引起國際社會的特別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有關此書曝光的內容時説:“廣闊的太平洋應該成為這一地區人民健康生活的福地,不應成為美軍的毒劑試驗場和垃圾廢料場。”俄羅斯生態專家也表示,美軍的這一行動極不負責,“有必要在全球範圍內對美軍各類實驗室進行嚴格管制或減少美軍基地的數量”。

英國記者喬恩·米切爾近日出版的新書《毒害太平洋》

眾所周知,除了《毒害太平洋》揭露的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各類武器實驗室的“黑歷史”,美國還在世界各地建有200多家生物實驗室,但美方對實驗室的功能、用途、安全係數都三緘其口。對世界環境、人類健康以及其他國家的安全構成威脅的同時,美國還掩蓋真相、撒謊和攻擊媒體,這種做法自然引起相關國家的擔憂。美國正成為建立“無化武世界”的最大障礙, 還獨家阻擋重啓《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隨着媒體的曝光,一些國家民眾強烈要求關閉美軍實驗室的呼聲此起彼伏,美國學者也在反思“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如何危害美國及世界”。

《毒害太平洋》再次喚起多方憂慮

10月12日,英國記者喬恩·米切爾出版的新書《毒害太平洋》爆炸性地揭示了美軍實驗室對太平洋地區造成的可怕污染,以及五角大樓如何試圖掩蓋真相。據英國《衞報》報道,該書第一次揭露了因美軍數十年來使用放射性物質、神經毒劑和橙劑等化學武器,給太平洋沿岸以及海洋帶來的嚴重污染,並對實驗室所在地民眾人身健康造成危害。作者以超過1.2萬頁的美國政府文件為依據,結合對當地居民、退伍軍人和研究人員的採訪而完成該書。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米切爾寫書期間承受着極大的壓力,美國當局一再試圖通過謊言、虛假信息和對他的攻擊來掩蓋污染。這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刑事調查部門還對米切爾進行監控。米切爾不顧同事的勸阻,不斷挖掘證據,最終完成此書。米切爾説:“我的報道幫助那些生病的人從美國政府那裏獲得賠償。調查性新聞歸根結底是一項工作,應該幫助遭受虐待的人獲得他們應得的正義。”

《毒害太平洋》一書中還寫道:二戰結束後,美國給予日本軍事科學家豁免權,以換取他們在中國進行生物武器實驗的數據;與此同時,美國在沖繩進行生物武器實驗,並在島上儲存核武器和化學彈藥,造成許多事故。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2日報道,1969年,沖繩島上的神經毒劑泄漏曾震驚世界,島上的飲用水受到污染。沖繩人一直反對美國在島上的軍事存在,理由是對他們的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抗爭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還是很有限,問題的根源在於與《美日安保條約》同時簽署的、已有60年曆史的《美國駐軍地位協定》。該協定確定了美國軍方如何在日本運作,包括誰可以進入其設施,日本官員很明顯不包括在客人名單上。美國與德國等其他盟友簽署的駐軍地位協定都允許地方當局進入基地,但在日本,美軍基地是禁區。關於環保,協議允許美軍自我管理;基地不受日本法律約束,違反了環保規定也不受懲罰。

《美國不為人知的歷史》合著者奧利弗·斯通和彼得·庫茲尼克表示,米切爾在《毒害太平洋》一書中披露的許多內容令人震驚。如該書還講述了馬紹爾羣島的“魯尼特穹頂”,形容其為“一個巨大的混凝土墳墓”。美國在那裏儲存了7萬立方米的放射性碎片,包括美國戰後原子試驗留下的鈈239,來自內華達州的受輻射土壤也被運到島上傾倒。美國管轄的關島、塞班島、約翰斯頓島受到軍事污染的影響最為嚴重,因為這些島嶼一度是“世界末日般的大量化學武器和橙劑的最終處理場”。美利堅大學副教授、《基地之國: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如何危害美國及世界》的作者大衞·維尼稱,米切爾對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在東亞、美國海外領地進行的戰爭、武器測試以及日常軍事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破壞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曝光。

位於馬紹爾羣島的核廢物填埋場——“魯尼特穹頂”,被當地居民稱作“墳墓”。圖源:英國《衞報》

俄羅斯REN電視台近日報道了英國記者的這本新書,並稱“美軍正在摧毀太平洋地區的生態環境”。俄生態專家鮑里斯·科科托夫表示,美國軍方的這一行動是不負責任的。有必要在全球範圍內對美軍各類實驗室進行嚴格管制或減少美軍基地的數量,這不僅有助於軍事力量平衡,而且也可減少對世界生態環境的污染。

“那些受到美軍造成的污染毒害的太平洋島國人民的境況也讓人感到憤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敦促美方應給國際社會一個交代,並指出“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化學武器庫存的國家,多次推遲化武銷燬時間,消極履行自身義務,成為建立‘無化武世界’的最大障礙”。

有關美軍實驗室的報道還引起朝鮮半島的恐慌。韓國《統一新聞》今年春天曾報道,駐韓美軍在首爾龍山、釜山、羣山和平澤4個美軍基地設立4所炭疽桿菌生化武器實驗室。《統一新聞》稱,作為《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締約國,美國有義務不發展、不生產、不儲存、不製取除和平用途外的微生物製劑、毒素及其武器,但美國是唯一一個迄今仍在獨家阻擋重啓《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的國家,駐韓美軍對相關爆料也置若罔聞。據韓國媒體報道,2019年在釜山港碼頭髮現過將多種毒素輸送進韓國的現象,且駐韓美軍沒有經過申報和韓國法律的許可。韓國民眾已多次要求政府對非法運送毒菌和細菌試驗展開調查、公開信息,並強烈要求關閉實驗室。

25個國家和地區的“定時炸彈”

“美國在獨聯體境內生物實驗室中的活動引起嚴重關切,它不透明,且不受國際機構的監管。”10月20日,俄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會議跨部門委員會上再次猛批美軍海外實驗室。他表示:“許多國家,首先是美國在位於原蘇聯國家的生物實驗室中的研究活動引起嚴重關切,美國正試圖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這種活動為什麼引起質疑?因為它不透明,與國際社會、國際組織所採用的方法隔離開來。”梅德韋傑夫稱,這類問題以前曾出現過,但現在變得尤為重要。

俄羅斯對鄰國的生物安全一直深感憂慮。俄衞星通訊社5月29日發表題為“美國生物實驗室為何要設在中亞和高加索”的文章稱,俄外長拉夫羅夫在集體安全條約國外長會議上表示:“美國在世界各地進行生物武器實驗室活動,其中包括在我們的周邊國家。”據俄《觀點報》報道,俄方擔心,美國在境外的實驗室可能會產生致命的病原體。美國在包括中東、非洲、東南亞以及原蘇聯的2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許多生物實驗室,其中一些實驗室所在地曾暴發過大規模的傳染病。其中,美國在格魯吉亞盧加爾生物實驗室的活動與美國應承擔的義務相牴觸。

2013年,沖繩縣嘉手納空軍基地自動滅火系統出現故障,噴出數萬升消防泡沫。

俄國防部也指出,俄對美國國防部在世界各地(包括在俄周邊)的軍事生物活動提出嚴重的疑問。2019年1月暴發的H1N1“豬流感”與盧加爾實驗室的泄漏有關,當時有十多人死亡,大量人員受感染。對俄方的質疑,格國家疾病控制中心主任加姆克列裏澤表示否認。但格國家安全局前任局長吉奧爾加澤2018年底曾對媒體稱,美國在格境內的生物實驗室進行人體試驗,並提供數份相關數據報告。另據《今日美國報》報道,自2003年以來,美國國內外生物實驗室發生數百起人類意外接觸致命微生物事故,這些接觸可能導致直接接觸者被致命病毒感染,病毒經由這些個體傳播到社區,就會形成流行性疾病。

俄新社9月17日發表題為“為什麼美國在俄羅斯周邊需要生物實驗室”的文章稱,俄國家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表示,美國以幫助相關國家研究流行病學為藉口收集生物數據。報道説,在上世紀70年代,蘇美曾就生物和化學戰有過競爭。蘇聯解體後,美國對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生物實驗室進行現代化改造,擁有美國實驗室的國家經常記錄霍亂、肝炎和傷寒的暴發。當俄問到為什麼這些實驗室的撥款是從五角大樓和北約的預算中撥出時,美國人的回答是:研究是出於和平目的。“今日俄羅斯”的相關評論認為,美國的生物實驗室的活動“絕不代表美國的和平目的”,一定時期內,美國更有可能玩外交和信息遊戲,美國不會停止資助或從事危害人類研究的生物實驗室活動,也不會向世界對實驗室目的做出解釋。

俄聯邦新聞社8月6日一篇題為“美國在獨聯體國家的生物實驗室可能成為反俄武器”的文章稱,儘管國際社會對美國的各類實驗室提出疑問,但美國不願意分享有關其活動的信息。俄軍事專家科諾瓦洛夫説,在獨聯體國家的美國實驗室的活動不僅讓俄羅斯感到擔憂,而且令這些國家的居民和反對黨感到不安。相關報道還説:“這些封閉的機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是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國際社會應迫使美國打開實驗室接受國際檢查的大門,並表明他們的工作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威脅。美國還應儘量減少這種研究設施,並儘可能多地公開研究的內容。否則,就讓美國關閉這樣的實驗室。”據俄《歐亞日報》10月12日報道,哈薩克斯坦和格魯吉亞等國的一些政黨人士已發起簽名活動,反對美軍在他們的國家搞生物實驗室。

疑點重重的公共衞生事件

在美國國防部威脅降低局(DTRA)網站上,可以查到一個名為“合作性生物技術參與計劃”的項目。《環球時報》記者瀏覽DTRA網站發現,該項目分佈在歐亞地區的原蘇聯多個加盟共和國,以及中東、東南亞和非洲地區。美國國會在1997至2015財政年度之間向國防部撥款約24億美元,用於降低生物威脅。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統計,其中“合作性生物技術參與計劃”的資金高達21億美元。

DTRA牽頭對烏克蘭相關生物實驗室進行“技術援助”,為其提供資金設備、人員培訓,同時對敏感生物資源管控進行監督。DTRA根據重要性不同,為這些隸屬於烏衞生部或國防部的實驗室提供資金支持。根據美烏2005年達成的一項協議,烏政府被禁止披露有關美國計劃的“敏感”信息,並有義務將危險病原體菌株的副本轉移給美軍進行生物學研究,美軍有權獲得烏方在研項目信息。在與美方合作的烏方研究機構中,最具爭議的是位於敖德薩的烏克蘭梅契尼科夫抗鼠疫研究所。2008年美國國防部投資約350萬美元,幫助烏方將其改建成烏克蘭唯一符合BSL標準的安全實驗室。

據俄羅斯等國媒體報道,美國在烏克蘭有16個生物實驗室。烏克蘭反對黨“反對派平台—為了生活”主席維克多·梅德韋丘克今年5月在電視訪談節目中透露,這些實驗室“不僅是美國的細菌實驗室,也是軍事實驗室”,並稱相關協議是由時任總統尤先科2005年同美方簽署的。據烏克蘭《每週鏡報》報道,2018年11月DTRA向烏方合作的實驗室投資9000萬美元,用於現代化改造。相關改造工作於2019年4月完成。

烏克蘭《2000報》2013年曾報道,由於擔心安全隱患,烏哈爾科夫州梅列法市6000多名民眾聯名要求政府公佈設在當地的美軍實驗室的信息,但最終不了了之。儘管缺乏直接證據,烏學者還是羅列出一系列疑點重重的公共衞生事件:2009年在捷爾諾波爾州有450人患出血性肺炎;2014年烏部分地區出現霍亂;2016年1月,哈爾科夫州20名軍人死於類似流感的病毒,另有364人在兩個月內死亡……

有俄軍事專家稱,在原蘇聯地區內設立的美軍實驗室能幫助五角大樓同時達成多個目標:收集有關該區域領土內的微生物資源和數據,這對製造針對俄羅斯、伊朗和中國的高效生物武器至關重要;增強開展有針對性破壞活動的能力,其目的是打擊特定國家的經濟;使製藥業依賴於美國的藥物製造商,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孫微 安然 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