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阿事件置之不理,科威特“渡劫”出手相助,美國為何區別對待?
世界那麼大,美國實力雖強,想要一手遮天也是有難度的。對此美國的策略是:在外靠朋友,當盟友遍天下時,就是霸權穩固之日。
當然了,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輸送是相互的,美國需要支持時,盟友們會遙相呼應,盟友們有了麻煩,美國也得出手相助。畢竟做朋友要有來有往,這樣關係才能融洽長久。
二戰後,世界以雅爾塔體系為基礎建立新格局,即美蘇為兩極的對抗。美國一方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一方稱作“華沙條約組織”。這兩大攻守同盟,是當時最強大的軍事集團。
盟友間的關係也分遠近親疏,大的集體中會分化為小圈子,就如同一個公司,有領導層、核心層、底層員工,北約也不例外。在美國看來,有些國有些忙是必須幫的,另外一些關係一般、利益不大的盟國,大可以假裝看不見。
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達伽馬率先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線,通過販賣香料暴富,這讓歐陸其他國家垂涎不已。後來實力高於葡國的英法,也相繼來到這片發財的熱土,先後開拓殖民。
英帝國實力最強,攫取絕大部分利益,致使葡萄牙、法國的殖民空間被大幅壓縮。英國對殖民地人民雖然拼力壓榨,但對那些來自歐洲家鄉的殖民夥伴們,表現的很有紳士風度,大夥都是文明人,有事好商量。
於是葡萄牙被允許保留印度西海岸的果阿、達曼、第烏島,大約4000平方公里的地盤。法國人更少,只剩下五座不設防城市。雖有不服那也沒招,誰讓自己力不如人呢?
又過幾年,法國也交還那五座城市,只剩下葡萄牙苦苦支撐。印度對葡萄牙人的“不識相”深感憤怒,態度日趨強硬,而葡萄牙仗着是北約成員,後面有人,就是賴着不肯走。
印度也有所忌憚,一方面宣稱“避免用純軍事方法解決問題”,一方面暗中支持果阿民眾的游擊戰,同時施展政治、外交手段,營造於己有利的氛圍。
1961年,葡萄牙人不小心引爆了火藥桶,他們在海岸線對一艘“犯境”的印度客船掃射,被激怒的印度決定動武。同年12月,4萬印軍集結果阿地區,對4千殖民軍發動猛烈攻勢,結果可想而知,只用了48小時,葡軍便放棄抵抗,印度人收回了夢寐以求的果阿。
以上的理由正氣凜然,但並非美國真實意圖。當時印度是美蘇兩強的寵兒,誰能爭取到印度,就能擁有南亞這個橋頭堡,對於控制印度洋、輻射中東都有重要戰略意義。
美國如果幫葡萄牙,等於把印度推向蘇聯懷抱,而葡萄牙早已不復昔日雄風,國小勢微。兩相比較,顯然印度更加重要。
科威特的情況又是另一番局面。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東霸主伊拉克佔領科威特,並將其作為“第十九個行省”。
伊拉克為何這麼做?有人説是為了錢,剛打完兩伊戰爭,伊拉克負債累累,如果吞併富裕的科威特,財政危機將大為緩解。
這只是一方面,當時蘇聯已在分解前夜,中東出現權力真空,伊拉克認為以自身實力,足以接替這一重任。此外,還能一舉打開出海口。
然而伊拉克這麼做,美國不樂意了。中東是世界能源中心,對於美國意義重大。即使蘇聯退出該地區,論實力也應由美國接班,啥時候輪到伊拉克了?此時正是美國獨家壟斷中東利益的大好時機,當然不能錯過。
於是正當科威特“渡劫”之際,美國以正義之名慷慨出手,幫助科威特重獲自由。
如此一來,在展示強大實力的同時,又能贏得海灣各國的擁護,讓自己的中東朋友圈更為穩固,真是一箭多雕啊!
不該幫時喝茶看戲,該幫時堅決出手,看得要準下手要快,既博美名又得實利,美國算盤打的那是相當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