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封書簡,都是一座精神豐碑

每一封書簡,都是一座精神豐碑

《戰“疫”書簡》:李修文主編;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今年年初,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打響,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和武漢人民一道,眾志成城,共抗疫情。湖北作家李修文思考以怎樣的方式“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為抗疫助力。於是,他開始關注戰“疫”書簡。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湖北之聲、湖北經濟廣播共同發起戰“疫”書簡徵集活動,一時間反響強烈。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書信600餘封。李修文精選其中66封,結集成《戰“疫”書簡》,旨在“致敬從未被苦難馴服的我們”,並把這句藴涵豐厚的話印在書的封面上。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書簡是人類表達情感、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書簡在中華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樣突出,一批批傳世書簡已成為重要典籍,記載着民族的歷史與文化。人與人之間,每當有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有了或長或短的分離,書簡總能及時派上用場。古時,書簡是重要通信方式,“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及至時下,通信發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便捷,音頻視頻瞬間抵達,書簡似不再有用武之地。然而,疫情突如其來,“隔離”驟然闖入我們的生活。“隔離”狀態下的親情、友情、愛情、鄉土情、家國情,來得濃烈、來得澎湃。除了手機上的音頻、視頻,書簡又一度登場,共同表達情感的濃烈與澎湃。

《戰“疫”書簡》分列親情篇、篤志篇、成長篇、勇氣篇、家國篇,共5輯。所列各篇,並非涇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相互包涵。親情中含家國之思,成長中有篤志之願。不論信出何人,誰在閲信,都是見字如面。每一封書簡,都是一次深情的目送。每一次捧信閲讀,都會感覺到身後站着很多很多的人:你為這身後許許多多人的歲月靜好奔赴前線,逆行戰疫,他為身後許許多多人的平安健康堅守後方,深情守望。一封書信,串連起前方和後方,凸顯出滿滿的家國情懷、家國祈願。陳虹這位山東母親寫信對援鄂的兒子説:“為了千千萬萬家庭的歲月靜好,該你扛事兒的時候,就得去扛。”江蘇鹽城的母親胡風給作為江蘇援鄂醫療隊隊員的兒子周鑫寫信:“國家有難,許多事總得有人去做啊!你們都是孩子,都是父母的全部,但是,你們也是有着滿腔熱血的愛國兒女!因為,我們是中國公民,我們愛我們的祖國——中國這個大家庭!”兩位母親,一南一北,身份各異,對兒子的期許卻如此相近。

《戰“疫”書簡》帶給我們一次次的情感共鳴、一次次的心靈撞擊。有抗疫的兒女對父母的愧疚,有出征的父母對幼子的歉意,有火神山醫院建設者與時間賽跑的誓言,有中學生“出借”醫生外公和媽媽的温暖,還有海外華人從大洋彼岸發回的真誠祝福。鍾南山院士回信少年學生,期待孩子們“用知識縫製鎧甲”,以便不久的將來能“披甲上陣”。他説:“你們是未來的接班人,希望你們好好學習,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不懼艱辛,勇敢前行!”

《戰“疫”書簡》字裏行間透露出一個堅定信念,那就是:事不避難,奮勇擔責,眾志成城。一封封書簡,把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熔鑄成一座永恆的精神豐碑。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1日 20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1 字。

轉載請註明: 每一封書簡,都是一座精神豐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