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 (記者張麗婭)“親仁善鄰,國之寶也”,中日兩千年的交往史證明,睦鄰友好合作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之際,人民網推出“親歷者説”訪談欄目,重温半世紀來友好合作歷程,探尋如何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本期嘉賓為中國社會學會秘書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社長謝壽光。
中國社會學在80年代恢復重建的時候,曾經和日本社會學界有過非常密切的合作,相當一部分的社會學專著和教科書都是從日本引進或由日本社會學界的友好人士捐贈的。謝壽光與日本結緣便是從學科合作開始的。
“費孝通先生在南開大學舉辦社會學講習班的時候,日本著名的社會學家富永建一就曾到中國來授課,他後來還向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捐贈了大批社會學書籍。” 謝壽光介紹説。
2002年前後,日本右翼教科書問題甚囂塵上。中日韓一些主流理性的學者認為需要出版一部能夠真實反映東亞三國近代史的著作,以抵消日本右翼教材歪曲歷史、淡化侵略行徑的影響。時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的謝壽光對該項目給予了大力支持和推動。這本《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由中、日、韓三國40多位學者共同編寫,中日韓版本同時發佈,對日本右翼教科書問題予以真實、客觀的回應,在日本引起了極大反響。
以此為契機,謝壽光開啓了與日方近20年的合作,先後組織實施了“跨越國界的歷史認識”“中日友好交流30年”“閲讀日本書系”“中國問題 日本經驗”等項目,常年致力於中日出版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閲讀日本書系”百種圖書出版座談會。受訪者供圖
2012年,因日本釣魚島“購島”鬧劇,中日兩國關係跌至冰點,官方及民間交流陷入停滯。然而當年9月,謝壽光仍堅持按原計劃率中國出版社代表團赴日訪問。
“在鞏固和發展中日兩國友好關係的事業中,出版界的合作非常重要,出版人需要擔負起這樣的歷史使命。” 謝壽光説。
針對日媒記者關於“中國出現反日浪潮”的提問,謝壽光回應道:“我今天能率中方出版代表團坐在這個台上,就表明了一種態度。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學術機構和民眾,帶有理性聲音、持有理性立場的依然是主流。”訪問期間,中方的有關活動及講話引起日媒的廣泛關注。
謝壽光説,這次活動使他深切感受到了民間交流的意義和價值,“當中日友好關係處於蜜月時期,民間交流活動可能顯現不出它的重要性;當中日關係出現曲折、出現複雜局面的時候,保持正常的民間交流,它的價值和意義非凡。”
2012年謝壽光(左二)率中國出版社代表團訪日。受訪者供圖
對於中日出版界現狀,謝壽光認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日本對中國深度內容的關注在下降,呈現出淺閲讀趨勢。“伴隨着中國成為第二大世界經濟體,日本民眾或是出於其本身的落差心理,或是受經濟社會形勢的影響,對當代中國深度內容的熱情在減弱。” 因此,他向日方提出合作建議,希望共同出版一套《閲讀中國》書系,向日本讀者深度、理性地介紹中國。
面向中日關係的下一個50年,謝壽光建議要關注青少年交流,圍繞環境保護、鄉村振興、教育、老齡化等兩國民眾共同關心的課題,將中日民間交流推向更細緻、更全面的層次,在數字時代背景下,開創新的合作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