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評論員楊於澤
由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等近日發佈的《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約有4061家實體書店新開面世,新開書店數量遠遠超過關門書店數量。在圖書網購非常便捷的今天,每年有4000多家實體書店開張,肯定出乎很多人意料。
網購圖書折扣高、送貨上門且送貨快,有人不禁問:今天再辦書店還有何必要、有何意義?從公開信息看,推動舊書店維持經營、新書店開張營業的是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不少地方政府把書店當作“文化地標”給予補貼,目的是營造一種讀書氛圍。這一現象的背後邏輯則是,國家致力建設學習型國家、創新型國家,各地政府一致強調全民閲讀的重要性。
在很多地方,文化事業被定義為“公益事業”,基本上是不能賺錢養活自己的,政府投資於公共文化事業乃是一項“同際慣例”。
我國的藝術院團、博物館、圖書館等長期以來是政府“養”起來的,現在對不同性質的文化事業單位實施不同的預算政策,但即使是演藝院團,也由地方政府“保基本”。由政府補貼書店,維持數量龐大的書店並吸引很多人新開實體書店,這應該是我國扶持文化事業比發達國家更進一步的地方。
這種對文化事業的扶持顯然不是多餘的。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給文化事業多少錢,並沒有一定之規,而是看你目標到底是什麼。我們要建創新型國家、文化強國,維持多一些的書店,並無“不合理”之處。2020年北京一箇中國城市新開書店639家,是美國全國新開書店數量的近8倍。開書店並不賺錢,但這也不是否定政府扶持書店政策的理由,因為大部分文化行業本來就是公益性質的。
近年來我國城市綜合實力在國際排名中上升很快,比如在一項全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榜上,北京經濟指標排名全球第三,上海交通排名全球第四,但它們在文化上排名相對靠後,特別是沒有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演藝機構。可能我們在文化事業上投入的錢並不少,但文化產出不盡如人意。
建設文化強國,必須補上文化的短板。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文化是國內中心城市普遍存在的一個短板,必須補上這一短板。政府一補貼,開書店的人就多起來了,但對於演藝、美術、博物館等領域來説,扶持不等於給錢完事。
補文化短板,要有改革思維。政府扶持資金要激發文化創新創造力,鼓勵優質文化產品與服務的生產,而不能滿足於樹幾處“文化地標”。上海大隱書局在財政扶持下,提供圖書分享類、文藝演出類、時尚手工類等多種類型的文化活動,贏得政府購買服務並實施公共配送。這是一種文化生產機制創新,不是隻給城市增光添彩,而是讓老百姓得實惠。
相關閲讀
“中國書店大會”發佈《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2020年,全國新增書店約2488家
【編輯:賀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