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評論丨倡議黨員幹部“邀請遊客到家中用餐留宿”,也要講公私邊界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綜合

有些工作並不是做得越細越好,而是要留下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的操作空間,把選擇權留給管理對象。

6月15日,“文明西寧”發佈《倡議書》,提倡黨員幹部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主動讓出自己的車位,主動貢獻自己的車輛,主動邀請遊客到自己家中用餐、留宿,儘可能地為困難遊客提供便利和幫助,把西寧人民的熱心、親切和友善傳遞給廣大遊客。這一倡議在網上引發爭議,不少網友認為“過頭”了。

“文明西寧”公眾號15日發佈的《倡議書》截圖,現已刪除

17日,“文明西寧”將上述內容刪除,改為“在特殊困難情況下,積極發揮作用,為遊客排憂解難,充分展示西寧黨員幹部良好的精神風貌,展示西寧人民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應當説,這一回應還是比較及時的,也直面了倡議書中存在的問題,並做出了適當的刪改。

面對輿情,尤其是負面輿情,及時、誠懇地回應,永遠是必要的。其實,細看這份倡議書,針對的是黨員幹部,而不是所有當地居民,性質是倡議,而不是強制,這就留下了一定的自主空間。但還是要看到,黨員幹部尤其是基層黨員幹部,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以及屬於個人的私密空間。

當然,倡議黨員幹部邀請遊客到家裏做客,這其實沒多大問題,但是進一步明確就餐、留宿,則大可不必;還有“讓出自己的車位和車輛”,會不會影響個人生活?當地在為遊客着想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黨員幹部的實際情況和個人權益。有些工作並不是做得越細越好,而是要留下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的操作空間,把選擇權留給管理對象。

如果一些黨員幹部在和遊客的互動中,發現了志趣相投的人,甚至是老鄉、同行,又或者遇到了有困難的遊客,邀請他們到家裏做客甚至留宿,這不僅可以,而且是很美好的事情。關鍵是,我們應追求讓其自然而然地發生,成為社會中充滿人情味的自然社交,而這依賴於一個地方淳樸、熱情、友好的市民文化和社區氛圍。 

想來,當地也是想要打造這樣的地方民情和風情,進而給外界留下美好的文旅印象,吸引更多的遊客,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方法和表達過於直白和具體,反倒顯得有點尷尬,也難免有一些黨員幹部心裏不舒服,甚至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做一些心不甘情不願的事情,那樣就變味了。

而從實際效果來講,整體上的、原則性的提倡,反而比具體的要求或規定要好。因為遊客遇到的困難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場景也是多變的。正如一位網友直言不諱:“有些倡議太過了就假了。熱情好客不是靠一紙倡議就有了。”

我們常説,黨員幹部要起到帶頭模範作用,在精神風貌和淳樸民風的塑造中,也確實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但凡事也有一道公私邊界,政府部門應該做的是方向性的引導,然後從上到下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如此才能成風化人。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李哲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