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邊緣的算計:日本對美全球戰略有多重要,以至能逃脱戰後制裁
“要在這裏提出和接受的日本帝國武裝部隊投降的條件條款,都載於你們面前的投降文件中。作為盟國最高統帥,我宣佈按照我所代表的各國傳統,開始以正義和容忍的精神執行我的責任,同時採取一切必要的處置,藉以保證投降條件完全地、迅速地、忠實地得到遵守。”
日本軍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和痛苦,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日本迅速地加入了美國的陣營,和美國進行了利益交換,最終得到了美國的庇佑。
利益交換
日本給了美國什麼呢?答案就是日本的舊勢力出賣了軍人勢力的利益,和美國人達成了交易,自己也逃過了應有的制裁。這一段歷史經過和背後博弈是怎樣的呢?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
為什麼要説是日本舊勢力出賣了日本軍人勢力,這就要結合當時日本的歷史狀況而不是如今的日本情況。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的掌權集團就是日本的舊勢力,但隨着戰爭的增加,軍人勢力逐漸壯大,慢慢地壓制了原本的掌權者舊勢力,這也是這兩個利益集團的矛盾所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軍國主義的興起和逐漸瘋狂,讓軍人勢力對舊勢力的壓制到了不可逆轉的狀態。
這樣一來,舊勢力是反感軍人勢力的,因為他們的利益是矛盾的。日本的對外擴張如果打了勝仗,這個矛盾就可以轉移,舊勢力和軍人集團的關係就會緩和一些,當然這也只是表面上的緩和。但是隨着戰爭進程的不斷推進,正如《論持久戰》中講的,日本隨着戰爭的推進,戰爭資源會不斷消耗,最終會陷入資源枯竭的絕境。
資源枯竭就會帶來社會矛盾的爆發,果然,舊勢力和軍人勢力之間的矛盾不斷地加深,因為雙方都想要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這些社會資源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就在這種矛盾的激化之下,日本舊勢力決定出賣日本軍人勢力。
舊勢力的算計
日本舊勢力的這個選擇至今還影響着日本的社會局面,其實日本軍國主義在戰爭還未完全結束的時候,自己就意識到自己已經輸了,只不過是軍國主義勢力不願意接受戰爭失敗後自己走向消亡的事實,他們想要把整個日本都綁上自己走向滅亡的戰車。當軍國主義勢力提出要在日本本土抵禦外敵,戰到最後的時候,日本舊勢力真正下定了出賣軍人勢力的決心。
並不是因為日本舊勢力憂國憂民,有多麼高尚的情懷,而是一旦日本真的本土作戰,抵抗到最後,那麼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所有的建設就將毀於一旦,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畢竟房子倒了還可以重新蓋起來,但是美國軍隊一旦是軍事登陸摧毀日本的話,勢必原有的社會格局就會洗牌,到了時候不管是美國扶植還是社會選擇,都會出現一個新的勢力,舊勢力的生存都是一個問題。
共同利益是兩個國家合作的基礎,如果説日本對於美國毫無用處,美國也不會多看日本一眼。顯然在美國人眼裏,日本有他自己的價值。首先日本的地緣價值非常高,這一點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非常重要,日本位於整個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處於整個世界大棋盤的邊緣。
而且日本是一個海洋國家,非常容易遭受到大陸國家的攻擊,而且日本的地形也是易攻難守。比較致命的是,日本缺乏戰略縱深,身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這些條件對於日本來説是不利的。可是這些對於美國人來説呢?
前沿陣地
對於美國人來説,日本是實現自己“全球戰略”的絕佳棋子,一旦美國可以掌控日本,那麼美國就可以立足於日本本土,對東亞每一個國家實施軍事威脅,把自己的勢力輻射到整個東亞地區。而且日本畢竟孤懸於海外,和美國本土可以説是十萬八千里,就算是一旦有一天日本被摧毀,美國撤退就是了,對美國本土的利益沒有影響。日本就是美國的一塊威懾力巨大的外圍陣地,美國在日本的戰略彈性很大,所以説美國是很想控制日本的。
除了軍事控制以外,掌控一個國家還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問題英帝國早就已經做出了回答,當然就是又獲得了一塊市場,收穫了一個經濟增長點了,美國的經濟又有了一個前進的箭頭。而且美國掌控了日本,就可以在東南亞地區進一步積壓歐洲原有的勢力範圍,歐洲勢力在亞洲的生存空間就更小了,美國的終極目標就是把歐洲勢力一腳踢出亞洲,然後自己獨佔。
這一次掌控日本的操作還有一個考慮,就是當時美國正在考慮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美國希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用經濟手段來徹底掌控世界的秩序,日本就是一塊很好的實驗基地,美國在日本掌握了軍事權力,就可以拿日本做任何美國需要的經濟實驗了。
當然日本舊勢力也不是意見統一,內部鐵板一塊的,在舊勢力的內部也有人擔憂美國掌控日本之後,日本將淪為美國的附庸國,失去自己的戰略靈活性,只能跟在美國的屁股後邊跑。也有的人覺得還是應該保存一些日本的軍人勢力為己所用,畢竟是自己國家的人,對美國人還是有所忌憚的。可是有一句老話叫做“形勢比人強”,當時的日本是一個戰敗國,日本的舊勢力自己的生存都是個問題,如何能活下去是首要問題,也不得不做出退讓和妥協,美國就這樣和日本舊勢力達成了交易。
參考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昭和時代見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