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邁出我國改革開放和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步伐。40年春風化雨,40年春華秋實。經濟特區的滄桑鉅變是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拼搏奮鬥幹出來的。今天,我們邀請4位參與特區建設的親歷者,讓我們隨着他們的視角重温那些辛勤與熱誠的創業故事,回顧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奮鬥歷程。讓我們一道,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為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而團結奮進。
深圳
1979年,深圳GDP僅1.97億元,人均GDP606元/人,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1萬元。
2019年深圳GDP總量26927.09億元,人均GDP為203489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73.38億元。
2019年末深圳常住人口數為1343.88萬人。2019年深圳市森林覆蓋率為39.78%,公園數1090個。
截至2020年8月21日,深圳市已建有中央科研單位駐深研究機構2家,獲批牽頭或聯合建設4家廣東省實驗室,主動佈局建設12個基礎研究機構,培育4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018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為4.6%。
汕頭
40年來,汕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019年汕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8.2億元,是1980年的119.2倍
2019年汕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6元,是1980年的99.7倍
2019年汕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7735元,是1981年的60.1倍
珠海
珠海地區生產總值(GDP)從1980年的2.61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3435.8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GDP年均增速17.4%。
1980年珠海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僅為0.58億元,2019年增加到1971.88億元,年均增長24.0%。1980-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5181.98億元,投資水平和規模不斷邁上新台階。
珠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980年的0.37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344.48億元,增長930倍,年均增長23.0%。
珠海三次產業結構由1980年的36.4∶31.8∶31.8調整為2019年的1.7∶44.5∶53.8,三次產業呈現良性互動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廈門
廈門地區生產總值從1981年的7.41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5995.04億元,增長了808倍
廈門財政總收入從1981年的1.95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約1328.52億元,增長了680倍
廈門三次產業結構從1981年的26.5:51.6:21.9調整為2019年的0.4∶41.6∶58.0
廈門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1年的482元,增加到2019年的59018元,增長了121.4倍
講述者:林小靜(曾任蛇口工業區辦公室打字員、機要員)
“開山炮”奏響蛇口發展曲
光明日報記者黨文婷、嚴聖禾採訪整理
深圳
40年不長,彈指一揮間;40年不短,滄海變桑田。40年前,這裏剛剛由一個貧窮落後的邊陲農業縣組建為市。歷史上,這片土地曾經叫作寶安縣,寓意是“得寶而安”;曾經叫作新安縣,來源是“革故鼎新,去危為安”,都飽含着人們追求平安富裕生活的強烈願望。但直到根據京九鐵路上的一個繁華集市的名字改名為深圳,直到創辦經濟特區,這片土地才真正開始走向平安富裕。1979年,深圳GDP僅1.97億元,2019年深圳GDP總量達26927.09億元。從1台鋼琴、1間劇院、1支宣傳隊的貧困縣文化格局,成長為擁有7座超級書城、600多家公共圖書館、700多家實體書店,一年有16萬場公益文藝活動的“設計之都”“全球全民閲讀典範城市”。高等教育從零起步,到如今已有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生11.32萬人。滄海桑田背後是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這片土地得到的寶就是改革開放政策。
深圳蛇口六灣今昔對比
我1963年出生在深圳南頭,6歲時全家就遷居到了蛇口,童年、上學、工作、成家直到如今退休,幾十年來一直住在蛇口,親眼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小時候,誰都想象不到深圳發展會那麼快,從邊陲農業縣變成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
1979年夏天,高中畢業的我趕上了改革開放的第一聲春雷——蛇口工業區基礎工程破土動工,就通過招工來到蛇口工業區辦公室當上了打字員。
那時的蛇口還很荒涼,到處都是灘塗和樹林,像樣的屋子都沒有幾間,建設指揮部是徵購的海邊灘塗上的蠔民房,行政部是鐵皮房。儘管條件很艱苦,但大家的幹勁是十足的。填海建港的開山炮一響,地動山搖,之後的幾個月時間裏,每天都響起轟隆隆的開山炮聲,幾天就開出一條新路。
那時候,年輕的我還不知道蛇口工業區的建立有着怎樣的歷史意義,但看到大家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理念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樣的,管理制度上也不同於當時的條條框框。
當時袁庚同志每週要從香港來蛇口兩三次,一下船就直奔工地察看工程進度,常常連午飯都顧不上吃。為了提高工人們的積極性,還頂着壓力制定了運泥車“每超一車獎勵4分錢”的制度,讓人們打破吃“大鍋飯”的想法。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些開拓者們喊出的口號振聾發聵,成為那一代人的座右銘。大家都很努力,白天工作,晚上結伴去夜校“充電”學習。為了培養人才,工業區開辦了企業管理培訓班,教授英語、粵語、駕駛、會計、外貿,一到晚上就擠滿了人。我也學了普通話、英語、數學和行政管理。
蛇口的發展越來越快,80年代初,隨着凱達、三洋等工廠的陸續遷入,很多外國友人也來了,越來越多的新項目開始進駐,樓越建越多,路也越修越寬;90年代中後期,工業區的產業逐漸轉型升級,對原有的“三來一補”企業不再續租,而是引來具有高附加值的比較環保的企業,城區規劃也越來越注重民生;到了2010年以後,這裏變成了深圳創意產業的聚集地,以前老廠房經過改造成了設計師鍾愛的南海意庫、互聯網創業者喜歡的蛇口網谷,成了舉辦展覽、沙龍的展廳和公共空間。
這40年間,蛇口所經歷的是真正的滄海桑田——如今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所在的位置過去是海,明華輪當時就停在海邊,供海外客商們休憩娛樂,現在那裏全都變成了具有國際化風情的商業街區。
特別令人欣慰的,是看到當年我們幹事創業的熱情在下一代年輕人身上傳遞了下去,許多鄰居、同事們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兒子,在求學、留學後都選擇回到深圳開啓自己的事業。退休後,在社會活動中也認識了很多從各地而來的年輕人,在這裏紮根創業。當年的精神還在延續,蛇口的明天也會更加美好。
講述者:李志均(珠海市委政策研究室退休幹部)
2萬餘張照片記錄珠海城市變遷
光明日報記者吳春燕採訪整理
珠海
珠海,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興,見證了中國翻天覆地的鉅變歷程。40年來,珠海經濟特區艱苦創業,勇立潮頭,不斷破冰開局,在世人矚目的歷史變革中擔負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重要作用。在當前新的歷史階段,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推進、港珠澳大橋通車,珠海的城市地位、定位、方位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珠海經濟特區以“歸零”“重啓”的心態重整行裝再出發,以“二次創業”推動珠海經濟特區加快發展,在把特區辦得更好、辦出更高水平的新徵程上走在前列,勇做尖兵。
珠海野狸島今昔對比
我與珠海的緣分,要從66年前説起。1954年,20歲的我參加工作,來到了當時的珠海縣,在縣水產辦工作了一年多後調到了縣商業局。因為對美術、書法有些特長,我常常被抽調去舉辦各種宣傳展覽。逐漸成了承擔起美工、排版到指引、講解的“多面手”。籌辦展覽次數多了,我逐漸發現用照片記錄珍貴歷史時刻的重要性,從此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那時,從沒摸過照相機的我借來機器,買回攝影專業書籍開始自學。
1973年,38歲的我有了第一台專屬相機。當時單位門口設置了一個櫥窗,專門用來展示珠海城市新面貌。透過我的鏡頭,珠海的樓宇建設、新廠落成、市民生活、民風民俗,都被一一記錄了下來。
要問我哪張照片最珍貴、最難忘,那絕對是珠海市人民政府掛牌的時刻。1979年3月,珠海建市。1980年,珠海經濟特區建立。1980年11月24日至30日,珠海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全市人民歡欣鼓舞。會議召開前一晚,我激動得難以入眠,第二天一早就奔赴會場拍攝會議照片。
為了打閃光燈,當天我在腰間挎着一個大電瓶走來走去,造型很引人注目,還有市領導打趣説“你這套設備可以用來煲開水了”。會議結束後,珠海市新領導班子成員精神抖擻走出大會堂,護送市人大常委會、市人民政府牌匾前往舉行掛牌典禮。
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歷史時刻,馬上緊跟隊伍,從當時的漁民會堂一直步行至市政府門前。從隊伍的行進、掛牌的瞬間到新班子成員的合影,我一路拍攝。就這樣,珠海市掛牌成立,這一切被我定格在鏡頭下,成為今天僅存的、格外珍貴的歷史照片。
在交通條件十分不便的年代,我踏過香洲到翠微的泥路,登過沒有開路的鳳凰山頂,常常為了拍攝一個地點,騎單車往返花費一整天的時間。我跑遍珠海各個角落,留下不少有趣的拍攝記憶。
我至今仍記得,為了拍攝香洲全貌,我獨自登上鳳凰山山頂。為捕捉最佳的光影瞬間,登頂後,我在烈日下暴曬四五個小時,飢渴之下只好扯幾片樹葉塞入口中咀嚼解渴。有一次,天氣突變,烏雲蓋頂,我只好倉皇下山,一不留神還走錯了路。等找到正確路線返回家中時已是深夜11時,家人心急如焚,差點鬧出失蹤事件。我不怕困難和危險,怕的是遺漏了記錄珠海發展的珍貴畫面。
《珠海市政府掛牌》《海島赤腳醫生10姐妹》《海島女民兵》《葉劍英和我們在一起》《珠海第一家中外合資毛紡廠》《珠海第一家彩色沖印店》《珠海第一個農業機械化灌溉》《珠海直升機場》《拱北口岸》《香洲全貌》《吉大全貌》等景象在我的記錄下,從瞬間變成了永恆。
這些照片不僅實現了我許多第一次,也展現着珠海不少第一次。隨着年紀漸長,我逐漸放下了手中的相機。昔日最珍視的拍攝工具,也已轉到孫女手上。如今我習慣每天早上走出家門,到揚名廣場附近買份報紙,再到海邊散散步。
很慶幸能親眼見證這個好時代,我相信大灣區時代的珠海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要用眼睛來看這座城市的繁盛,用心來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
講述者:方克森(汕頭經濟特區規劃局首任局長)
從荒蕪到繁華的一段黃金歲月
光明日報記者吳春燕 通訊員陳文蘭、依潔採訪整理
汕頭
大美汕頭,不惑特區;南海之濱,千帆競進。改革開放的浪潮在這裏奔湧不息。
40年前,汕頭人懷揣夢想振奮而起,在荊棘叢生的灘塗上高高掄起填平沙丘的第一鋤,由此掀開了汕頭經濟特區的新一頁。
40年來,汕頭經濟特區從最初的1.6平方公里,擴容到市域全覆蓋2199平方公里;昔日的“省尾國角”邊陲小城,發展為開放繁榮的現代化濱海城市。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決心、“摸着石頭過河”的勇氣,汕頭人民破題破冰、善作善成……一連串的“中國首創”“全國率先”,展示了特區的擔當作為,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汕頭篇章”。
汕頭港今昔對比
如今,當我漫步迎賓路,看到一排排整齊的樹木挺立在筆直寬闊的道路兩旁,迎賓路南側的廣場,綠地空間得到進一步優化,成為中心城區又一處精品園林景觀,讓市民羣眾真切感受到“出門即公園”。時光往前追溯,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特區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放眼望去,幾乎沒有任何一座建築物。汕頭經濟特區建立後,這裏開始翻天覆地的變化。
1983年,我調往特區管委會,任特區規劃局第一任局長,不久,我被任命為分管特區規劃建設工作的特區管委會副主任。這對於在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專業讀了6年書的我來説如魚得水,為此,我一直對這份工作很投入。特區建設熱火朝天,用人方面唯才是舉,不論資排輩,凡事放手讓年輕人去闖。
一張白紙,從零開始。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龍頭”,年輕的汕頭特區迫切需要實施一個經得起歷史考驗的規劃方案。立足全局、創新理念,特區邁出畫美圖的一步,結合區域特點、空間資源、居民訴求等,推進街區整理,把特區劃成43個街區。
保護生態、極簡審批等等,都是特區精神帶來的顯而易見的效果。“一張藍圖繪到底”,解決了現有一些規劃缺乏銜接協調的問題,改變了資源配置方式。當年在一些規劃上有不同觀點,我堅持認為我們的眼光要投放到幾十年以後,讓規劃引領建設的作用更加突出。最後,我的方案被採納。時隔多年後,當我看到當年堅持把土地留下來,為後來提升城市規劃水平,儲備了空間基地,我就倍感欣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特區建立之初的真實寫照。當時,資金非常有限。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都有一個信念,儘量節約開支,減少支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在平整土地時,大家就想出一個辦法,自制沙袋,先把路填平,整出一條便道,方便運輸車和搬沙運土的民工行走。
工作地點簡陋,環境艱苦,但是大家苦中作樂。至今我還記得,我們頂着嚴寒酷暑,踏遍達濠半島和珠池肚沿海的沙丘荒原,對着兩個片區的土地權屬、地質、人口、經濟進行調查研究,做出投資概算。
就這樣,在艱苦卓絕的環境和條件下,汕頭經濟特區的“開荒牛”們肩挑背扛,以“特區效率”完成了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如三通一平——水通、電通、路通和平整土地的任務。
這40年,有幸在這個歷程中成長,是我一生的榮耀。這段平凡而特殊的工作經歷,不僅拓展了我的見識,充實了我的人生,更見證了汕頭經濟特區從無到有、從荒蕪到繁華的一段黃金歲月。很感恩這個時代,感恩特區給了我實現夢想的機會。
講述者:潘維廉(廈門大學教授)
多麼幸運啊,我的家在廈門
光明日報記者馬躍華採訪整理
廈門
廈門經濟特區成立40年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接續奮鬥,全面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以城市環境高顏值助力產業發展高素質,顯著提升城市競爭力,走出一條速度與質量齊升、發展與生態共贏的高質量發展路子。今天的廈門,人文之美與自然之美和諧共生,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高,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生態文明指數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先後榮獲“國家衞生城市”“全國十佳人居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稱號。高質量發展成果斐然,全面推進“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形成“一島一帶多中心”城市格局。
廈門大橋今昔對比
1988年,我們一家搭乘慢船到中國(從香港出發需要18小時航程),在廈門和平碼頭上岸,當時廈門只有一座高樓——廈門港附近的海濱大廈。一星期裏有幾天會停電,一次連續幾天停水,泥土路上坑坑窪窪的,城市因大量使用煤炭而蒙上煤煙灰。
但現今,廈門成為中國最乾淨的城市。廈門是中國首個發佈空氣質量報告的城市,也是率先採用國際標準進行空氣質量與污染控制的城市之一。
廈門最出色之處在於其城市發展與環保間的平衡:全面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以城市環境高顏值助力產業發展高素質,顯著提升城市競爭力,走出一條速度與質量齊升、發展與生態共贏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廈門在同等規模城市中不僅經濟發展速度上居第一位,在環境可持續性方面也位居第二。
2002年10月,我很榮幸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辦的國際花園城市大賽中(國際公認的“綠色奧斯卡”)擔任廈門市的發言人,廈門不但博得6位國際評委的稱讚,還獲得了在場觀眾的連連讚歎。實際上,我自己也覺得驚訝。1988年我們抵達廈門,當時誰能想象,這個落後的小島城市會在短短10多年間便能獲譽全球最宜居城市呢?
當時全球40多個城市參與評選,競爭很是激烈,其中包括芝加哥、杭州、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等等。每座城市都各具優勢,但廈門蜕變之神速是其他城市比都比不上的。儘管如此,我們代表團的部分成員難免心裏沒底——尤其是在杭州的發言人做完陳述之後。
馬可·波羅曾説杭州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城市,哪怕到今天,杭州依然是最美城市之一,因此中國人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座城市也是出了名的美女如雲,做陳述的城市發言人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名專業的電視主持人,英語能力無可挑剔,陳述水準極高,評委和觀眾全程聽得入了神。她結束陳述後,廈門代表團的一位成員説:“我們沒希望了。”
“為什麼?”我吃驚地問。
“杭州的發言人這麼漂亮,”他説,“而我們只有你。”
儘管是我發言,廈門依然奪冠了。在40多個城市當中,沒有一座城市像廈門一樣發生如此之鉅變。在閉幕式上,一位評委告訴我:“廈門不但是第一名,而且遙遙領先於第二名!”
2004年,廈門市又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2013年廈門還舉辦了“國際花園城市(社區)大賽”。
廈門素有“海上花園”之稱,如今,這裏人文之美與自然之美和諧共生,不僅以榮列中國最美城市而聞名,還是生活、工作、旅遊的理想之選。而廈門大學則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每天迎接來自各地的遊客多達兩萬人,使得校方決定設置每日遊客流量上限,校門外的遊客仍不惜長時間排隊等候進校參觀。多麼幸運啊,這個最美校園,這座最美城市,就是我的家!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5日 1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