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外國專家:中國有能力實現碳中和願景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綜合

中國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於一些持客觀立場的中國觀察人士來説,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這是中國高質量發展模式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延伸,這些政策致力於通過低碳和先進技術實現發展。

中方承諾產生重大影響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到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目標相一致。

去年9月,中國領導人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佈了中國碳達峯目標、碳中和願景,同時也重申對了中國對多邊主義的承諾。

中方承諾迅速產生影響。在中方聯合國大會聲明後不久,日本和韓國都表示,到2050年要實現碳中和。

中國有能力實現碳中和

事實上,在中國宣佈碳中和目標之前,就已經規劃了一條邁向碳中和之路。

中石化在去年12月預估,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將在2025年達到峯值。煤炭消費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已經從2012年的68%降至2019年的58%。中方在4月下旬的領導人氣候峯會上強調,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

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僅僅在2020年,中國市場售出130萬輛電動汽車,佔全球總銷量的41%。相較之下,美國僅佔2.4%。

中國在電動二輪車、三輪車和公共汽車領域也處於領先地位。在2019年全球50萬輛電動公交車中,大部分在中國。在過去十年裏,中國已經成為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的領先製造商。確切地説,中國製造了全球70%以上的太陽能電池板、69%的鋰電池和45%的風力渦輪機。

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全球水壩建設的領頭羊。

此外,中國在研發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美國人文與科學院估計,2020年,中國研發投入超過美國。事實上,在過去20年裏,中國研發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增加了兩倍多。得益於中國的努力,全球範圍內太陽能和風能的成本大幅降低。

中國一直致力於提高各領域的技術能效,並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因此,中國完全有能力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邁向碳中和對中國意義重大

不過,實現碳中和目標,還需要調整發展模式。目前,只有約20%的貨物通過火車運輸,50%的貨物通過公路運輸。因此,中國將需要增加投資以進一步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並增加貨物列車的數量。

從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也將帶來可觀的健康和社會效益。比如,通過實施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國在2015年到2019年間減少了空氣中的PM2.5,9萬人避免了過早死亡。如果污染物進一步降低,將帶來顯著的健康和社會效益。

截至2018年,可再生能源提供了410萬個就業崗位,超過了化石燃料開採行業。目前,低碳能源投資是化石燃料投資的9倍;而在2008年,這一數據僅為1.1。當前,近90%的發電行業新投資投向了非化石燃料領域。

2020年,中國每天進口石油超過1000萬桶。若轉向可再生能源,將為中國節省大量外匯,同時增強能源安全。在一個地緣政治事件可能突然擾亂石油進口的世界裏,穩定地轉向可再生能源在經濟和政治上都具有一定意義。

最新研究表明,通過實施積極的減緩氣候變化戰略,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2%到3%%,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量將減少80%,到2050年碳排放量將減少75%到80%。在此基礎上,中國的全球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經濟韌性得到增強,軟實力得到提升。如果這些目標得以實現,中國將成為全球領先的脱碳技術提供者。

(作者系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知名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格拉斯哥大學跨學科研究學院教授塞西莉亞·託塔哈達)

(編輯:嚴玉潔 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