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現今的中國已經步入老年化社會,這是毋庸置疑之事。然而受到經濟發展的掣肘,各項養老制度、設施尚未完善和配套,因此各種養老矛盾日益凸顯

最近有一個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在網上無力吶喊:"不要把最後的生命浪費在養老院",無形中喚起許多人內心的恐懼和擔憂。這位老人用頗為悲涼而真實的圖片和文字,把養老院裏老人們的悽慘和無助自述出來,描繪得扣人心絃,引發關注和熱議。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養老院裏的人間悲劇

伴隨着科技和醫療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養老,這個和民生息息相關的問題無法迴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體弱多病,無奈之下選擇入住養老院。普通的養老院條件一般,人手嚴重不足,進了養老院就如坐牢獄,生不如死。

一間屋子裏放六、七張單人牀,這就是老人全部的空間,沒有生命的尊嚴和個人隱私。人手嚴重不足的護理人員怎麼會有好的心情和脾氣呢?倒黴的最終是這些老人。

遠離了家人的他們,精神上的孤寂和心靈的乾枯無人慰藉,眼光呆滯,整日誠惶誠恐。迫於經濟條件,一對老年夫婦無法選擇價格更貴的獨立房間,只能分開居住在集體宿舍裏。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爺爺每天都很擔心和惦記奶奶,但又不能隨便進宿舍探望和照顧行動不便的奶奶。於是老爺爺每天都在樓下喊奶奶的名字。此情此景令人不免唏噓。

望着養老院的老人像犯人放風一樣,行動緩慢,目光痴呆,這位老人深受刺激,發出吶喊:"老年朋友們,好好珍惜我們還能夠自主的日子吧,快樂一天賺一天,千萬不要把最後的生命浪費在養老院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為這些無法自主選擇安度晚年的老人們心生遺憾和惋惜。我們更應該未雨綢繆,提前規劃好自己的養老生活。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對待死亡:應盡便需盡,無復獨多慮

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對待養老和死亡這個人生的"必考項"呢?首先是心態上的調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固定流程,它是絕對公平的,沒有人能夠僥倖躲避。

讓我們借鑑陶淵明的詩句領悟一下:"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需盡,無復獨多慮。"解析便是,置身自然無拘無束,既不欣喜亦不憂懼。命有定數當盡便盡,不必獨自苦苦思慮。

中國文學泰斗季羨林先生對此推崇備至,一直把它當做自己的座右銘來踐行。季老享年98歲,一生勤耕不輟,作品累累。即便早年深受"文化浪潮"的迫害,苦難一直沒有饒過他。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但他晚年的時候,把每一天都當做自己賺來的,坦然而充實。《季羨林談人生》一書很好地詮釋了老年的他整個的思想境界和思考,特別值得借鑑和學習。

反觀當今社會上許多老人,對死亡恐懼有加,時時刻刻提防着,惶惶不可終日,特別講究養生之術,熱衷於道聽途説。於是一些商家利用老人家怕死的心理乘虛而入,售賣一些保健用品,反而適得其反,使老人蒙受財物的損失和心理的傷害。

做一個睿智的老人,保持開放和樂觀的心態,坦然地面對死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珍惜時光,愛惜生命,儘可能地享受剩餘的人生。唯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儘可能地壓縮在養老院裏的被動人生。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活到老,學到老: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別怕重來

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激情。俗語説得好,只要心不老就永遠年輕。衰老的只是軀殼,好好守護我們的心境,讓它永遠鮮活,像個孩子一樣永葆好奇,不斷地探索未知領域。

101歲的摩西奶奶有一句名言可謂敲山震虎: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別怕重來!她從77歲開始作畫,80歲在紐約舉辦個人畫展,引起全球轟動。從未接受過正規的藝術訓練,但熱愛使她爆發了驚人的創作力。

20多年的生涯中,摩西奶奶創作了近1600幅作品。她的作品選擇鮮亮、大膽的色彩,明快的手法療愈許多人的心靈,為我們展示了獨具一格且碩果累累的老年時光。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我們每個人都心揣夢想,只是被繁重的生活給壓制住了。何不像摩西奶奶一樣,在退休的時候,充分釋放自己的夢想?

把曾經囚禁住的愛好:玩玩樂器,看書寫作,遊山玩水等一一撿起,讓這些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活躍自己的大腦,愉悦自己的人生,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嗎?相比呆在養老院裏受到各種各樣的約束,這種由我做主的人生無疑更令人嚮往。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打造理想的養老基地,準備回家

獨立、自由、快樂、的老年生活相信是每個人的夢想。良好的生活質量離不開熟悉的生活環境。良禽尚且擇木而棲,何況是辛勞奮鬥了一輩子的我們呢?因此,養老的環境在我們的規劃裏至關重要

隨着年紀的慢慢增長,老人們的器官磨損得愈發嚴重,身體的機能衰退只是進程快慢問題。因此在自己身體硬朗的時候,提前規劃好養老,打造一處理想的屬於自己的養老基地。

中國人養兒防老,希望孩子為自己養老送終的觀念根深蒂固。許多老人不顧自己老弱體病,追隨兒女去到陌生的城市,捲入節奏飛快的城市生活,唯餘孩子甚至孫子馬首是瞻,喪失了自我,仰人鼻息,非但享受不到期盼中的天倫之樂,反而被生活瑣事包裹纏身而無法解脱,更遑論美好舒適的老年生活。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老年人更需要提倡獨立。只有獨立了,才能自由,這是人生快樂的源泉。在這一點上,我們真應該向德國的老人學習。

德國是歐洲最"老"的城市。60歲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比例超過23%。他們的養老模式一直是全球效仿的榜樣。德國老人不靠兒女養老,而是依賴自己、國家、社會的扶持。這是相對科學的養老模式,值得借鑑。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正如老人的吶喊,奉勸各位不要輕易地把最後的生命浪費在養老院裏,盡己所能調整好心態,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在自己的養老基地裏安享晚年。

"心靜如水,平和地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備回家",楊絳先生的這句話樸實無華,但卻精準地為我們勾畫出一幅最美的人生夕陽紅,但願每一位讀者的回家之路輕鬆愉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39 字。

轉載請註明: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