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布法羅市超市槍擊案造成10死3傷,警方調查工作進行中。圖/IC photo
5月14日中午,佩頓·金德倫,一位18歲的高中畢業生,驅車趕往紐約州布法羅市一家超市,對民眾開槍射擊。幾十秒時間裏,打死10人,打傷3人,死傷者絕大多數為黑人。暴行之後,金德倫在執法人員説服下放下武器投降。
紐約警方認定該案件是“直接出於種族動機的仇恨犯罪”。
一個沉浸在新納粹主義思想中的青少年
這是美國2022年以來的第198起大規模槍擊事件,也是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事件。
綜合多方消息,這起布法羅市槍擊案具有三個特點。
首先,犯罪嫌疑人深受新納粹主義思想影響。在他180頁的“犯罪宣言”中,開篇就重點描述了“大替代理論”(Great Replacement)。這是一個融合了反猶太主義和白人至上極端種族主義的新納粹思想,該思想認為西方社會在猶太人操縱下,白人的權利將逐漸式微,未來白人數量將不再是多數,所以要對猶太人、有色人種、移民發起“進攻”。
該嫌疑人在日誌裏表示,經過多次“踩點”,他最終選擇了布法羅市的這間超市作為襲擊地點,是因為他觀察到該區域“有許多黑人”。
其次,該事件具有強模仿性。2019年3月15日,澳大利亞人布蘭頓·塔蘭特在新西蘭城市克賴斯特徹奇的兩座清真寺向穆斯林信眾開槍,造成51人喪生。在行動前幾分鐘,兇手塔蘭特在網上公開了自己的“犯罪宣言”,並且在Facebook平台上向全世界直播了自己的行兇過程。
而據華盛頓郵報披露,金德倫於去年11月在4chan 留言板上發帖稱“布倫頓·塔蘭特事件將很快再次發生”。金德倫在行兇時在Twitch平台上開啓直播,並且在行動前半小時,對外發送了自己的“犯罪宣言”。
此外,金德倫的“犯罪宣言”中,關於“身居高位的敵人清單”“綠色民族主義”等部分內容與塔蘭特的“犯罪宣言”內容一字不差。顯然,金德倫在有意模仿甚至“致敬”塔倫特的作案手法。
第三,迅速擴散的網絡傳播。事發後,嫌疑人在作案時的直播視頻、其在作案前上傳的“犯案宣言”通過Telegram、Facebook、Vimeo、BitChute、AnonFiles、Streamable 等平台大肆傳播。其中,視頻資料在Streamable流媒體網站上獲得超過 300 萬次觀看後才被下架。據反對極端主義(counterextremism.com)統計,在被用户舉報後五個半小時之後,相關內容才被撤下。
不僅如此,將犯罪視頻加以改編、配以音樂或者進行在線遊戲式剪輯的“二次創作”,也不斷湧現在Telegram等平台和網絡聊天室。
此外,案發後幾小時內,嫌疑人身穿印有臭名昭著的納粹標誌“黑太陽”圖案背心的照片在Twitter等社交網站不斷被轉發和討論。其中,大量網民將與之同樣有黑太陽圖案的亞速營的旗幟加以對比,也有很多關於嫌疑人是“激進左翼分子”的聲音。
除了以上三個特點之外,還有一個信息令人不寒而慄:
這個“獨狼式”襲擊者今年才18歲。
據華盛頓郵報披露,半年以來,金德倫在Discord、4chan等在線聊天平台上共上傳了六百多頁的日記、計劃書等內容。這些材料詳細記載了一個與父母有隔閡、沒有朋友、沉浸在“大替代理論”等新納粹主義思想的青少年,私自從社區大學退學後,花費上千美元購買槍支等軍備,在網絡上謀劃大規模仇殺的全過程。
“我真的等不及了,我的父母已覺察到了不對勁”,他在4月15日寫道。
事實上,在西方社會,像金德倫這樣的青少年新納粹主義者的犯罪並不罕見。2020年,愛沙尼亞內部安全局披露,愛沙尼亞的新納粹組織Feuerkrieg Division的“領導人”尚不足14歲,他參與策劃了襲擊拉斯維加斯猶太教堂等恐怖襲擊;2021年BBC披露,一個16歲的康沃爾郡的男孩成立了恐怖主義組織FKD GB,該組織想要實施“白人聖戰”,對非白人進行種族清洗。而這位“領導人”下載第一份炸彈製造手冊、加入英國新納粹在線組織Fascist Forge的時候年僅13歲。
當地時間5月17日,美國紐約州,美國總統拜登來到布法羅市,悼念布法羅超市槍擊案遇難者,並就14日發生的大規模槍擊案發表講話。圖/IC photo
2021年美國境內有733個極端組織
新納粹主義、白人民族主義、反移民主義、反穆斯林主義、反猶主義、生態恐怖主義……戰亂衝突、貧富差距、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給了這些極端主義思潮滋生的土壤,而發達的社交媒體網絡則促進了這些極端組織的繁衍、壯大、相互交流滲透的趨勢。
以美國為例,據美國反種族主義組織南方貧困法律中心(SPLC)統計,2021年,美國境內共有733個極端組織,其中標榜自己是新納粹組織的有27個,如全國聯盟(National Alliance)、美國前線(American Front)等。
這些組織的標誌中,往往具有黑太陽、黑骷髏、三腿圖、匈牙利箭十字、黨衞軍閃電等元素。他們普遍支持“白人加速主義”,認為必須使用暴力實現以白人民族主義為基礎的法西斯社會。為此,這些組織往往採用線上“招募”、“培養”成員,煽動、支持發起線下暴力活動的恐怖主義襲擊模式。
除策劃“獨狼式”襲擊以外,這些組織還對他們的目標實施網絡暴力。據《外交政策》披露,英國新納粹組織“國家行動”(National Action)針對英國議會議員盧西亞娜·伯傑(Luciana Berger)無休止地發送反猶太主義推文,並且將她的家庭住址、電話等信息在網上公開。
佩頓·金德倫(左)發表了一份種族主義宣言(右),其使用了與烏克蘭新納粹亞速營標識(中)相同的“黑太陽”納粹標誌。圖/海外某社交網站
兩類傳播渠道和明確的“話術要求”
“建立傳播網絡的基本指標是:激發最活躍的情緒,讓人們感受到最強烈、最快的情緒爆發,並且是某種特定情緒的爆發……只要圍繞這一點建立激勵結構,就會有朝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
安德魯·馬蘭茲在其分析極端主義網絡宣傳的著作《反社會》(Antisocial)中指出,以上這些話精準概括了新納粹組織的網絡傳播原則。
這些組織的線上傳播渠道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Youtube、Facebook、Twitter這類主流社交媒體。這類媒體用户羣龐大,新納粹組織的“意見領袖”在這些平台上分享一些代表性作品和言論,能最大限度地“引流”,而平台針對用户進行的算法推送在無形中也幫助這些組織在線上擴大其社區規模並不斷自我激勵。
第二類是諸如4chan、8chan(8kun)、gab、Telegram、Discord等較為“小眾”的信息分享平台、網絡聊天室等媒體。這類平台通常監管鬆散,往往是這些組織的“作品”第一時間“發佈”和“備份”的地方,在這些媒體上活躍的用户羣往往是一個或幾個小團體,這些用户通常更接近組織的“核心”,交流的信息也更加無所顧忌。
以新西蘭的塔蘭特案為例,在槍擊事件發生後的24小時內,Facebook 披露其阻止了120萬份視頻的上傳。YouTube 報道説,在槍殺直播後的幾個小時內,關於直播內容的視頻約以每秒1個的速度發佈,這些用户試圖通過編輯剪輯的大小,添加額外的鏡頭,或者以其他方式繞過審查。
在各大平台加強對塔蘭特案相關信息的審查之後,不少極端用户轉戰8chan、Telegram等平台。這些平台上發佈了大量“粉絲”製作的“作品”,如經過特效設計,使用户能夠扮演塔蘭特並穿過基督城的清真寺射擊人;塔蘭特的“犯罪宣言”,被翻譯成法語、德語、烏克蘭語和至少十幾種其他語言在Telegram平台上傳播。
這些信息為世界各地潛在的極端分子提供了學習的“榜樣”。2021年1月,意大利警方披露,其逮捕了一位名叫安德烈·C的新納粹分子,據其供述,他深受盧卡·特拉尼(2018年意大利馬切拉塔槍擊案兇手)、布蘭頓·塔蘭特(2019年新西蘭清真寺槍擊案)、帕特里克‧克魯修斯(2019年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槍擊案)的影響,將他們當作“英雄”,因此建立了名為“新社會秩序”(Nuovo Ordine Sociale)的新納粹團體,並且招募未成年人計劃實施暴力行動。
此外,就文字信息而言,部分組織內部還有一套嚴格的“話術要求”。
2017年,美國新納粹組織Daily Stormer內部的一份“寫作指南”被泄露給了赫芬頓郵報。據披露,這份長達17頁的文件延續了希特勒的宣傳策略,其首要指令是“永遠將一切歸咎於猶太人”,猶太人“必須始終被視為純粹的生物邪惡”。該組織還要求文風以“幽默”為主,因為“讀者一開始是被好奇或調皮的幽默所吸引,通過反覆閲讀相同的觀點,慢慢地被現實喚醒”。據悉,這份指南還列出了“允許和建議”使用的種族誹謗詞彙表。
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大批民眾在槍擊案現場附近聚集抗議,悼念遇難者。圖/IC photo
盈利模式:直播、網店和受捐
近年來,這些極端組織及其相關企業在互聯網上已經發展出了較為成熟的獲利模式:直播付費、網店賣貨和公開接受捐贈。
以Youtube為例,該平台的“超級聊天”(Super Chat)功能能夠接收觀眾的付費,類似於“直播打賞”。因為YouTube主要依靠用户舉報來標記超出違規內容,而這些“意見領袖”的“粉絲”們很少這樣做,因此這類活動為這些組織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根據德國戰略對話研究所(ISD)的研究,Timcast IRL,Youtube平台上的一個右翼頻道,曾煽動民眾襲擊國會大廈,從2020年10月到2021年11月,該頻道通過超級聊天獲利20多萬美元,YouTube平台獲利6萬多美元,平均每次廣播的獲利超過2000美元。
Facebook是新納粹分子通過開設網店“帶貨賺錢”的主要平台。2021年9月,美國廣播公司(abcnews)披露,在Facebook平台上至少有54個用户店鋪(隸屬於39個實體)與德國極端民族主義、新納粹主義組織相關,這些店鋪的訂閲者近30萬人。其經營內容包括極右翼音樂會、格鬥賽的門票、支持新納粹主義的服裝品牌等等。
此外,不少極右翼、新納粹組織和個人會在其網站上留下捐款渠道。據美國反種族主義組織南方貧困法律中心SPLC披露,今年4月29日,美國極右翼陰謀論網站(infowars.com)收到了總價值超過200萬美元比特幣的匿名捐贈。
“我們認為現有的系統已經沒救了,對我們來説最好的選擇就是讓它崩塌,即使只是在某個地區(發生),(這種現象)產生的權力真空,對我們十分有益。”這是一位新納粹主義分子接受BBC電話採訪時的自白。
西方社會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安全。即使是在反納粹作為一種最“政治正確”的社會公約的德國,據德國內政部本月披露,在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間,德國的聯邦和州安全機構中共出現327起“疑似右翼極端主義活動”,其中,德國軍方情報局的83名員工、聯邦警察中有18名成員被證實參與了“個人極端主義活動”。
在媒體技術發達、社會矛盾激化、監管嚴重缺失的一些國家,新納粹主義等極端組織滋生具備了條件。鑑於這類組織利用網絡傳播無孔不入的特性,如果某一國採取相對嚴格的管制措施,而另一國並不限制,這些視頻、影響、宣傳資料依然可以有效傳播。
據2021年7月《經濟學人》研究,就管制極端組織內容傳播的法律舉措而言,美國在所有西方國家中是做得最少的。而大多數社交媒體巨頭也是美國企業,這些企業對於什麼內容違規有着決定權。因此,美國在全球反新納粹、反極端主義宣傳這一議題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根據《外交政策》披露,如今美國內部撕裂的政治生態,哪怕是刪除幾個白人至上主義者的賬號都存在“政治風險”。
因此,西方社會想要有效遏制和管控這些極端主義思潮,減少諸如布法羅市超市槍擊案這樣的悲劇,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撰稿/新京智庫研究員 孔雪
編輯/李瀟瀟
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