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一水流殤
據印度媒體的報道,印度軍隊正在邊境地區大蓋營房,以做冬季防寒之用。根據印度媒體的説法,印度軍隊現在物資充足,邊境地區的營房是多功能的智能防寒營房,言外之意,印度邊境軍隊生活非常好,吃得飽,穿的暖。但這一謊言隨着印度一處陸軍哨所的崩塌而轟然坍塌,軍隊哨所都岌岌可危,更何況駐軍營地呢?在事實面前,印度媒體也只能被啪啪打臉。
莫迪政府出於對外示威的需要,選擇了在中國邊境地區挑起爭端。可能當時的莫迪也沒有想到,中印邊境爭端對於印度來説,就像是一個漩渦,印度軍隊在不知不覺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隨着冬季的來臨,邊境地區的温度迅速下降,中印軍隊的物資差距瞬間被拉大。
相比於中國士兵住着保温方艙,吃着火鍋,身着專為邊境地區研發的多組合防寒服,印度軍隊的生活要差的多。早在數月之前,莫迪政府就舉國之力也拿不出邊境地區的軍隊防寒物資,只得向西方國家求助。隨後,美國給予了幫助。可美國邊境地區高寒高濕,與印度邊境本身就存在差距,防寒物資也並不專門適用於印度邊境,導致印度邊境防寒物資仍存在巨大缺口,軍隊之中普遍出現凍死凍傷事件,軍隊戰鬥力不斷下降。
印度不止在邊境地區討不到半分好處,在與中國的經濟糾紛上也呈現敗勢。此前,為了給自己挽回顏面,莫迪政府口口聲聲稱要讓印度“自力更生”,為此多次學習美國向中企“下黑手”。但數據顯示,印度的中國商品進口貿易反而更紅火了。
印度國內自下而上抵制中國製造的熱潮,印度民眾紛紛自發砸了家中的中國製造商品,可這些印度民眾將家中的中國製造商品砸了之後,又重新去商場買了中國製造的商品,顯得此前的砸毀行為十分無厘頭。實際上,中國製造的商品憑藉物美價廉的優勢,在印度市場中的分量不斷增強,現在的印度市場,已經離不開中國製造。原本,商品流通就是一場雙贏的行為,印度沒有必要抵制中國製造,畢竟,經濟全球化大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