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綜合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週年,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一路北上,南水情長。

6年前,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河南南陽陶岔渠首大閘緩緩開啓,蓄勢已久的南水奔湧而出。這一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也意味着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6年來,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東線,自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沿京杭大運河及平行河道逐級翻水北送,以世界最大規模泵站羣實現“水往高處流”,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中線,南水出陶岔、過啞口、飛渡槽、鑽暗涵,跋涉1432公里潤澤京津冀豫,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

394億立方米,記錄着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6年來的點滴。回望這6年,數字背後,南水為北方帶來的,遠不只水。

調來好水:用水有保障,水質更好了

“原來我一般不敢穿白襯衣,因為我們這兒煤塵大,白襯衣容易髒,可供水難,衣服不能洗那麼勤,水質也不好,白襯衣洗完容易發黃。這幾年用上南水後就不一樣了,不僅用水有保障了,水質也更好了。”説起南水,河南省平頂山市石龍區的高廣偉臉上掛滿了笑容。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通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水質一直保持在Ⅱ類或優於Ⅱ類,東線工程輸水水質一直保持在Ⅲ類。優質的南水改善了沿線羣眾的飲水質量,讓很多人告別高氟水、苦鹹水。

然而,甘甜的南水來的並不容易。為了這一渠清水,東線水源地江都把202平方公里劃為禁止開發的“紅線區”,100多家水泥廠、化工廠、化肥廠因靠近送水通道關閉,涉及投資額60多億元;東線沿岸僅化工企業累計關停800多家。中線丹江口庫區34.5萬移民和中線幹線9萬徵遷羣眾搬遷,沿線上千家化工企業關停,污水處理能力全面升級。東中線沿線巡線工作人員一年四季不間斷行走在渠道旁,時刻把握監測點的水質狀況;上萬名河長湖長參與水質保護。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給調水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對此,水利部創新“視頻飛檢+現場飛檢”監管模式,確保供水防疫兩不誤;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東線工程數字化管理系統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安全優質的前提下,南水改變了北方多地的供水格局——在北京,南水替代密雲水庫向自來水廠供水,並反向輸送至密雲水庫,北京人均水資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天津形成引灤、引江“雙水源”供水格局,15個行政區喝上漢江水,近千萬市民受益;河南受水區城市的59個縣區全部受益;河北90多個縣區受益;江蘇形成雙線輸水格局,受水區供水保證率提高20%~30%;山東實現長江水、黃河水和當地水的聯合調度,每年增加淨供水量13.53億立方米,供水範圍覆蓋61縣(市、區)。

調來好生態:部分地區地下水位回升,河湖更美了

“別看這瀑河水庫頂着個水庫的名頭,實際枯了好多年了。沒想到,這兩年開始又有了水,看着這嘩啦啦淌的水,心裏真敞亮。現在的水庫、河道都和我小時候那會兒一樣。”河北保定市徐水區瀑河沿線德山村村民代克山説。

代克山感受到的變化,離不開南水北調的貢獻。除了讓北方居民喝上好水,越來越多“乾渴”的河流也“喝”上了南水。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6年來,有效增加了華北地區可利用的水資源,通過置換超采地下水、實施生態補水、限采地下水等措施,河湖、濕地面積顯著擴大,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在中線,自2016年開始,南水向受水區47條河流生態補水49.64億立方米,提升了河湖水體的自淨能力,增加了水環境容量,改善了河湖水質,實現了河清岸綠水暢景美。華北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北京地下水位自2016年以來累計回升3.04米,增加地下水儲量15億多立方米,昌平、延慶、懷柔、門頭溝等區的村莊出現泉眼復湧;河北省深層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轉為上升0.52米;河南省受水區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95米。

在東線,沿線河湖水網的水體流動增加,生態補水2.81億立方米讓南四湖、東平湖、微山湖等數十個河湖自然生態明顯修復。

調來節水理念:南水來之不易,用水不能任性

“南水這麼寶貴,可不能浪費。我這水管都埋在地下,水肥通過滴管滲到作物根部,就像是輸液,澆地變成了澆作物。根據土壤墒情,能隨時開啓閥門,小水勤灌,節水節肥,還能降低蒸發量。”在農業用水佔全部用水量七成左右的河北邯鄲,廣府鎮史堤村種糧大户劉軍感慨道,“從前缺水我們吃過苦,現在有了水,更得珍惜。”

汩汩南水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地區的用水難題,但沿線省市水資源緊張的狀況仍然存在,用水不能“任性”。而且,滴滴南水來之不易,為了它,40多萬人告別故土,水源地許多人另謀生計,數十萬建設者接續奮戰,“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

飲水思源,受水區沿線各地先後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擰緊節水“龍頭”——北京在全國率先啓動節水型區創建工作,全市16個市轄區全部建成節水型區,北京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15.4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11.8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11立方米下降到7.8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由0.710提高到0.747;天津堅持“多渠道開源節流,節水為先”,出台全國第一部地方節水條例;山東嚴格實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將“單位GDP水資源消耗降低”節水指標納入對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河南鄭州實行區域總量控制、微觀定額管理的用水管理模式,統一調度地表水、地下水,統一取水許可管理,統一下達計劃用水指標,統一徵收超計劃超定額加價水費。

只有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南水,才能讓這渠清水永續北方。(記者 陳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