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冠梓。(受訪者供圖)
中國網3月8日訊(記者 李智)在2023年的全國兩會上,有關網絡治理的議題仍是焦點。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藉助網絡媒介大行其道,給中國意識形態安全帶來嚴重挑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冠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治理網絡歷史虛無主義應深入把握歷史虛無主義網絡傳播的新動向、新手法、新特徵,找準癥結,採取有效對策重拳出擊、精準發力。
張冠梓指出,歷史虛無主義以網絡媒介為載體廣泛傳播,各種海量的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歷史知識充斥於網絡平台和空間。許多不真實、不正確、不妥當的帶有歷史虛無主義特徵的信息及觀點,給社會上乃至史學界帶來了混亂,其社會危害的嚴重性不可低估。網絡歷史虛無主義通過曲解和醜化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中華民族歷史,通過虛無歷史事件、重評歷史人物等方式,衝擊乃至改變網民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破壞民族文化認同和歷史自信。這種負面作用更易對青少年產生影響。青少年求知慾旺盛,但許多人心智尚未成熟,一些經過包裝的有害信息極易吸引青少年羣體關注,且往往越是出格、極端的論調越容易引發青少年圍觀,給他們帶來認識上的歷史錯覺和價值迷失。
張冠梓認為,治理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必須精準發力。要進一步增強思想引領,夯實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主導地位。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原則,運用全面、發展、聯繫的觀點認識,系統深入研究歷史問題,揭示中國歷史發展規律,始終站在人民和民族的立場上作出歷史評價,才能在歷史書寫和歷史評斷中講好中國歷史故事,從而澄清歷史虛無主義造成的混亂和迷霧。
張冠梓建議,相關部門要不斷規範網絡教育和網絡信息傳播,嚴格規範信息提供者、網絡平台的網絡行為及社會責任,提升網警的歷史知識和信息技術能力。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宣傳引導作用,扶持新型正能量網站和網絡媒體,牢牢掌握網絡輿論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建立長效防治機制。
“要創新宣傳手段,推進唯物史觀和史學研究成果的大眾化,將理論話語轉換為生活話語,利用網絡媒體講好歷史故事,以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歷史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網民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辨別力和抵禦力,形成科學認識歷史的思想自覺。”張冠梓指出,要注重培養有史識、史才、史德,富有國家和民族情懷,敢於對歷史負責和擔當的網絡“大V”,以令人信服的説理和論證,正面回擊網絡歷史虛無主義言論,帶動引導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責編:蔣新宇 張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