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本文共1200字,閲讀需要1分鐘。
都説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兒子嘛,要麼是漏風的皮夾克要麼是大褲衩,反正就是粗枝大葉一點也感受不到温暖的那種,糙漢子行為……
1月23日,河南平頂山,一位媽媽和爸爸鬧着玩,兩個兒子誤以為爸爸在打媽媽。小兒子衝上去就開始跟爸爸“幹仗”,大兒子更是邪乎,拿了笤帚和拖把,追着爸爸就開始“打”,媽媽表示,當時還是挺感動的,兩個娃懂得保護媽媽了。
網友們看到後,也紛紛發表了回覆:
看完網友的評論後,其實還是有些問題挺值得家長思考的。
現實生活中,兒子對媽媽的感情更深沉。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小男孩小時候比小女孩其實難養,小男孩在3歲以內愛生病,有一些膽子還比較小,特別黏媽媽,小女孩則跟小男孩恰恰相反。所以,媽媽們會在男寶寶的身上傾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男孩會把媽媽當成最安全的港灣。
若小時候沒有跟媽媽形成很和諧的互動關係,男孩長大後,很容易安全感缺乏,甚至還會影響和異性的交往,進而影響男孩未來的婚姻關係。
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才是好的家庭關係模式。
家庭教育國家已經開始立法了。這説明,家庭教育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也許有一天,父母要持證上崗也説不定。這樣才能把優生優育,培養更優質的人作為家庭、社會的重大使命來履行。
在家庭關係中,爸爸和媽媽的夫妻關係,爸爸和孩子,媽媽和孩子的親子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最重要的則是夫妻關係,夫妻關係穩定,親子關係,整個家庭關係才會穩定,畢竟爸爸和媽媽就是家庭中的靈感頂樑柱子,如果兩個柱子打架幹仗,對孩子來説,房頂就要塌了。
作為爸爸來説,當孩子面温柔對待媽媽,媽媽回以温柔,才讓孩子感受到安定,孩子情緒才會更加穩定。
即使鬧着玩,也儘量不選擇“暴力”形式,比如説,打一下,撓一下等等,孩子小,分不清楚到底時鬧着玩還是真的打。他們只會以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做下意識的動作反饋,就如剛開始文中,兩個娃追着爸爸要打,只是因為看到了爸爸在“打媽媽”,並不覺得是鬧着玩。
我是@Tina育兒,歡迎關注。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啓發。
願您向陽而生,滿面春風,做心中那個最好的自己。
近期熱文:
這份“產前攻略”引發女性憤怒,網友:要過鬼門關了還被要求賢惠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是生命見證生命成長的美好體驗,娃要自己生
流金歲月育兒思考:朱鎖鎖被家庭影響,李一梵的這段話堪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