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場充滿謊言和偽善的外交秀”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綜合

  美國拜登政府召集的所謂“民主峯會”12月10日落下帷幕。這場鬧劇不僅在國際社會廣受批評,即便在美國國內,也被眾多學者認為是一場服務於美國國內黨派政治、充滿謊言和偽善的外交秀。

  “民主”峯會?一場外交秀而已

  美國《外交政策》期刊12月8日發表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的專欄文章——《拜登的民主峯會可能會事與願違》。

  

  

  《外交政策》網站相關報道截圖

  文章指出,這場峯會除了可能發表一些沒有實質內容的宣言,人們並不清楚舉行它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由於參會方名單混亂而缺乏統一的標準,人們也不知道拜登政府的主要外交政策關注點是什麼。此外,根據與美國政治制度的相似性把世界劃分為兩個陣營,有意識地排除許多大國,很可能會阻礙國際合作甚至導致世界陷入新的對抗。

  正是因為這場峯會的目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許多美國學者説,這可能是拜登政府聖誕節前的一場外交秀,僅此而已。

  喬治·梅森大學政策與政府學院教授柯林·杜克:“這場峯會到底想達成什麼目標?我的意思是,這次會議的本質是什麼,它到底能產生什麼具體結果?很難找出這麼做的實際意義,它的可行性是什麼?所以我想,我們看到的,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

  向全球推銷“美式民主”?一個笑話而已

  在很多美國學者看來,向全球推銷“美式民主”,這個説法本身就十分可笑。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一項調查,多達5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的民主制度並不值得效仿。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調查

  早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當選之前,經濟學人智庫就將美國降級為“有缺陷的民主”,而且迄今為止,這一狀況沒有發生任何改變。相反,美國兩大政黨之一至今仍拒絕承認2020年總統選舉是合法的,並且利用手中的權力,在19個州制定法律限制公民的投票權利。

  

  

  當地時間12月9日,在美國舉辦所謂“民主峯會”之際,部分抗議者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外,舉辦美國投票權“葬禮”。

  《外交政策》專欄作家艾麗絲·拉博特指出,美國一方面在國內壓制有色人種的投票權,一方面在國際上奉行單邊主義,早已不是所謂“民主”的表率,召集一場所謂的“民主峯會”更是缺乏道德感召力。

  艾麗絲·拉博特:“在阿富汗,美國決心撤軍而不是捍衞那裏的政權;在敍利亞和古巴,人們在抗議貨幣危機和食物短缺。但是拜登政府卻採取了比特朗普政府更加嚴厲的制裁措施。在美國國內,你可以看到限制選民投票的法案正在全國各地獲得通過。可以這麼説:美國現在就不是一個民主國家。”

  美國政治經濟學家大衞·阿德勒指出,拜登政府口口聲聲説要在全球範圍內打擊腐敗、捍衞民主,但實際上,美國通過自身的金融網絡,向拉丁美洲一些國家的掌權者提供資金以鞏固自身的影響力,與此同時又利用霸權地位對別國進行非法制裁。美國人應該坐下來反思。

  大衞·阿德勒:“我們正面臨一場新冠肺炎大流行,可是我們阻止世衞組織與俄羅斯、中國和古巴的候選疫苗接洽。美國還系統性地違反國際法,對古巴等國家進行制裁。這些單方面的強制性措施在全世界看來是非法的,在全球舞台上受到譴責。如果我們坐在安理會的高背椅上,拒絕尊重這些國際社會的基本原則,我們怎麼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一個‘民主’理念的唯一推動者?” 

  “重塑民主”?一個黨派議題而已

  儘管目標不明確、缺乏道德感召力,但拜登政府執意把這場鬧劇進行下去,真正目的在於其國內政治的需要。

  

  12月2日,美國國會大廈。(圖自視覺中國)

  喬治·梅森大學政策與政府學院的柯林·杜克教授認為,所謂“重塑民主”是近年來美國民主黨內一些自由派的政治主張,他們把所謂“民主推廣”和自己特定的國內黨派議程聯繫起來,試圖建立一種像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樣的跨大西洋自由派聯盟。但這種服務於特定政治主張、排除掉所有非自由派政治勢力的做法,到後來很可能是一場空。

  柯林·杜克:“好吧,我實話實説,這是一個黨派議程。他們似乎真的相信這一點,認為有一羣非自由主義者,所有和他們觀點不一樣的人都被排除在外。今年夏天時我們就知道他們要推廣自己特定版本的政治和政策。所以這次峯會就是一場外交秀。”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艾略特·艾布拉姆斯指出,拜登政府試圖通過主辦所謂的“民主峯會”,展示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價值觀和執政理念上的不同,目的是為明年的中期選舉爭取選民。從這個意義上説,這次的峯會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成果。

  艾布拉姆斯:“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的焦點,如果全球人權鬥爭被簡化為通過充滿黨派色彩的法案,處理投票爭端,或通過充滿黨派色彩的預算法案,這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如果你問我這次峯會是美國領導力的展示還是走過場,我的答案是:結果可能比走過場更糟。對全球來説,這次會議的結果很可能是許多空洞的辭藻,對美國國內,會有很多涉及黨派的、充滿冒犯的言論。所以,這次峯會不可能會促進世界任何地方的所謂‘民主或人權’。”

  德不配位,心術不正,正是美國在這場鬧劇中留給世人的直觀體會。

  正如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在《外交政策》的專欄文章中所寫道的,大多數美國人在下次大選投票時,更關心的是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經濟、教育、移民等問題。如果拜登政府不能讓美國人過得更好,那麼這次峯會最終只會被證明,是一場時間和精力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