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卡拉奇前總領事:巴基斯坦是我的第二故鄉
安啓光,年逾八旬、精神矍鑠。他是中國駐巴基斯坦卡拉奇前總領事,1972-2000年五次常駐我駐巴使領館,先後在巴工作16年之久。他説,很慶幸學習了烏爾都語,把青春年華獻給中巴友好事業,無怨無悔。在中國和巴基斯坦建交70週年之際,安啓光向中國經濟網講述了近三個小時的中巴故事。
與烏爾都語的不解之緣
“1957年,我從老家瀋陽到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英語,當時就下定決心,要用外語為國家服務。1959年系裏通知説,根據周總理指示,我們改學非通用語,我被安排學習烏爾都語。”安啓光告訴記者。
從接受組織分配,到慶幸自己學習了烏爾都語,直至後來每每用烏爾都語開展交流,安啓光都倍感幸福。“漢語是我的母語,烏語我贊之為我的第一外語。”
“由於學習了烏爾都語,我得以參加《毛澤東選集》烏爾都語版本的翻譯工作。8年的筆譯讓我深深地熱愛上了這門語言。”安啓光説。
“1970年,在我國為巴基斯坦前總統葉海亞-汗將軍舉行的國宴上,周總理親自向巴總統介紹了中國譯員,向客人表明中國有巴基斯坦民族語言的翻譯人才。”安啓光回憶道,也由此“可以想見巴基斯坦在中國領導人心目中的地位,掂量出中巴友好的分量。”
中國人都是“周恩來”
在巴基斯坦人心中,中國人的分量同樣不輕。
“凡是在巴基斯坦待過的中國人,都會感受到巴基斯坦給予的貴賓級待遇。”安啓光回憶道,駐巴逛商店時,店主常常邀請他們進店坐坐,不買東西也熱情不減,還拿冷飲或奶茶招待。店主説,他們都是“周恩來”,是巴基斯坦人的朋友。
而這種發自內心的情誼在拉合爾更為熾熱。安啓光向中國經濟網介紹,“1965年,拉合爾火車站遭到印軍炮擊,而中國對印的嚴正警告和對巴的全力支援避免了巴百姓遭受進一步的戰火塗炭。於是當地人的感恩之情都報答在所有長得像周總理的中國人身上。”而巴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中國境內不論乘客多少都照飛不誤,也是巴基斯坦對中國的特別情誼。
“我的經歷證明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對我國最友好的國家,我贊之為第二故鄉。”安啓光説,“我在巴5次常駐,共度過16年外交生涯。如果未來還有機會故地重遊,真想再見一見把中國人當貴賓款待的、講烏爾都語的父老鄉親們。”
道義之交可以終身
中巴友誼不只流淌在民間的質樸熱誠裏,更在兩國的經濟合作中。
在基建、工程方面,安啓光談及五個里程碑式項目:喀喇崑崙公路、塔克西拉重型機械廠、真納體育場、米安瓦利核電站和瓜達爾港。這些工程依託中巴兩國地緣的便利條件,是兩國深厚友誼的象徵。
而隨着兩國農業等經貿往來的深入,“現在巴基斯坦芒果、金諾橘、巴西松子、紅血點橙子甚至中草藥,都開始走進中國消費者的視野。”安啓光説,“我們要設法把更多巴基斯坦的好東西引進來,同時把我們先進的技術推廣至巴當地。”
“中巴的友誼是建立在原則和道義基礎上的,正如一句古語‘博弈之交不終日,飲食之交不終月,勢力之交不終年,惟道義之交可以終身’。”安啓光説。(中國經濟網記者 廖一帆)